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毗尼母經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毘尼母經卷第六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若有比丘欲捨房餘行,應先掃除房內塗治令淨,擗疊敷具,以床遠壁,安敷具床上,好者著下惡者覆上。二種敷具如上應廣知。去時應白和尚阿闍梨,若聽應去,不聽當住。若過十臘有勝法事必能利益者,和尚阿闍梨雖不聽去,自往無過。若去時,出寺外應望去處方所,復應籌量行伴中同行、不中同行?若欲過國邏被破取稅物而去者不中共伴,若盜賊人不中同伴,若有不信邪見亦不中共伴。如是眾多,今總說二三。復應思惟,同寺共結伴至道中,若有病痛能相料理不?若先知心必應好者可共去,若未相知可待後好伴。復更思惟,此同行伴,如我心中欲有所作共同不?復應思惟,其人威儀常能攝不?非是懈怠人不?此人於我為利為衰?為可信不可信?若共行時為苦為樂?復應思惟,從本已來為有病也為無病也?為健不健?或至道中不相捨不?如是籌量進路,是名去者。

「寺中上座去時,所住房內先自料理,然後應囑年少比丘:『後時當料理此房如我在時。』復次上座囑法,從布薩說戒乃至一切分處是也。如是囑已,然後出寺去至寺外。復問同行比丘:『汝等衣缽乃至一切自隨之物無所忘不?』復兼誡勅:『諸比丘今當共行,汝等時言少語守攝諸根,路中處處若有見者,皆令歡喜發其善心。』諸同行下座聞上座所說誡勅,皆叉手合掌胡跪對曰:『如所教勅歡喜奉行。』此諸比丘隨路行時,下座常應恭敬讚歎上座,前後圍遶而行。處處若有住止發時,上座應遍看無遺落物不?若有者應語令取。又復上座道中行法,下座在前、上座在後。復語諸下座:『各自攝心莫令散亂。』若道中下座得病,上座應為說法令善心相續,雖有急難因緣不得捨去。道中行時,下座若有難事,上座應助料理:一父母難、二兄弟姊妹難、三六親難、四國王大臣難、五盜賊難、六野獸難,上座盡其筋力令得脫難。若自力不能者,應到聚落郡縣城邑有僧伽藍處國人所重有德比丘所,乃至篤信婆羅門諸檀越大臣所,語令料理。若得脫者善;若不脫,應躬自詣國王門前營理,使得解脫、莫使受苦。

「若比丘非時入聚落,應白和尚阿闍梨語比坐而入,是名入聚落法。

「非時集會者,除食時食粥時飲甜漿時,是餘一切作法事時,如法如毘尼如佛教,是名非時集。若非時諸比丘集,此中有上座,上座應問:『諸大德!何故僧非時集?』諸比丘答曰:『有如此等法事應當作故集。』上座應作羯磨,若白一若白二若白四。是名非時上座集法。

「復有二種聚會:一眾竟夜說經論議、二眾默然端坐禪思。

「復有五日一會法。會時有上中下三眾盡集,集已皆斂容整服端身靜坐,兼復各相恭敬。威儀法則觀者無厭,能生人善心。此是五日聚會法。聽者攝心在法更無餘緣,若說法者脫有忘誤,聽眾應各自憶之。若無忘誤,不中嫌呵言豐義滯,於法及說法者,皆應恭敬如奉帝釋,不應自輕及輕法師。於智慧人所說法中不應散亂,定心而聽,念念相續莫令有間。聽法時內心應立五德:一未曾聞法今始得聞;二已曾聞法還令通利;三斷我疑心;四正我所見;五增長淨心,是為內五德。此事增一阿含中應廣知。聞法有九利益:一生信心;二因信心歡喜;三歡喜愛樂;四捨貪求利養聽法無疑;五正見成就;六斷無明智慧心生;七斷心上纏縛;八於四聖諦中得法眼淨;九於五陰中得苦空無常無我觀,得此觀已內心踴躍,信心轉深不可爼壞,得離煩惱證涅槃道受解脫樂。以是義故應至心聽法。

「法會座中若有上座,應先須臾靜坐,靜坐竟當自為大眾略說少法。說已觀此眾中有七能者,上座當自請為大眾說法。上座復應觀,此法師所說法次第義味及與才辯,此文句不前後顛倒不?義相應不?文及義次第相續不斷絕不?並才了了不?所說與三藏合不?復觀法師說法稱眾情不?若所說文句及義不合三藏,乃至言說不了了者,不得譏嫌。上座應當語說法者:『可略說法。眾中法師眾多,皆欲令說。』若法師所說文句次第義理亦善,乃至所說才辯了了,合三藏經、稱大眾心。上座先應勞謝法師稱讚微妙,大眾亦應同共讚歎隨喜。此座中有篤信檀越,上座應當廣為說聽法因緣所得利益,令增進善心轉固不退。於此座中有比丘,欲為四眾說法者,不得直爾而說。先語比坐,比坐比丘復當向上座說。上座不得輒聽說法,要先觀其所知德行。若必能者,上座應當於大眾前請其說法;若知才不任,默然置之。若有外道來至會中欲壞正法者,上座應當與往返論議而降伏之,如法如毘尼如佛教示其義趣。有如此之德,名會中上座。若說法者持波羅提木叉,自攝身口意善行三業,奉和尚阿闍梨奉上座,如上文中所說,此人當成就四念處法,於微罪中生大怖想。應善學如是隨順行法。若我所說戒行,必令前人而信受之。受法以耳聽者,心緣不散如聞而行,是名為受。我若說慧、若說定、若說涅槃,應聽受之。善攝耳根莫著餘音,若我所說必欲令解。

「復次說法比丘,先自行阿練若行,復讚歎阿練若行,若我說阿練若行,當攝耳根而善聽採。敢有所說必欲令解,乞食乃至三衣說法,說者應自行之。復應讚歎乞食乃至三衣,復教人行亦教人讚嘆,若我有所說乞食乃至三衣,應善攝耳而聽受用,我今所說必欲令解。

「復次說法比丘應當籌量大眾,應說何法而得受解?眾若應聞深法當為說深法、應聞淺者為說淺法,不益前人名為惡說。何故不益前人?聞此淺法,不欲聽聞、不求取解。何者名為深法?論持戒、論定、論慧、論解脫、論解脫知見、論十二因緣乃至論涅槃,是名深法。應聞深者說如是法,樂欲聽聞、思求取解,是名為益。若樂淺者應為說淺。何者是淺法?論持戒、論佈施、論生天論。若眾樂淺為說深,不樂聽聞、不求受解,不益前人,是名惡說。淺者為說淺法,利益故名為善說。

「復次若說法比丘,應知義文句男女之音,復能善巧方便說法,如其所知令前人解。復應善知文句義味次第,前後不相間雜。若巧說者,乃至微法,能令前人而趣向之,乃至最後行者。所以言最後行者,最後有二種:一者說法最後,名為最後。二者所說法最淺,名為最後。復就人名義,有二種最後:一者如須跋陀羅,最後得道,名為最後。二者如比丘比丘尼,此報身上得阿羅漢,此身亦名最後。

「復次說法者欲說法時,應當先觀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眾。若比丘比丘尼,應為說持戒、定、慧、涅槃;若優婆塞優婆夷,應為說持戒、佈施、生天乃至清淨法。

「復次若說法者,應除貪心,不染心、不恶心、不愚癡心、不自輕心、不輕大眾心,應慈心、喜心、利益心、堪忍心、不動心、無惑心,立如此等心應當說法。

「復次說法者,不應用餘緣說法。應故說法,以法重難聞,此法是寶是藥能利益人,是以故說。說者應慈心悲心為人說法,乃至一四句能使前人如實解者,於長夜中利益安樂。復作此念:『用此次第滿足句義,令聽眾平等得解。』復次說法比丘,不應眼見利養而生貪心為人說法,不應怖心為人說法。何以故?若怖心為人說法,令身疲頓,兼復所說言不比次、音不辯了。若說法不妙,義亦難解。若庠序安心為人說法,乃至義味皆亦明瞭。

「復次說法比丘,應當次第隨順說法,復應為眾說厭患法、遠離法,當令前人心生歡喜,求於解脫速得涅槃。若說法比丘,復應常念觀身苦空無常無我不淨,莫使有絕。何以故?當得十二念成聖法故。何者十二念?一念成就己身;二念成就他人;三念願得人身;四念生種姓家;五念於佛法中得信心;六念所生處不加其功而得悟法;七念所生處諸根完具;八念值佛世尊出現於世;九念所生處常得說正法;十念願所說法常得久住;十一念願法久住得隨順修行;十二念常得憐愍諸眾生心故。得此十二念具足,必得聖法,是名故說法。從難得法乃至觀身不斷絕,說法者所說法也。

「若說法眾中有上座,觀說法者乃至不稱眾情。上座應語說法者:『長老不應作如是說。何以故?有五事因緣為正法作留難,法不得久住隱沒不現。何者為五?一者所誦經文不具足,所習學法不能究盡,所教弟子文不具足,師及弟子所說不了義亦不盡。二者若學習者盡知三藏,文義皆具所說明了,若不教四部眾弟子者,其身滅已法亦隨滅。三者若僧中上座為眾導首者不修三業,樂營世俗生死中業,其邊所習學徒眾弟子,不修三業、樂營世事,如此徒眾能滅正法。四者若有比丘性戾憙瞋不隨人語,聞善聞惡皆生瞋恚,若有國土所重知見比丘,皆捨避去不復往返,是滅法之本。五者若有比丘常喜鬪訟,朋黨相助共諍形勢利養。如此五事能速滅正法。若說法者,語言辯了殊音亦正,所習文句及義皆悉具足,復稱眾情。如此說者,一切大眾皆應稱嘆隨喜。復有五法因緣,能令正法不速隱沒:一者所誦習經文句具足,前後次第,所有義味悉能究盡,復教徒眾弟子同己所知。如此人者,能令佛法久住於世。二者廣知三藏文義具足,復能為四部之眾如所解教之。其身雖滅,令後代正法相續不絕。如此人者,能使正法不墜於地。三者僧中若有大德上座為四部所重者,能勤修三業捨營世事,其徒眾弟子遞代相續皆亦如是,此亦復令正法久住。四者若有比丘,其性柔和言無違逆,聞善從之聞惡遠避,若有高才智德者訓誨,其言奉而修行,是亦能令佛法久住。五者若比丘共相和順,不為形勢利養朋黨相助共諍是非。如此五事能令正法流傳不絕。』是名說法中上座。

「爾時瓶沙王在樓上,見諸白衣皆相隨而去。王問邊人:『此等諸眾欲詣何處?』諸臣答曰:『外道有說法處,到彼聽法。』王心中自念:『彼此俱聽,何不詣佛聽法?』爾時佛在王舍城。王即到佛所,頭面禮足卻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外道日日說法,諸白衣輩日日大設供養。弟子意中,願世尊月六齋日聚集沙門講說論議,弟子當作種種供養飯佛及僧兼得聞法。外道自言我法真正,佛若不說法,世人不識正法皆入邪道。』如來以是因緣即集諸比丘,比丘集已默然而坐。諸檀越皆來集已,意欲聽法,語諸比丘。比丘聞已,即白世尊。佛告諸比丘:『聽汝等唄。』唄者,言說之辭。佛雖聽言說,未知說何等法?諸比丘復諮問世尊。佛言:『從修多羅乃至優波提舍,隨意所說。』諸比丘,佛既聽說十二部經,欲示現此義,復有疑心:『若欲次第說文,眾大文多恐生疲厭。若略譔集好辭直示現義,不知如何?』以是因緣具白世尊。佛即聽諸比丘引經中要言妙辭直顯其義。爾時佛聽說法,時有二比丘同一坐中並共說一法。如來聞之即制不聽。爾時會中復有一比丘,去佛不遠立高聲作歌音誦經。佛聞即制不聽用此音誦經,有五事過如上文說。用外道歌音說法,復有五種過患:一者不名自持;二不稱聽眾;三諸天不悅;四語不正難解;五語不巧故義亦難解。是名五種過患。

「爾時瓶沙王篤信三寶,若佛及僧有所須者與欲隨意,乃至浴池皆亦如是。瓶沙王晨朝大將人眾詣池欲洗,遙聞池中言語誦經音聲極高。即問邊人:『此是何人?』從者白王:『此是六群比丘。』王即止所將侍從不聽更前,恐驚動沙門。王住極久,比丘浴猶未訖。王不得洗,即迴駕還宮。如是展轉,世尊聞之,即制諸比丘:『從今已去,聽十五日一浴。浴時不聽高聲大語。』是名語法也。

「爾時諸比丘聚集一處,意欲繫念思惟不樂言說。佛知諸比丘意,即告言:『聽汝等默然,若繫念思惟、若默然經行,不言定心思義皆亦聽之。』是名不語法也。

「養徒眾法應教授,以二事因緣當攝徒眾:一法事攝、二依食攝,隨力所能攝徒眾多少也。比丘養徒眾,主常應方便教授眷屬,莫令多求。攝令坐禪、誦經、修福,於此三業中應教作種種方便:一教多求法、二教莫捨、三教勤作方便而修習學。復應觀其徒眾,不樂多言不?貪著多言不?於多言中不勤作方便不?復不樂多眠不?不貪著眠不?於眠中不勤求眠緣不?復觀徒眾,不多愛樂在家不?不貪著在家不?不勤求方便多作在家緣不?復應觀徒眾,不多樂聚集調戲歡樂不?於調戲中不貪著不?復不勤方便作調戲緣不?復應觀其徒,眾中誰行如法誰行不如法?若如法者,應加衣食乃至法味數數教授。若不如法者,應語令去,後時脫有改悔心者還聽在眾,供給衣食、教其法味。是名養徒眾法。

「比丘眾主入大眾法,應斂容整服端身直視謙言下身恭敬前人,威儀庠序諸根寂靜觀者無厭。入僧之法應修如此德行。眾者,四眾是。四眾中有如法眾、有不如法眾及自己眾。如己所行入大眾法,皆應教徒眾如此入大眾也。是名入大眾法。

「比丘作眾主法,在眾中應觀此眾,於坐禪經行默念思惟言辭往返論說經義,樂何等法?若樂言辭論說者,隨習何經,共論其所習,莫違逆之。是名眾主法。眾中上座應觀時人當樂何法,為樂施論?為樂持戒論?為樂生天論?為樂涅槃論?隨眾樂何等論,應為說之。復應觀大眾,於空無相無願法中當樂何等法?隨眾中所宜而為說之。是名眾中說法上座法。

「爾時世尊在靜房中思惟:『當為比丘制戒。』因緣如上文中所說。五種說戒亦如上文。比丘至五臘,要誦波羅提木叉使利。比丘說戒因緣如上文廣說。一人布薩、二人三人布薩,如上文說。布薩中所作事皆名羯磨,如上文所說。受安居法,亦如上文安居法。客比丘先語舊住者,若有難緣不聽安居,更餘處求覓,不得強力而住。若安居處好,無檀越可語者,當自立心結安居法。比丘夏安居處,若僧伽藍中、若別波演中、若樹下,應先往看之,有敷具不?此住處無音聲惱亂不?無師子虎狼賊蚊蟲水等難不?此中可得安隱安居竟不?有石窟石籬不?若有者,彼中有草木皆應料理除卻之,此石窟中復應塗治。如是廣應知。比丘夏安居時,應自思惟:此處安居飲食如意不?若病患時隨病醫藥可得不?復觀共住者,相隨如意得好共事不?同住者可信不?共住得安隱行道不?若共行住坐臥時不為我作留難不?若病時不棄捨去不?如是籌量眾事,和合已然後安居。復觀大眾中夏安居時,此眾中無有健鬪諍者不?不生我恶心惡語不?不能為我作留難不?復更思惟,如世尊說,夏安居要依波羅提木叉。此眾中有知法解毘尼解摩得勒伽藏不?莫使我夏安居中脫有所犯欲除滅之無所趣向。又如世尊說,愚癡無所解者,盡形壽不離依止。復更思惟,此眾中有僧如父母教訓子者不?有名德高遠道俗所敬重者,若我犯罪當詣彼生大慚愧求於懺悔,彼上座為憐愍心故,時時當教授令我不生放逸。如世尊說,破僧大惡,如堅澁苦辛無有樂者。此住處眾中,無有健鬪諍,夏安居中不起破僧因緣事不?當不為我作留難不?如是籌量無留難已,然後受安居。是名欲受安居時籌量法。

「諸比丘受安居法,先受安居法竟,然後受房舍敷具。房中應當修補塗治,及所坐床皆應一一料理。夏安居中若無因緣不得餘行。若為因緣者,若為佛為法為僧、為病者,應受七日法出界外,還來此中安居。為飲食利養不得出界外,為缽為衣為藥為針氈,得受七日法出界外。爾時缽住王子於佛法中出家,其父王為塔故大設供養,即遣信喚其子:『可來共供養塔。』夏安居中不得出行,以是因緣具白世尊。佛言:『為塔故諸比丘聽受七日法,七日滿還此中安居。』諸比丘夏安居法受七日,七日滿不中過。七日及夜不來到安居處,比丘夏安居法即失。前衣缽乃至針氈因緣應勤方便,未解者令解、未得者令得、未證者令證。是名受安居法。安居眾中上座,應當問大界標相處所,復問失衣不失衣處所,復應問淨處所,問布薩處所,說戒說法差說法人咒願,差營事人,慰喻營事人,差行籌人,差僧淨人。諸比丘出界外,七日十五日乃至一月,白二羯磨。教授年少比丘,應當自教語、勸人教語。如此等事,皆應夏安居中上座所作。復應巡房看敷具,誰如法受用、誰不如法受用?如法受用者,示教利喜讚其所行。不如法者,應諫令憶念,語言:『長老!應如法受用,不如法受用有五事過患。如來制戒,應憶念此事。』

「安居中上座法。若中食時食粥時及飲甜漿時,眾中上座應唱言:『爾許時已過,餘有爾許時在。』若眾中上座行如此等行者,是名僧父母,亦名僧師。是名安居中上座法。

「安居比丘自恣時得作一事。一者自恣時說見聞疑罪是也。自恣後得作四事:一解大界。二還結大界。解界有二種因緣:一為大水漂、標相壞、不知處所;二為賊難故諸比丘皆出界外。有此二因緣故須解須結也。三受迦絺那衣。四安居竟受敷具。是事自恣後因緣。

「眾者有四眾:比丘眾、比丘尼眾、優婆塞眾、優婆夷眾。復有四眾僧:一凡夫僧、二聖人僧、三慚愧僧、四無慚愧僧。比丘僧者,一二三不成僧,四人成僧,乃至二十人成僧。四人僧者,得作白一白二羯磨,不得自恣、不得受具、不得作阿浮呵那,除此三已,餘一切法事皆得作。五人僧者,得自恣布薩。邊地有律師得受具,中國不得。中國邊地不得作阿浮呵那。二十人僧者,一切法事皆得。十人僧,除阿浮呵那,餘一切法事得作。若四人作法事,少一人,法事不成,名為非法作法事。五人作法事處,少一人,法事不成,名為非法作法事。十人作法事處,少一人,法事不成,名為非法作法事。二十人作法事處,少一人,法事不成,名為非法作法事。是名僧事。

「入僧法,從斂容乃至生人善心,如上文中所說。入僧時用心法,如掃箒掃地,不見是非普起慈心,應如是心入僧。是名入僧法。

「入僧中坐法。入僧中時應恭敬上座,自知坐處所,復不得寬縱多取坐處。若僧中見作非法事欲諫者,恐僧不用其言,可憶識默然而坐。若比丘入僧中時,應籌量僧所作法事,為如法、為不如法?與毘尼相應不相應?若相應者善。若不相應者,有同心如法行毘尼者可共諫之,若無默然而坐。是名入僧中事。

「若僧集時,眾中上座應觀中座下座,威儀坐起如法不?不裸露不?若坐不如法,兼有裸露者,上座應當彈指令中下座知。若猶不覺者,應遣使語之。僧中事上座皆應料理。

「中座比丘眾中坐時,應觀上座下座坐如法不?衣服自覆形體不?若不如法者,應彈指令知。若猶不覺,應語知法人使往語。上座自知時,語下座言:『長老自知時。』於上座邊應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是名中座法。

「下座眾中坐法。眾坐已定,應看上座中座,坐及衣服如法不?若不如法,應彈指令知。若復不知,亦遣知法人往語:『大德自知時。』於上中座復應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下座僧中應取水灑地及塗掃令淨,僧浴室中應燃火。佛制下座僧中所應作法皆應作之。是名下座法。從無臘乃至九臘,是名下座。從十臘至十九臘,是名中座。從二十臘至四十九臘,是名上座。過五十臘已上,國王長者出家人所重,是名耆舊長宿。一切僧所行法應學,學淨持戒。淨持戒者,一切佛所制戒皆能受持,無微毫之失,故名持戒得淨戒淨。心戒者,禪戒是也,持心不散得與定合,故名得心戒也。淨慧戒者,守持此慧不令散亂得見四諦,名淨慧戒。一切人若有信心持戒者,應當作心生如是念:『若犯微細戒生於怖心,與重戒無異。』作如是持戒者梵行清淨,所受持波羅提木叉戒亦清淨,一切應修身業口業意業令成就善行,乃至能防身口意不作十惡。是名一切人所行法。

「爾時世尊在毘舍離。諸離車子等設食請僧,有種種美食。僧食過多皆患不樂。耆婆醫王觀病處藥,若得浴室此病可差,復欲令祇桓精舍中浴室得立。以是因緣比丘往白世尊。佛聽諸比丘作浴室。浴室法,應壘泥作,若土不可得處用木作之,當以泥塗。此浴室中一壁下燃火令熱,餘壁下敷床洗浴。入浴室洗法。隨上座,須熱當閉戶、須冷當開,下座不得違上座。入浴室洗時,上座應先入,取好床洗浴。此入浴室中洗法,因六群比丘佛制也。又一時比丘共俗人入浴室洗,佛聞之不聽,比丘不得與白衣一時浴室中共洗,若有篤信檀越聽之。後一時諸比丘皆裸身入浴室中共洗,各各相視皆生慚愧。因此展轉乃徹世尊。佛言:『從今已去,不聽裸身共入浴室洗,復不得相洗。若一有衣一無衣,有衣得與無衣者淋水亦得洗之,無衣者不得灌水洗他。若浴室去水遠者,聽浴室中安池水,亦得鑿井。』入浴室洗法如是應廣知。入浴室洗僧中上座,若見浴室中大熱,小開戶令暫冷。復應為入浴室眾僧說洗因緣,洗者不為嚴身淨潔故洗,當為說厭患身法,復為說調伏心法,當生慈心,為令得少欲知足而為說法。復更為說,此澡浴者不為餘緣,但欲令除身中風冷病,得安隱行道故洗。是名浴室中上座所作法用。

「共行弟子共宿弟子奉事和尚阿闍梨,和尚阿闍梨畜弟子法,此皆如上文所說。

「沙彌法。沙彌得除草淨地、取楊枝取花菓,取來已應白和尚,和尚阿闍梨應當受取受用。沙彌法應知慚愧,應善住奉事師法中、不應懈怠放恣,應當自慎身口卑已敬人,應常樂持戒莫樂調戲,亦不應自恃才力。復莫輕躁,應知慚恥。復不應說無定亂言,敢有言說應庠序合理。常應自知淨不淨法,常應隨逐和尚阿闍梨讀誦經法,一切僧中有所作皆不得違逆。如是廣知。

「共伴行時前行比丘法,在前應迴顧看後者,所著衣齊整不?不參差不?不騫縮不?不攝心不?作不威儀行不?若入他家於妙色上不起染心不?若見珍琦異寶不起盜心不?有比丘僧遣比丘到檀越邊懺悔,受使比丘到檀越捨,在前入應作如是語語檀越言:『此比丘眾僧已讁罰竟,可受此比丘懺悔。』是名前行比丘法。所以言前行者,受僧使往先入檀越捨語,名為前行。又復同道來時,僧遣此比丘引道在前到檀越處,亦名在前。

「後行比丘應成就五法:一行時不應在前而去。二不得遠在後,要次後而行。三前比丘若是和尚阿闍梨若是上座,其所言說不得違逆,若問行道誦經所修之業,皆應實答不得藏隱,除得禪得聖果。若前有所說善法勝者,應隨喜讚歎。四若有不達忘誤處,應語此處所說不合佛意。夫欲語,不是處者,要屏猥語。五若得如法財及投缽中所得,皆應為取料理。是名後比丘五德。

「若比丘為在家人作師教化作福田者,有五事不得:一不應依此檀越捨止住。二不應繫心貪其利養。三不應為檀越總說法示教利喜,應別教轉修餘法。餘法者,佈施持戒受八齋法,如是一一說之。四不得與在家人戲樂共相娛樂。五不得繫心常欲相見。復有五事不得:一若檀越未親舊處,不得強作舊意而往;二復不得求其形勢料理檀越家業;三不得私共檀越竊言;四不中語檀越良時吉日祠祀鬼神;五不得於親舊檀越處過度所求。比丘應成就五法,當為檀越尊重恭敬。何者為五?一者非親舊處不應往返;二不自求形勢料理檀越家業;三不共檀越竊言令他家中生疑;四不教檀越良時吉日祠祀鬼神;五不過度所求。

「比丘入檀越家,應成就五法:一入時小語;二斂身口意業;三攝心卑恭而行;四收攝諸根;五威儀庠序發人善心。是名入檀越捨五法用。

「比丘有九事:一知檀越心,不應坐說法。若比丘入他捨時,檀越雖為禮拜,知不實生恭敬心者,不應坐。二雖往迎逆,心不殷重亦不應坐。三雖讓令坐,知心不實,亦不應坐。四雖請令坐,安不恭敬處,復不應坐。五設有所說,法言及非法言,心不採錄,亦不應坐。六雖聞有德,不信受之,亦不應坐。七若有所求索,知有甚多而少與者,亦不應坐。八到其舍時,設有美食不施設之而辦麁食,亦不應坐。九雖供給所須,如市易法與,亦不應坐。復有九事,知檀越心應坐說法。一者知有敬心而禮;二知敬心迎逆;三知敬心故請入;四知重心故敷坐處高;五知心受教故,法言及非法言皆攝受用;六知聞其德生信;七知少難得而更得多;八知先有麁食而更為辦細美之食;九知有所欲好心施與。用此九事因緣知檀越心者,應坐為說法。

「比丘若入白衣捨時,如月光喻攝心。若入聚落行時,應卑恭慚愧而行,不應高心放逸無有慚愧散亂而行。攝心之法,譬如人足蹈高山懸岩絕嶮方寸之處,念念生怖更無餘念。亦如有人於峻極之處臨於深淵,但生怖心更無餘念。入聚落時攝心不散亦應如此。『諸比丘!汝等攝心入聚落時,如迦葉入聚落行也。』佛問比丘:『汝等入聚落,如月徐行不?有慚愧不?汝自憶念心中所念行不?如高岩深淵喻生怖心不?攝身口意不?令放逸不?汝不如深毛羊入荊棘中隨著而住不?為六塵利養所牽住不?入聚落時如怖畏牢獄枷鎖不?汝入聚落時不生著心,如著弶鹿得脫不?憶念本處不?』是故比丘入聚落時,如上種種喻應行。入聚落時,如蜂採華,不損色香而餌其味。入聚落時,不着色聲香味觸法,但為其善而行聚落。如世尊說:『若有比丘欲入聚落時,生如是念:「檀越所有盡施於我,莫與餘人。願多與我,莫與我少。願施好者,莫與我惡。心恭敬故施,莫不恭敬而與。」作是念已入聚落中,所求種種皆不如願。於所求處皆生退心,愁憂慚愧苦惱不樂。若有比丘,欲入聚落乞時,不作如此念:「檀越所有盡施於我,莫與餘人。願多與我,莫與我少。願施好者,莫與我惡。乃至不恭敬而與。」不作此念入聚落時,所得多少好惡如此等,不生愁憂慚愧苦惱之心。諸比丘!迦葉入聚落時,終不生如此等念。不生此念故,於好惡多少一切事中不生退心。乃至不生苦惱不樂之心。

「『汝行時恆常,  如蜂採花木,
  所獲好惡中,  或遲或疾得。
  如蜂取花味,  不壞其色香,
  仙人行世間,  修善亦如是。
  彼此不相違,  正觀其過患,
  應自觀其身,  好惡作不作。
  汝敷具有不?  家繫縛脫未?
  猶座而自纏,  如蠶蟲處繭。』

「是故如蜂喻入聚落而行,於六塵不取其味。如空中手無有礙處,入聚落時心無所礙亦應如此。如世尊說告諸比丘:『汝等意謂行何等行,比丘堪為檀越家作師範耶?』比丘即答佛言:『世尊是諸法根本,亦知諸法次第,亦是大醫。唯願世尊為我等解說,諸比丘聞已然後得解。』世尊即時動手於空,告諸比丘言:『此手今空中迴轉無礙無繫縛。諸比丘行世,心無礙無繫縛亦應如此。若人求財者,作心制身然後乃得。若欲求福,係心苦身後乃得報。若有比丘於好於恶心生平等,見他得利如己所得,心生隨喜。如此比丘堪為世人作師。諸比丘!迦葉入聚落時,不礙不縛不取。欲得利者求利、欲得福者求福。如自己得利歡喜,見他得利歡喜亦復同之。如手空中轉無礙無繫縛。

「『若善入聚落,  衰利心平等,
  同梵共入聚,  不生嫉妬心。
  汝所親識捨,  無別親舊處,
  是名師行法。』

「比丘入檀越家內所行法,不應調戲、不應自恃憍慢、不應輕躁、不應無忌難所說、不應雜亂無端緒語、不應坐處遠故低身就他共語、復不應相逼坐共談、不應偏蹲危坐、不中大笑而坐。雖執威儀,不應示現有德相貌而坐,不應累髀而坐、不應累膝而坐、不應累腳而坐、不應用手左右撈摸而坐、不應動腳不住而坐,不中大甕器上而坐,不中與比丘尼獨靜房內而坐,不中與女人獨房內坐,不得下處坐為高坐人說法。比丘應一切衰利中常應忍辱,是名入家中比丘坐法。

「入家中上座比丘法。上座應知時、知齊量、知己身、知大眾、知人德行高下,應教諸比丘威儀,應為諸白衣如法而說,教令聽法教令讀誦,如是應廣種種教諸善法。咒願時到復應咒願。是名家中上座法。

「爾時世尊在舍衛國。憍娑羅國有一住處,眾多比丘欲夏安居。諸比丘共相議言:『我等夏安居中,云何得安隱安樂行道?』復共議言:『欲得安隱行道者,當共作制,不聽有所言說。欲有所須,當用手作相貌索。』夏安居竟,諸比丘相隨到世尊所禮拜問訊。佛見已知而故問:『夏中得安隱歡樂行道不?』諸比丘答世尊言:『得安隱行道。』佛復問言:『汝等共作制限?』答言:『共作不語法限。』佛言:『此作冤家法限共住,乃至是苦云何言樂?從今已後,不聽諸比丘作不語制。』

「是眾上座布薩時,若有檀越來,應為說法慰喻。於一座中有比丘,字優波斯那,其性闇鈍不習學三藏,兼言辭訥鈍。僧聚集時有檀越來,不能為說法不能慰勞答謝。檀越心疑,不知眾僧為何緣見慊無所言說?如是展轉世尊聞之,告諸比丘:『從今已去,眾集時,白衣來者,上座應當為說法慰喻。上座若不能者,當語第二上座,上座若不語得罪。若語第二上座,不用其言,亦自得罪。』

「比丘行道中,若見同出家人及見白衣,應當問來方所,語言:『善安隱來不?』是名言語法。一時有眾多比丘在路而行,身體疲極意欲止息,心疑不敢。後時往白世尊。佛言:『聽諸比丘遠行之時路邊止息。』

「若和尚阿闍梨有所犯,眾僧羯磨驅出羯磨成已,弟子即失依止。若弟子犯事,眾僧羯磨成已,亦失依止。若弟子和尚阿闍梨語言:『從今已去不須我邊住。』心決定者,爾時即失依止。若明相未現,與和尚阿闍梨別,亦失依止。

「若比丘僧中有所犯事,僧與讁罰。若此比丘求乞一日假至後日者,上座應聽呵責羯磨、驅出羯磨、發起善心羯磨、實示現羯磨、覆缽羯磨、不語羯磨。如此羯磨懺悔已,後眾僧與作捨羯磨。是名放捨法。

「經行處經行,不得餘處經行。坐禪處坐禪,不得餘處。行時不中生疲厭心、不中生散亂心而行。若經行處地不平者,應當平之莫令高下。爾時世尊在波羅祇國,告侍者那伽波羅:『取吾洗浴衣來。』得已著衣經行。佛經行時,帝釋化作金捨,前禮佛足白世尊言:『願受此金捨經行。』爾時佛在毘舍離經行,六群比丘著革屣隨佛經行。佛言:『弟子法,和尚阿闍梨前著革屣經行,乃至經行處亦不得經行。況吾前著革屣、吾經行處經行耶!』如是廣應知。有行摩那埵比丘,眾僧經行處經行。佛見之即制:『不聽有罪比丘清淨比丘經行處經行。』有比丘露地經行,值天大雨污濕衣盡,愁憂不樂。佛聞已告諸比丘:『聽比丘作經行捨。』比丘在耆闍崛山中露地經行,值天卒風暴雨兼復日熱所逼。佛聞此因緣,聽諸比丘作經行捨。復於一時比丘尼住處,下座比丘尼在上座尼前經行,憍慢自大無恭敬心。六群比丘尼見諸下座尼惱上座亦學,故來上座前經行。以是因緣世尊聞之,不聽下座比丘尼上座前經行,上座尼經行處下座尼不得在中經行。

「有比丘體上生瘡,醫教治法,用唾塗瘡上,燒熱瓦熨之,令加脫瘡得差。醫如此分處,佛即聽之。有一時諸比丘,在僧房中新塗治彩畫,為寒故燃火,煙熏彩色皆壞。佛聞之不聽,若寒者教露地燃火自炙。諸比丘後時白世尊:『露地燃火自炙,炙前後寒、炙後前寒,不能令溫。』佛聞之,聽房中燃火自炙,但使無煙。

「諸比丘住處房前巷間,處處小便污地臭氣皆不可行。佛聞之告諸比丘:『從今已去不聽諸比丘僧伽藍中處處小行,當聚一屏猥處,若瓦瓶若木筩埋地中就中小行。小行已以物蓋頭,莫令有臭。』

「有諸比丘,寒時露洗足,寒切極苦。佛聞之,聽用或銅或瓦或木作器著捨內,就中洗足。

「諸比丘所用缽生穿破,破處飲食在中臭不可用。佛聽作熏缽爐,若麻子若胡麻子搗破用塗缽,爐上安缽在中熏之。此爐熏缽已竟,好舉莫令見雨。

「若比丘用神通力在空中住,欲受戒者、師及眾僧在地,不得受戒。若師在空中,受戒者及眾僧在地,亦不得受戒。若僧在空中,師及受戒者在地,不得受戒。師及弟子及眾僧皆在空中,亦不得受戒。何以故?空中無齊限可結界故。若比丘夜中著三衣肩上,乘神通向餘處去,不失衣也。若衣在地,比丘乘神通在空中,若明相未現還下足蹈衣邊地,不失衣。若明相現,足不蹈衣邊地,失衣。何以故?空是界外故。有諸比丘乘神通空中,思欲飲水,佛聽飲之。雖聽飲水,未知何方而得飲水?若持衣入水恐落水中,若著岸上復恐失衣。佛教令取水時,一腳入水、一腳在岸上得取水。是名虛空法。

「氣有二種:一者上氣、二者下氣,出時莫當人張口令出,要迴面向無人處張口令出。若下氣欲出時,不聽眾中出,要作方便出外,至無人處令出,然後迴來入眾,莫使眾譏嫌污賤。入塔中時,不應放下氣令出。塔捨中、安塔樹下、大眾中,皆不得令出氣。師前、大德上座前,亦不得放下風出聲。若腹中有病急者,應出外,莫令人生污賤心。

「掃地法,不中眾在下,不得在上風掃地。

「食粥法,不得張口哈作聲,粥冷已徐徐密哈之。是名食粥法。

「爾時世尊在王舍城。有一比丘,婆羅門種姓,淨多污,上廁時以籌草刮下道,刮不已便傷破之,破已顏色不悅。諸比丘問言:『汝何以顏色憔悴,為何患苦?』即答言:『我上廁時惡此不淨,用籌重刮即自傷體,是故不樂。』諸比丘以上因緣具白世尊。佛喚此比丘問:『汝實爾不?』比丘白佛:『實爾。世尊。』佛言:『汝猶尚自污其身,況復餘人。』佛種種呵責此比丘已,語言:『應當自擁護身。若欲便利時,不得恣意用力放令出聲,應當徐徐漸漸令出。上廁去時,應先取籌草,至戶前三彈指作聲,若人非人令得覺知。戶前安衣處脫衣著上,若值天雨無藏衣處,持衣好自纏身。開戶看廁內,無諸毒蟲不?看已欲便利時,應徐徐次第抄衣而上,不得忽褰令露身體。』坐起法,不中倚側,當中而坐,莫令污廁兩邊。欲起時衣,次第漸漸而下,不得忽放。上廁法,一一三摩兜犍度中廣明。諸比丘上廁時,坐起處危疲寄。佛聞此已,聽行來處安好板,莫令高下不平。起止已竟,用籌淨刮令淨。若無籌,不得壁上拭令淨,不得廁板梁栿上拭令淨,不得用石,不得用青草。不聽諸比丘土塊軟木皮軟葉奇木,皆不得用。所應用者,木竹葦作籌。度量法,極長者一磔,短者四指。已用者不得振令污淨者,不得著淨籌中。是名上廁用廁籌法。尊者迦葉惟說曰:『得用石用瓦。』曇無德不聽也。

「上廁有二處:一者起止處、二者用水處。用水處坐起褰衣,一切如起止處無異。廁戶前著淨瓶水,復應著一小瓶。若自有瓶者當自用,若無瓶者用廁邊小瓶,不得直用僧大瓶水令污。是名上廁用水法。

「嚼楊枝法。爾時諸比丘不嚼楊枝,口氣臭可惡。不嚼楊枝有五過患:一口氣臭;二咽喉中不淨;三痰癊宿食風冷不消;四不思飲食;五增人眼病。嚼楊枝有五種功德:一口氣香潔;二咽喉清淨;三除痰癊宿食;四思食;五眼無病。有諸比丘嚼楊枝時,或就僧坊內、或就眾僧淨地、或在經行處、或就師前、或大德上座前。佛聞之皆制不聽。復有諸比丘,木皮作楊枝。復有諸比丘,嚼短楊枝,即入咽喉中作患。佛亦制不聽。楊枝法度,長者一磔手,短者四指。弟子法,應晨朝取楊枝授與和尚阿闍梨。迦葉惟說曰:『嚼楊枝法,短者四指,嚼兩指。塔前、眾僧前、和尚阿闍梨前,不得張口大涕唾著地。若欲涕唾當屏猥處,莫令人惡賤。』是名[口*弟]唾法。

「諸比丘食後須摘齒者,當用銅鐵骨竹木葦作,不得令頭太尖傷破。若摘齒竟應洗淨,莫令有陳宿食使他污賤。是名摘齒法。

「諸比丘耳中塵垢滿,時佛聽用銅鐵骨角竹木葦作卻耳中垢。

「晨起嚼楊枝竟,須刮舌者,佛聽用銅鐵木竹[竺-二+韋]作刮。是名刮舌法。

「小便法。欲覺知時即應起去,不得耐久住。是名小便法。小便處應安木屐,欲小行時當著屐屐上,莫令[口*弟]唾小便污上。諸比丘住處,若有老病不堪遠上廁者,聽私屏處,若大甕若木筩埋地中作起止處,好覆上莫令人見。此行來處上應安好板,莫令不淨污之。

「云何名為不行?受具足者名之為行,不受具足名為不行。

「云何名為行法人?受具足者名行法人,不受具足名不行法人。是名行法。又行者,佛所聽者行,名為行。佛所不聽者,雖行名為不行。

「云何復名為行?法言是法、非法言非法、輕言是輕、重言是重,是名為行。非行者,法言非法、非法言法、輕言是重、重言是輕,是名非行法。

「又復行者,身三業乃至十善業是。不行者,身三業乃至十不善業是。又復行者,八正道是行,八邪道非行。又復行佛所制戒隨順行者,名之為行。不隨順行者,名為非行。是行非行法。第三事竟。略名一切章句,如是應廣知。」

毘尼母經卷第六


上篇:善見律毗婆沙

下篇:鼻奈耶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律部目錄

【註音版】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佛國品第一 如是...

【註音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註音版】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佛說苾芻迦尸迦十法經

(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佛說苾芻迦尸迦十法經 西天...

摩訶僧祇律大比丘戒本

(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摩訶僧祇律大比丘戒本 東晉...

善恭敬經

善恭敬經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

四分僧戒本

(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四分僧戒本(曇無德出) 後秦...

正訛集

明古杭雲棲寺沙門袾宏輯 千佛衣 近世袈裟上遍繡諸佛,...

奮迅王問經

奮迅王問經翻譯之記 一初菩薩功行普修,依德立名,字...

蕅益大師:見聞錄

見聞錄 古吳沙門 智旭 隨筆 楚中有一生員。心跡正直...

【註音版】佛說貧窮老公經

佛說貧窮老公經...

南嶽思大禪師立誓願文

南嶽思大禪師立誓願文 我聞如是。釋迦牟尼佛悲門三昧...

師子莊嚴王菩薩請問經

師子莊嚴王菩薩請問經序 終南山豐德寺律師道宣撰 觀夫...

【註音版】朝時課誦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五苦章句經

五苦章句經(一名淨除罪蓋娛樂佛法經,一名諸天五苦經...

金色童子因緣經

金色童子因緣經卷第一 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光梵...

【佛教詞典】圓成實與依他起非一非異

【圓成實與依他起非一非異】 p1241 成唯識論八卷十九頁...

【佛教詞典】三學中所有正行邪行

【三學中所有正行邪行】 p0221 瑜伽九十八卷二十二頁雲...

修行有三個次第

修行有三個次第。我們看經文。 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

「朝三暮四」成語的由來

給大家講個朝三暮四的故事。 春秋戰國時,有個宋國人,...

八萬四千法門怎麼來的

在你的生活當中要這樣鍛煉,你的煩惱就會逐漸減輕,待...

一切皆會捨離

有一天,佛陀和阿難尊者在前往娑掃國城托缽的途中,看...

禮佛三拜之含義

禮佛三拜之含義: (1)折伏憍慢心(2)見賢思齊(3)...

身體24小時的使用手冊

1:00 人體進入淺睡階段,易醒。此時頭腦較清楚,熬夜...

對治內心有所得的執著

歡喜特異功能,但是你內心裡的不安還在,就算你成功了...

既迴向往生極樂、又迴向現世安穩,是否如法

問: 頂禮法師!弟子知道一切善法都要迴向往生極樂世界...

誓願宏深的藥師如來

歸命滿月界 淨妙琉璃尊 法藥救人天 因中十二願 慈悲弘...

福報是從眾生身上得來的

有的人會說。我很窮,根本沒東西佈施,你就佈施微笑吧...

念佛的十大功德利益

在唐朝的時候,有一位永明延壽禪師,大師在《萬善同歸...

什麼是領受等流果

等流果是個人所領受的。有兩種:第一種,領受等流;第...

【視頻】《地藏經》旃檀居士念誦

《地藏經》旃檀居士念誦

【視頻】《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女聲讀誦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女聲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