佛弟子文庫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八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智度論初品中欲住六神通釋論第四十三(卷二十八)

聖者龍樹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經】

「菩薩摩訶薩欲住六神通,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問曰:

如〈讚菩薩品〉中言:「諸菩薩皆得五神通」,今何以言「欲住六神通」?

答曰:

五通是菩薩所得,今欲住六神通是佛所得;若菩薩得六神通,可如來難!

問曰:

〈往生品〉中說:「菩薩住六神通至諸佛國」,云何言「菩薩皆得五通」?

答曰:

第六漏盡神通有二種:一者漏、習俱盡,二者漏盡而習不盡。

習不盡,故言「皆得五通」;漏盡,故言「住六神通」。

問曰:

若菩薩漏盡,云何復生?云何受生?一切受生皆由愛相續故有,譬如米雖得良田,時澤終不能生。諸聖人愛糠已脫故,雖有有漏業生因緣,不應得生。

答曰:

先已說:「菩薩入法位住阿鞞跋致地,末後肉身盡,得法性生身」;雖斷諸煩惱,有煩惱習因緣故,受法性生身,非三界生也。

問曰:

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

答曰:

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復次,先已答「有二種漏盡」,此中不說菩薩得漏盡通,自言「欲得六神通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六神通義,如後品中佛所說;上〈讚菩薩品〉亦已說菩薩五神通義。

問曰:

神通有何次第?

答曰:

菩薩離五欲,得諸禪,有慈悲故,為眾生取神通,現諸希有奇特之事,令眾生心清淨。何以故?若無希有事,不能令多眾生得度。

菩薩摩訶薩作是念已,係心身中虛空,滅麁重色相,常取空輕相,發大欲精進心,智慧籌量心力能舉身。

未籌量已,自知心力大能舉其身,譬如學趠;常壞色麁重相,常修輕空相,是時便能飛。

二者、亦能變化諸物,令地作水、水作地、風作火、火作風,如是諸大皆令轉易。令金作瓦礫、瓦礫作金,如是諸物各能令化。變地為水相,常修念水令多,不復憶念地相,是時地相如念即作水,如是等諸物皆能變化。

問曰:

若爾,與「一切入」有何等異?

答曰:

「一切入」是神通初道。

先已一切入、背舍、勝處柔伏其心,然後易入神通。

復次,一切入中,一身自見地變為水,餘人不見;神通則不然,自見實是水,他人亦見實水。

問曰:

一切入亦是大定,何以不能令是實水己身、他人皆見?

答曰:

一切入觀處廣,但能令一切是水相,而不能令實是水;神通不能遍一切,而能令地轉為水便是實水。以是故二定力各別。

問曰:

二定變化事為實為虛?若實,云何石作金,地作水?若虛,云何聖人而行不實?

答曰:

皆實,聖人無虛也,三毒已拔故。以一切法各各無定相故,可轉地或作水相;如酥、膠、蠟是地類,得火則消,為水則成濕相,水得寒則結成氷而為堅相。石汁作金,金敗為銅,或還為石。眾生亦如是,惡可為善,善可為惡。

以是故,知一切法無定相故,用神通力變化,實而不誑,若本各各定相,則不可變。

三者、諸賢聖神通,於六塵中隨意自在,見好能生厭想,見丑能生樂想,亦能離好丑想行舍心。

是名三種神通。

此自在神通唯佛具足。

菩薩得是神通,游諸佛國。於諸異國語言不同,及在遠微細眾生不聞故,求天耳通,常憶念種種多眾大聲取相修行,常修習故,耳得色界四大造清淨色,得已便得遠聞,於天人音聲麁細、遠近,通達無礙。

問曰:

如《禪經》中說:

「先得天眼,見眾生而不聞其聲故求天耳通。

「既得天眼、天耳,見知眾生身形音聲,而不解語言種種憂喜苦樂之辭故,求辭無礙智。

「但知其辭而不知其心故,求知他心智。

「知其心已,未知本所從來故,求宿命通。

「既知所來,欲治其心病故,求漏盡通。

「得具足五通已,不能變化故,所度未廣,不能降化邪見、大福德人,是故求如意神通。」

應如是次第,何以故先求如意神通?

答曰:

眾生麁者多、細者少,是故先以如意神通;如意神通能兼麁、細,度人多故,是以先說。

復次,諸神通,得法異、數法異。

得法者,多先求天眼,以易得故。

行者用日月、星宿、珠火,取是等光明相,常勤精進善修習故晝夜無異,若上、若下、若前、若後,等一明徹無所罣礙,是時初得天眼神通。餘次第得,如先說。

復次,佛如所自得,為人說次第。

佛初夜分得一通一明,所謂如意通、宿命明;中夜分得天耳通、天眼明;後夜分得知他心智通、漏盡明。

求明用功重,故在後說;通、明次第得,如四沙門果,大者在後。

問曰:

若天眼易得故在前,菩薩何以不先得天眼?

答曰:

菩薩於諸法皆易無難,餘人鈍根故,有難有易。

復次,初夜時,魔王來欲與佛戰,菩薩以神通力種種變化,令魔兵器皆為瓔珞。

降魔已續念:「神通欲令具足」,生心即入,便得具足神通。

降魔已自念:「一身云何得大力?」便求宿命明,自知世世積福德力故。

中夜時,魔即還去寂寞無聲,慈愍一切故,念魔眾聲,生天耳神通及天眼明;用是天耳聞十方五道眾生苦樂聲,聞聲已欲見其形,而以障蔽不見,故求天眼。

後夜時,既見眾生形,欲知其心,故求他心智。

知眾生心皆欲離苦求樂,是故菩薩求漏盡神通,於諸樂中漏盡最勝,令眾生得之。

問曰:

菩薩已得無生法忍,世世常得果報神通,今何以自疑「既見眾生,而不知其心」?

答曰:

有二種菩薩:一者、法性生身菩薩;二者、為度眾生故,方便受人法,身生淨飯王家,出四城門,問老、病、死人,是菩薩坐樹王下,具六神通。

復次,菩薩神通先有而未具足,今於三夜所得,是佛神通;行人法故,自疑無咎。

問曰:

六神通次第,常初天眼後漏盡通,亦有不爾時耶?

答曰:

多先天眼、後漏盡智;或時隨所好修,或先天耳、或先神足。

有人言:初禪,天耳易得,有覺觀四心故;二禪,天眼易得,眼識無故、心攝不散故;三禪,如意通易得,身受快樂故;四禪,諸通皆易得,一切安隱處故。

宿命等三神通義,如「十力」中說。

【經】

「欲知一切眾生意所趣向,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問曰:

六通中已說「知他心通」,今何以重說?

答曰:

知他心通境界少,但知欲界、色界現在眾生心心數法,不知過去、未來及無色界眾生心心數法。

凡夫通,於上四禪地,隨所得通處已下,遍知四天下眾生心心數法;聲聞通,於上四禪地,隨所得通處已下,遍知千世界眾生心心數法;辟支佛通,於上四禪地,隨所得通處已下,遍知百千世界眾生心心數法。上地鈍根者,不能知下地利根者心心數法;凡夫不知聲聞心心數法;聲聞不知辟支佛心心數法;辟支佛不知佛心心數法。以是故說「欲知一切眾生心所趣向,當學般若波羅蜜。」

問曰:

以何智能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

答曰:

諸佛有無礙解脫,入是解脫中,能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

諸大菩薩得相似無礙解脫,亦能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

新學菩薩欲得是大菩薩無礙解脫及佛無礙解脫,以此無礙解脫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

大菩薩欲得佛無礙解脫。

以是故,雖已說「知他心通」,更說「欲知一切眾生心所趣向,當學般若波羅蜜。」

問曰:

「心所趣向」,心為去,為不去?

若去,此則無心,猶若死人;若不去,云何能知?如佛言:「依意緣法,意識生」,意若不去,則無和合!

答曰:

心不去、不住而能知,如《般若波羅蜜》中說:「一切法無來無去相。」云何言「心有來去」?

又言:「諸法生時無所從來,滅時無所去」;若有來去,即墮常見。諸法無有定相,以是故,但以內六情、外六塵和合生六識,及生六受、六想、六思。

以是故,心如幻化,能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無有知者,無有見者。

如〈嘆摩訶衍品〉中言:

「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性實有不虛誑者,佛不能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性實虛誑無來無去,故佛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

譬如比丘,貪求者不得供養,無所貪求則無所乏短。心亦如是,若分別取相則不得實法,不得實法故,不能通達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若不取相、無所分別,則得實法,得實法故,能通達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無所罣礙。

問曰:

一切眾生諸心可得悉知不?

若悉知,則眾生有邊;若不知,何以故說「欲知一切眾生心所趣向」?云何佛有一切種智?

答曰:

一切眾生心心數法可得悉知,何以故?如《經》中說:「一切實語中,佛最第一。」若不能悉知一切眾生心得其邊際者,佛何以言「悉知」?亦不名一切智人!而佛語皆實,必應實有一切智人。

復次,眾生雖無邊,一切種智亦無邊,譬如函大蓋亦大。

若智慧有邊,眾生無邊者,應有是難;今智慧及眾生俱無邊故,汝難非也!

復次,若言「有邊」、「無邊」,此二於佛法中是置答,是十四事虛妄,無實無益故,不應以為難。

問曰:

若有邊、無邊二俱不實,而佛處處說「無邊」,如:「眾生有癡愛已來,無始無邊,十方亦無邊際。」

答曰:

眾生無邊,佛智慧無邊,是為實。

若人著無邊,取相戲論故,佛說是邪見,譬如世間常、無常,二俱顛倒入十四難中,而佛多以無常度眾生,少用有常。

若著無常,取相戲論,佛說是邪見虛妄。

若不著無常,知無常即是苦,苦即是無我,無我即是空。能如是依無常觀,入諸法空便是實,以是故知無常入真諦中。

是實十四難中,以著因緣故,說是邪見。

是故,說「無常」以明「無邊」,無邊故眾生生厭生死長久。

譬如波梨國四十比丘,俱行十二淨行來至佛所,佛為說厭行。

佛問比丘:「五河——恆伽、監牟那、薩羅由、阿脂羅婆提、摩醯——從所來處流入大海,其中間水為多少?」

比丘言:「甚多!」

佛言:「但一人一劫中作畜生時,屠割剝刺,或時犯罪截其手足,斬其身首,如是等血多於此水。

「如是無邊大劫中,受身出血不可稱數,啼哭流淚及飲母乳亦如是。

「計一劫中一人積骨過於鞞浮羅大山(丹注云:此山,天竺以人常見易信,故說也),如是無量劫中受生死苦。」

諸比丘聞是已,厭患世間,即時得道。

復次,聞十方眾生無邊故,心生歡喜受不殺戒,得無邊福德。

以是因緣故,初發意菩薩,一切世間眾生皆應供養,何以故?為度無邊世界眾生故,功德亦無邊。

有如是等益,故說「無邊」。

以是故說「悉知一切眾生心所趣向」,如日照天下,一時俱至,無不遍明。

【經】

「菩薩摩訶薩欲勝一切聲聞、辟支佛智慧,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問曰:

何等是聲聞、辟支佛智慧?

答曰:

以總相、別相觀諸法實相,是聲聞智慧。如經中說:「初以分別諸法智慧,後用涅槃智慧。」分別諸法智慧是別相,涅槃智慧是總相。

復次,知是法為解、是法為縛,是流轉、是來還,是生、是滅,是味、是患,是逆、是順,是此岸、是彼岸,是世間、是出世間。如是等分別二門諸法,名為聲聞智慧。

復次,三種智慧,知五受眾如是集、如是散、如是出,是味、是患、是離,三解脫門相應智。如是等分別三門諸法。

復次,四種智慧,四念處智,法智、比智、他心智、世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不淨智、無常智、苦智、無我智,無常智、苦智、空智、無我智,法智、比智、盡智、無生智。如是等分別四門諸法。

復次,從苦法智忍慧,乃至空空三昧、無相無相三昧、無作無作三昧智,於其中間所有智慧,盡是聲聞智慧。

略說厭世間,念涅槃,離三界,斷諸煩惱,得最上法,所謂涅槃——是名聲聞智慧。

復次,如〈般若波羅蜜義品〉中說:「菩薩智慧相,與聲聞智慧,是一智慧;但無方便、無大誓莊嚴、無大慈大悲,不求一切佛法,不求一切種智、知一切法,但厭老、病、死,斷諸愛系,直趣涅槃為異。」

問曰:

聲聞如是,辟支佛智慧云何?

答曰:

聲聞智慧即是辟支佛智慧,但時節、利根、福德有差別。

「時」名佛不在世,亦無佛法,以少因緣出家得道,名辟支佛。

「利根」名異法相是同,但智慧深入,得辟支佛道。

「福德」名有相:或一相、二相,乃至三十一相。若先佛法中得聖法,法滅後成阿羅漢,名為辟支佛,身無有相。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劫。此義先已廣說。

問曰:

如佛說有四種沙門果,四種聖人:須陀洹乃至阿羅漢。

五種佛子:須陀洹乃至辟支佛。

三種菩提:阿羅漢菩提、辟支佛菩提、佛菩提。

果中、聖中、佛子中、菩提中皆無菩薩,云何言「菩薩勝一切聲聞、辟支佛智慧」?

答曰:

佛法有二種:一者聲聞、辟支佛法,二者摩訶衍法。

聲聞法小故,但讚聲聞事,不說菩薩事。

摩訶衍廣大故,說諸菩薩摩訶薩事,發心、修行十地入位、淨佛世界、成就眾生、得佛道。

此法中說菩薩次佛,應如供養佛,能如是觀諸法相,是為福田,能勝聲聞、辟支佛。

如是摩訶衍經中,處處讚菩薩摩訶薩智慧勝聲聞、辟支佛。如《寶頂經》中說:「轉輪聖王少一不滿千子,雖有大力,諸天世人所不貴重。有真轉輪聖王種,處在胎中,初受七日便為諸天所貴重,所以者何?九百九十九人,不能嗣轉輪聖王種令世人得二世樂,是雖在胎必能紹胄聖王,是故恭敬。」

諸阿羅漢、辟支佛,雖得根、力、覺、意,六神通,諸禪智慧力,於實際得證,為眾生福田,十方諸佛所不貴重;菩薩雖在諸結使、煩惱、欲縛、三毒胎中,初發無上道意,未能有所作,而為諸佛所貴,以其漸漸當行六波羅蜜,得方便力、入菩薩位,乃至得一切種智,度無量眾生,不斷佛種、法種、僧種,不斷天上、世間淨樂因緣故。

又如迦羅頻伽鳥,在[穀-禾+卵]中未出,發聲微妙勝於餘鳥;菩薩摩訶薩亦如是,雖未出無明[穀-禾+卵],說法議論之音,勝於聲聞、辟支佛及諸外道。

如《明網經》中說:

慧命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是諸菩薩所說,若能解者,大得功德。何以故?是諸菩薩乃至得聞其名字得大利益,何況聞其所說!世尊!譬如人種樹,不依於地而欲得其根莖枝葉成其果實,是難可得。諸菩薩行相亦如是,不住一切法,而現住生死,在諸佛世界,於中自恣樂說智慧法。誰有聞是大智慧,遊戲自恣樂說法,而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者?」

爾時會中有普華菩薩語舍利弗:「佛說耆年於諸弟子中智慧第一,今耆年於諸法法性不得耶?何以不以大智慧自恣樂說法!」

舍利弗言:「諸佛弟子,如其境界則能有說。」

普華菩薩復問:「法性有境界不?」

舍利弗言:「無也!」

「若法性無境界,云何耆年言『如其境界則能有說』?」

舍利弗言:「隨所得而說。」

普華又問:「耆年!以無量相法性為證耶?」

舍利弗言:「爾。」

普華言:「今云何言『隨所得而說』?如所得法性無量,說亦應無量;法性無量非量相。」

舍利弗語普華言:「法性非得相。」

普華言:「若法性非得相,汝離法性得解脫不?」

舍利弗言:「不也!何以故?法性不壞相故。」

普華言:「汝所得聖智,亦如法性耶?」

舍利弗言:「我欲聞法,非說時也。」

普華言:「一切法定在法性中,有聞者、說者不?」

舍利弗言:「無也!」

普華言:「汝何以言『我欲聞法非說時』?」

舍利弗言:「佛說二人得福無量:一心說者,一心聽者。」

普華言:「汝入滅盡定中能聽法不?」

舍利弗言:「善男子!滅盡定中無聽法也。」

普華言:「汝信受一切法常滅相不?」

舍利弗言:「信是事。」

普華言:「法性常滅無聽法也!何以故?諸法常滅相故。」

舍利弗言:「汝能不起於定而說法不?」

普華言:「無有法非定相者。」

舍利弗言:「若爾者,今一切凡夫皆是禪定。」

普華言:「爾!一切凡夫皆是禪定。」

舍利弗言:「以何等禪定故,一切凡夫皆是?」

普華言:「以不壞法性三昧故,一切凡夫皆是禪定。」

舍利弗言:「若爾者,凡夫、聖人無有差別!」

普華言:「我亦不欲令凡夫、聖人有差別,何以故?諸聖人無有滅法,凡夫人亦無生法,是二皆不出法性等相。」

舍利弗言:「善男子!何等是法性等相?」

答言:「耆年得道時,所知見者是。」

又問:「生聖法耶?」「不也。」

「滅凡夫法耶?」「不也。」

「得聖法耶?」「不也。」

「見知凡夫人法耶?」「不也。」

「耆年!以何知見,故得聖道?」

舍利弗言:「凡夫人如、比丘得解脫如、比丘入無餘涅槃如,是如一如如無別。」

普華言:「舍利弗!是名法性相如、不壞如,用是如,當知一切法皆如。」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譬如大火聚無物不燒;是諸上人所說亦如是,一切法皆入法性。」

又如《毘摩羅詰經》中說:「舍利弗等諸聲聞皆自說言:『我不堪任詣彼問疾。』各各自說昔為毘摩羅詰所呵。」

如是等處處經中說「菩薩智慧勝於聲聞、辟支佛。」

問曰:

何因緣故,菩薩智慧勝聲聞、辟支佛?

答曰:

如一本生經中說:「菩薩智慧於無量阿僧祇劫已來合集眾智,於無量劫中無苦不行、無難不為。為求法故,赴火、投岩、受剝皮苦,出骨為筆,以血為墨,以皮為紙書受經法。」

如是等為法故,受無量苦;以智慧故,世世供養其師,視之如佛。

一切所有經書悉皆誦讀、解說;於無量阿僧祇劫,常思惟籌量,尋求諸法好丑、深淺、善不善、漏不漏、常不常、有無等,思惟分別問難。

為智慧故,供養諸佛及菩薩、聲聞,聽法、問難、信受、正憶念、如法行。

如是智慧因緣具足故,云何不勝阿羅漢辟支佛!

復次,菩薩智慧,五波羅蜜佐助莊嚴。

有方便力,於一切眾生有慈悲心故,不為邪見所妨。

住十地中,故智慧勢力深大;大故勝於聲聞、辟支佛。

以大因故,小者自壞。阿羅漢、辟支佛無是事。

以是故言「欲勝聲聞、辟支佛智慧,當學般若波羅蜜。」

【經】

「欲得諸陀羅尼門、諸三昧門,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陀羅尼」,如〈讚菩薩品〉中說。

「門」者,得陀羅尼方便諸法是,如三三昧名解脫門。何者是方便?

若人欲得所聞皆持,應當一心憶念,令念增長;先當作意,於相似事,係心令知所不見事;如周利槃陀迦,係心拭革屣物中,令憶禪定除心垢法。如是名初學聞持陀憐尼,三聞能得;心根轉利,再聞能得;成者,一聞能得得而不忘。是為「聞持陀憐尼初方便。」

或時菩薩入禪定中,得不忘解脫;不忘解脫力故,一切語言說法,乃至一句一字皆能不忘,是為「第二方便」。

或時神咒力故,得聞持陀憐尼。

或時先世行業因緣受生,所聞皆持不忘。

如是等名「聞持陀羅尼門。」

復次,菩薩聞一切音聲語言,分別本末觀其實相。

知音聲語言,念念生滅;音聲已滅,而眾生憶念取相,念是已滅之語,作是念言:「是人罵我而生瞋恚,稱讚亦如是。」

是菩薩能如是觀眾生,雖復百千劫罵詈,不生瞋心;若百千劫稱讚亦不歡喜;知音聲生滅如響相。

又如皷聲無有作者,若無作者是無住處,畢竟空故,但誑愚夫之耳。

是名「入音聲陀羅尼」。

復次,有陀羅尼,以是四十二字攝一切語言名字。

何者是四十二字?阿、羅、波、遮、那等。「阿提」,秦言初;「阿耨波柰」,秦言不生。

行陀羅尼,菩薩聞是阿字,即時入一切法初不生。

如是等,字字隨所聞皆入一切諸法實相中,是名「字入門陀羅尼」,如〈摩訶衍品〉中說諸字門。

復次,菩薩得是一切三世無礙明等諸三昧,於一一三昧中,得無量阿僧祇陀羅尼。如是等和合名為「五百陀羅尼門」,是為菩薩善法功德藏。

如是名為「陀羅尼門」。

「諸三昧門」者,三昧有二種:聲聞法中三昧,摩訶衍法中三昧。

「聲聞法中三昧」者,所謂三三昧。

復次,三三昧,空空三昧、無相無相三昧、無作無作三昧。

復有三三昧,有覺有觀、無覺有觀、無覺無觀。

復有五支三昧、五智三昧等,是名諸三昧。

復次,一切禪定亦名定,亦名三昧。

四禪亦名禪,亦名定,亦名三昧。

除四禪,諸餘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不名為禪。

十地中,定名為三昧。

有人言:「欲界地亦有三昧,何以故?欲界中有二十二道品,故知有三昧;若無三昧,不應得是深妙功德。」

復次,〈千問〉中亦有是問:「四聖種幾欲界系,幾色界系,幾無色界系,幾不系?」答曰:「一切當分別。四聖種,或欲界系、或色界系、或無色界系、或不系。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亦如是。」

以是義故,當知欲界有三昧;若散亂心,云何得此上妙法?

以是故,是三昧在十一地中。

如是等諸三昧,阿毘曇中廣分別。

「摩訶衍三昧」者,從「首楞嚴三昧」乃至「虛空際無所著解脫三昧」。

又如「見一切佛三昧」乃至「一切如來解脫修觀師子頻伸」等,無量阿僧祇菩薩三昧。

如有三昧名「無量淨」,菩薩得是三昧者,能示現一切清淨身。

有三昧名「威相」,菩薩得是三昧,能奪日月威德。

有三昧名「焰山」,菩薩得是三昧,奪諸釋梵威德。

有三昧名「出塵」,菩薩得是三昧滅一切大眾三毒。

有三昧名「無礙光」,菩薩得是三昧,能照一切佛國。

有三昧名「不忘一切法」,菩薩得是三昧,一切諸佛所說法皆能憶持,復為他人講說佛語。

有三昧名「聲如雷音」,菩薩得是三昧,能以梵聲滿十方佛國。

有三昧名「能娛樂一切眾生」,菩薩得是三昧能令一切深心歡喜。

有三昧名「喜見無厭」,菩薩得是三昧,一切眾生見聞喜樂無有厭足。

有三昧名「功德報不可思議一緣中樂」,菩薩得是三昧,成就一切神通。

有三昧名「知一切音聲語言」,菩薩得是三昧,能說一切音聲語言,於一字中說一切字,於一切字中說一字。

有三昧名「集一切福富樂果報」,若菩薩得是三昧,常默然入禪定,而能令一切眾生聞佛法眾,聞聲聞、辟支佛六波羅蜜之聲,而是菩薩實無一言。

有三昧名「出高一切陀羅尼王」,菩薩得是三昧,得入無量無邊諸陀羅尼。

有三昧名「一切樂說」,菩薩得是三昧,樂說一切字一切音聲、語言、譬喻、因緣。

如是等無量力勢三昧。

問曰:

是三昧即是三昧門不?

答曰:

三昧即是三昧門。

問曰:

若爾者,何以不但說三昧,而復說三昧門?

答曰:

佛諸三昧無量無數,如虛空無邊,菩薩云何盡得?菩薩聞是,心則退沒。以是故,佛說三昧門。

入一門中攝無量三昧,如牽衣一角舉衣皆得;亦如得蜜蜂王,餘蜂盡攝。

復次,展轉為門。如持戒清淨,一心精進初夜、後夜勤修思惟離五欲樂,係心一處,行是方便得是三昧,是名三昧門。

復次,欲界系三昧是未到地三昧門;未到地三昧是初禪門;初禪及二禪邊地三昧是二禪三昧門,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處三昧亦如是;煖法定是頂法三昧門,頂法是忍法三昧門,忍法是世間第一法三昧門,世間第一法是苦法忍三昧門;苦法忍乃至金剛三昧門。

略說「一切三昧有三相:入、住、出相;是出相、入相名為門,住相是三昧體。」

如是等法,是聲聞法中三昧門。

摩訶衍法中三昧門,如「禪波羅蜜義」中,諸三昧分別廣說。

復次,尸羅波羅蜜是三昧門。何以故?三支是佛道,所謂戒支、定支、慧支;清淨戒支,是定支門能生是定,定支能生慧支;是三支能斷煩惱,能與涅槃。以是故尸羅波羅蜜及智慧,名三昧近門。

餘三波羅蜜雖是門義,名遠門。如佈施因緣得福德,福德故所願皆得,如所願故心柔軟,慈悲心故知畏罪、念眾生;觀世間空無常故,攝心行忍辱,忍辱亦是三昧門;精進者,於五欲中制心除五蓋,攝心不亂,心去則攝、不令馳散,亦是三昧門。

復次,初地是二地三昧門,如是展轉乃至九地是十地三昧門,十地是無量諸佛三昧門。

如是等名為諸三昧門。

問曰:

陀羅尼門、三昧門為同為異?若同,何以重說?若異,有何義?

答曰:

先已說三昧門、陀羅尼門異,今當更說:

三昧但是心相應法,陀羅尼亦是心相應、亦是心不相應。

問曰:

云何知陀羅尼是心不相應?

答曰:

如人得「聞持陀羅尼」,雖心瞋恚亦不失,常隨人行,如影隨形。

是三昧,修行習久,後能成陀羅尼,如眾生久習欲,便成其性。

是諸三昧,共諸法實相智慧,能生陀羅尼。如壞瓶得火燒熟,能持水不失,亦能令人得度河。禪定無智慧,亦如壞瓶;若得實相智慧,如壞瓶得火燒成熟,能持菩薩二世無量功德,菩薩亦因之而度得至佛。

如是等,三昧、陀羅尼種種差別。

問曰:

聲聞法中何以無是「陀羅尼」名,但大乘中有?

答曰:

小法中無大,汝不應致問;大法中無小者則可問。如小家無金銀,不應問也!

復次,聲聞不大慇勤集諸功德,但以智慧求脫老病死苦;以是故,聲聞人不用陀羅尼持諸功德。譬如人渴得一掬水則足,不須瓶器持水;若供大眾人民,則須瓶甕持水。菩薩為一切眾生故,須陀羅尼持諸功德。

復次,聲聞法中,多說諸法生滅無常相故。

諸論議師言:「諸法無常,若無常相則不須陀羅尼,何以故?諸法無常相則無所持。唯過去行業因緣不失,如未來果報雖無必生,過去行因緣亦如是。」

摩訶衍法,生滅相不實,不生不滅相亦不實,諸觀諸相皆滅是為實,若持過去法則無咎;以持過去善法、善根諸功德故須陀羅尼。

陀羅尼世世常隨;菩薩諸三昧不爾,或時易身則失。

如是等種種分別陀羅尼、諸三昧,以是故言「欲得諸陀羅尼、諸三昧門,當學般若波羅蜜」。

◎大智度論釋佈施隨喜心過上第四十四

【經】

「一切求聲聞、辟支佛人佈施時,欲以隨喜心過其上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一切求聲聞、辟支佛人持戒時,欲以隨喜心過其上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一切求聲聞、辟支佛人三昧、智慧、解脫、解脫知見,欲以隨喜心過其上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隨喜心」者,如〈隨喜品〉中說。

復次,「隨喜」名有人作功德,見者心隨歡喜,讚言:「善哉!」

在無常世界中,為癡闇所蔽,能弘大心,建此福德。

譬如種種妙香,一人賣一人買,傍人在邊亦得香氣,於香無損,二主無失;如是有人行施,有人受者,有人在邊隨喜,功德俱得,二主不失。如是相,名為隨喜。

以是故,菩薩但以隨喜心過於求二乘人上,何況自行!

問曰:

菩薩云何能以隨喜心過聲聞、辟支佛人以財佈施上?

答曰:

聲聞、辟支佛行是佈施,菩薩於傍見之,一心念隨喜,讚言「善哉!」以此隨喜福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度一切眾生故,以此為得無量佛法故。以二種功德,過求聲聞、辟支佛人所行佈施上。

復次,以諸法實相智慧心隨喜故,過求聲聞、辟支佛人佈施上。

復次,菩薩以隨喜心,生福德果報,迴向供養三世十方諸佛,過聲聞、辟支佛佈施上;譬如人以少物獻上國王得報甚多;又如吹貝,用氣甚少,其音甚大。

復次,菩薩以隨喜功德,和合無量諸餘功德,乃至法滅亦不盡;譬如少水置大海中窮劫乃盡。

持戒、三昧、智慧、解脫、解脫知見,亦如是。

問曰:

若諸佛次第有菩薩,菩薩次第有聲聞、辟支佛,今言「菩薩欲過求聲聞、辟支佛人佈施等」,有何奇特?

答曰:

不以聲聞、辟支佛佈施、持戒等福德比菩薩功德,但以隨喜心能勝,何況菩薩自行功德!

求聲聞、辟支佛人,勤身作功德疲勞;菩薩默然隨喜,智慧力、福德過其上。譬如工匠,但以智心指授而去,執斤斧者疲苦終日;計功受賞,匠者三倍。又如征伐,鬪者冒死,主將受功。

問曰:

若隨喜心故勝於佈施、持戒者,何以但說「菩薩隨喜勝」?

答曰:

凡夫人煩惱覆心、吾我未斷、著世間樂,云何能勝求聲聞、辟支佛者?

聲聞、辟支佛利雖勝鈍,同在聲聞地故不說。

問曰:

聲聞、辟支佛功德法甚多,何以故但說六事?

答曰:

此六事法中攝一切聲聞、辟支佛法。

若說佈施,已說信、聞等功德。何以故?先聞已能信,信已佈施。是施有二種:財施、法施。

持戒攝三種戒:律儀戒、禪戒、無漏戒。

定攝諸禪定、解脫、三昧等。

慧攝諸聞慧、思慧、修慧。

解脫攝二種解脫:有為解脫、無為解脫。

解脫知見攝盡智,自知漏已盡,於三界得解脫,於是中了了知見。

是中助道法,聖道法已說。

復次,若不向涅槃功德,是中不說「過上」,以其功德薄故。

問曰:

「勝」名力勢相奪,今菩薩不與聲聞、辟支佛競,云何言「勝」?

答曰:

「勝」名但於一事中,以智慧、方便心力故得福多;譬如人於一華中但取色香,蜂但取味以成蜜;亦如取水,器大者得多器小得少。如是等喻可知。

以隨喜心深利智慧相應,勝聲聞、辟支佛佈施等諸功德。

是六法,初、佈施,如「檀波羅蜜義」中分別聲聞、辟支佛法說;持戒,如「尸羅波羅蜜義品」中分別聲聞、辟支佛法說;三昧、智慧、解脫、解脫知見,如「念佛義」中分別聲聞、辟支佛法說。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八

 

上篇:大智度論

下篇:金剛般若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釋經論部目錄

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

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釋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釋卷上 無著菩薩造頌 世親...

大乘四法經釋

大乘四法經釋 一言立所宗者。世間宗見惣有其二。一外...

分別功德論

分別功德論卷第一 失譯人名附後漢錄 建初偈所說曰迦葉...

文殊師利菩薩問菩提經論

文殊師利菩薩問菩提經論卷上(一名伽耶山頂經論) 天親...

大乘寶月童子問法經

大乘寶月童子問法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

【註音版】大乘入楞伽經

大乘入楞伽經...

法華三昧行事運想補助儀

法華三昧行事運想補助儀 唐國清沙門湛然撰 夫禮懺法世...

佛為年少比丘說正事經

佛為年少比丘說正事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如是我聞: 一...

【註音版】觀世音菩薩聖誕祝儀

本祝儀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

佛說身毛喜豎經

佛說身毛喜豎經卷上 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光梵大...

佛說醫喻經

佛說醫喻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

樂瓔珞莊嚴方便品經

樂瓔珞莊嚴方便品經(亦名轉女身菩薩問答經) 姚秦罽賓...

【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

(龍藏本)...

【佛教詞典】大明寺

(一)即古之棲靈寺,位於江蘇江都縣西北約二千八百公尺...

【佛教詞典】損減論

【損減論】 p1252 集異門論十二卷十一頁云:損減論者:...

王女的覺悟

印度波羅奈國王的夫人生有一女,膚色金黃耀眼,頭髮紺...

要有能接受批評的雅量

在職場上,難免遇到因為行事風格不同、立場有異,而有...

爭強好勝

朋友得知意大利鄉間有一古堡,正在出售堡內的燈具,特...

詳解佛教《四威儀》偈語

佛教《四威儀偈》是自古以來在佛門中廣為遊行的講述行...

不吃肉就很難應酬,該怎麼做呢

問: 請問我從出生到現在已28歲,吃過不少肉,也殺過...

臨終聽到地藏菩薩的聖號,就能永不墮三塗

佛又對觀世音菩薩說:復次觀世音,若未來、現在這世界...

人人都可以輕鬆背楞嚴咒

許多人都知道持頌楞嚴咒是很殊勝的,但往往一提起楞嚴...

人為物役,就是物的奴隸

物常是指與人相對的他物,也可以是指外境。人為物役的...

只要執持名號,就具足了一切

阿彌陀佛叫萬德洪名。一切功德凝聚的實相德能,凝聚在...

廣欽老和尚《心要怎麼修》

修行最佳的環境 那些溺在父母身邊的,終長不成人,而...

如何正視福報與建立福報呢

我們常說要福慧雙修,如何正視福報與建立福報呢?經過...

供養父母功德,與供養一生補處菩薩功德等

原文: 經云,供養父母功德,與供養一生補處菩薩功德等...

【視頻】早課(佛學智慧講堂版本)

早課(佛學智慧講堂版本)

【視頻】《金剛經》印能法師唱誦

《金剛經》印能法師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