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漸備一切智德經

西晉月支三藏竺法護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漸備一切智德經卷第四

西晉月支三藏竺法護譯

玄妙住品第七

金剛藏曰:「惟佛子!菩薩大士,以能淨治第六道地,具足安住,入第七地行善權智,則有十事修玄妙道。何謂為十?謂行空事無相無願,所遵真諦,成就忍力,愍傷慈哀,念於眾生,奉行佛法,樂供如來,篤信無違,心抱慧門,常順空義,積累功德,無窮之福。解三界虛,在於三世,勸化群黎,永以消穢。所由恬怕,除一切塵熾然之炎,欲消眾生一切貪淫瞋恚愚癡,曉諸所有,如幻如化,如夢影響,野馬水中之月,而無有二。罪福之事,終不腐朽,意念國土,猶如虛空,開導眾生,莊嚴國土,法身清淨。壞來至義,得入一切諸佛名號,具悉色身諸相種好而自莊嚴,行無所著,離於音響,信如來聲,本寂清淨,解群黎音,導利莊嚴,一時之間覺了三世,入於諸佛世尊之業。又能普入若干時劫,分別諸數,剖判眾生志性所行,是為十事。修殊特道,從六道地,至於十住,名曰玄妙。

「是菩薩大士,當勤修學善權方便智度無極,因便得入第七道地住第七地,勸化無數眾生之類,以用諸佛無限之法,教授無量眾生之惱,入不可計諸佛世界。嚴淨無數諸佛國土,入不可議若干品藏經典之教,入不可計諸佛正覺聖慧道業,下入無量不可計劫,入不可計諸佛所行去來今世,勸不可計眾生之類,令入篤信殊特之行,入不可計諸佛色身現若干形,解不可計眾生根性,入不可計諸佛所宣音聲言教可悅一切,入不可計眾生所思若干心行,入不可計諸佛大聖導利慧堂,入不可計諸佛應時化利聲聞所歸篤信,樂不可計諸佛所宣好入導教,尊習開化不可計數緣覺之眾使得成就,入不可計諸佛至聖深要之慧所演道門,入不可計諸菩薩眾開士之行,班宣諸佛不可稱計大乘之業,所佈導慧斯等自謂是不可計,乃逮佛名諸平等覺玄妙之地,所行殊特,不可稱限,乃至若干無央數劫億百千姟,乃能積累如是佛法,自謂我等建立此道,不貪財業,無想不想,具足眾行,如斯諦觀,緣神通慧,常行精進,入於道行,善權智慧,善住聖道,所行無動,一時閑靜,奉行道教,未曾懈廢,自恣所欲。其行如是,巍巍之業,坐起經行,臥寐言談,默然無蓋,常立威儀,不忘一切,不離若斯念道之行。彼發意頃心一念間,備積菩薩十度無極,普累功勳。所以者何?菩薩大士,奉修如是所在發心,興無極哀以為元首,合聚佛法,勸如來慧,以是德本,施於眾生。習於佛道,是施度無極;燒滅眾塵,是戒度無極;若能愍慈無盡之慧,知眾生無,是忍度無極;若能勤行眾德之本,習念救濟一切眾生,行是方便,是為進度無極;其不舍道向一切智,是禪度無極;若了本淨自然之行,無所生門,逮得法忍,是智度無極;若能導利,無量聖慧,益於十方,是權方便所度無極;若能修行極上妙智,宣於道業,是為誓願而度無極;降除一切諸外異學,伏魔兵眾,是為勢力而度無極;審如至誠,越一切法,發悲義行,是為慧度無極。以是具足斯十度無極,輒能宣備四恩之業,具悉三十七道品之法,至三脫門,常平等心,一念之頃,漸備普備,成立如是。」

有一菩薩,名曰解脫月致究暢,時問金剛藏大士:「菩薩之行,以何等業,一切具足第七道地?欲悉能備成菩薩道,必當學進至十住乎?」

答曰:「佛子!一切菩薩,菩薩行道,皆當具足十住道地,因是濟脫,何況於斯七住菩薩。所以者何?又是佛子菩薩道地行以具足,入神通慧,普能具足一切道品,亦復成就一切十住。具足十住勉力解脫,從一發意,備斯七住。所以者何?是為佛子菩薩道住具足諸行備慧神通。又有佛子從初發意,始第一住,一切誓願,漸以親近具足道品,心好第二,次至第三弘要之業,逮法光曜第四道地順從之業,第五光明隨俗之行,入於第六深妙之法,勸立一切諸佛之法。所以者何?若有菩薩成就七住,入神通慧,輒在八住,具足究暢無家業地,猶如佛子有二世界,一者瑕疵,二者清淨,本際平坦,一等清淨,所度一等,其兩界間,不可越度,以大神通,至力願力,乃可越矣。如是佛子!菩薩當以至勤清淨開士之行,乃能究暢,不以輕懈,唯以弘誓善權智慧神通之力,乃能普備。」

又問:「云何在第七住,寧復親慕塵勞行乎?諸菩薩業,當以何察?」

答曰:「佛子!從始發意,住菩薩地,乃至十住,咸悉消除一切塵勞禍福之業,勸助道元,當作是觀。猶如佛子別知同道,義無所越度,故名曰七。猶如佛子轉輪聖王,乘大寶象,游四天下,曉了是非,與諸貧窮苦惱之患,塵勞雜居,解眾雜垢,不為瑕穢所見污染,亦無所犯,成人威德,舍人間性,生於梵天,昇梵天宮,覩見千界,住在梵天,顯現光耀,不入人間。如是佛子!從初發意,在菩薩住,乘度無極,皆知一切眾生之行,不為塵穢之所污染,升奉道堂,亦無所犯,乃名曰七。假使能棄一切諸行,因從第七,至第八住,亦承清淨菩薩之乘,悉了一切眾生之行,不著塵勞,瑕穢不染,永無所犯,輒得超度,入玄妙法。是故佛子!菩薩若逮此第七住,若在淫種,越一切欲,住在彼欲,行清淨法,不當謂之有塵無塵,雖習在欲,則無塵勞,願如來慧,未具所願,不當謂之離塵勞也。住此地已,志性清淨,身行清白,究竟鮮潔,口所言辭,心所念行,本末清淨,其心一切所可念事,皆度眾生,諮嗟誹謗如來至真,有形無形,諸平等覺,所可言教,皆悉順從,未曾違之。無復慕樂世俗所有工匠異術,猶如第五住菩薩道,不好世間,普為師友,多所悅可,一切所好,至未曾有,樂至真法,住於三千大千世界如來、至真、等正覺及第八住菩薩道行,無等侶,志性所行,常懷仁和,其意所乘,以恆進定,及與神通三脫之門,皆修專精,奉行道門,無所希望,尚未成就第八菩薩道地。住斯地已,一切發意,遵承權慧咸以具足,遂修道品,以得菩薩普具足業七住道地,逮成開士善擇三昧正受,次名善念義定,意勝定,分別義定,審宣法定,善住本定,慧通門定,修法誡定,若干義藏定,生死無為定門。菩薩逮此三昧正受,如是備悉百萬定意,道地清淨,因其正受,以斯定意,逮淨權慧,又入大哀無窮之力,過聲聞地,越緣覺地,近行慧門,以住此定,持順無量身行之業,進誦瑞應,口言心念,亦不可限。見諦清淨,光明巍巍,無所從生法忍。」

又問:「其初發意,得第一住,其身口意,不普越度聲聞緣覺乎?」

答曰:「以故勤修弘廣之心,行至七住,乃能逮成自在己行,而無等侶,猶如有人,生於王家,乃為王子,有殊異德,為諸群臣所見奉敬,不以自己而放恣行。假使長大,承己身力,超諸臣下所論國位。菩薩如是,這初發意,過諸聲聞緣覺之地,心性柔和,寬弘無極,是為菩薩七住之地。己慧自在,入七住菩薩,甚為深也,亦寂然也,至無行也,身口心也,逮得道業,不復重進更求義也,何所望舍,不望不舍,乃為大道也。」

又問:「佛子!何謂菩薩所住道地也?乃至菩薩寂滅成就正真之行?」

答曰:「已逮六住,能行斯法,乃致菩薩七住道地,一時發心,心數數念,輒致寂滅成就正行,不當謂之證於滅盡,以是之故,身口心行,不可思議,從其所作,此之謂也。若有菩薩,游於本際,而不取證,猶如佛子。時彼丈夫乘大舟船,入於大海,將船之師,工有方便,知水之宜,既行大海,不遭水難。如是佛子!菩薩立行,逮第七住,乘度無極道法之船,遊行本際,而不取證,以逮如是聖慧勢力,承三昧力,成就諸行,解覺道意,以大善權智慧之力,現生死門,游輒滅度,心性自然,已現其身,與眷屬俱,往來圍繞,在憒閙中,而常專精,逮致寂定。本願之故,生在三界,不為世俗之所污染,出入進退,寂寞惔怕,善權光明,靡所不耀。無所燋然,逮致佛慧,退舍聲聞緣覺之地,獲佛藏界。現在魔界,已過四魔,游在其部,行度魔事,現在異學,一切諸邪,九十六種,六十二見,開化外異,令舍邪學,不違佛道。現在一切世間俗業,以等導利,度世之法,示在一切天、龍、鬼神、揵沓和、阿須倫、迦留羅、真陀羅、摩睺勒、人與非人,釋梵四天王,隨其習俗,莊嚴居服,清淨好妙,其心不舍法樂之娛,斯慧如是,具足究暢菩薩道地,住於深遠,難逮巍巍玄逈之法,如是供養,無量不可計數百千億垓諸佛大聖,貢上衣食床臥之具,病瘦醫藥,所用為安,歸命稽首斯等如來,奉受諸佛之道化,過眾聲聞緣覺法,獨步無侶所問以時。

「又彼菩薩,用攝眾生,法忍清淨,遂轉顯燿,其善德本,無央數億百千姟劫,乃復益茂,清淨赫盛,猶如佛子。而有琦珍,於眾寶中,光獨明炤,巍巍無侶。如是佛子!菩薩住斯妙法難逮開士道業,以是德本,逮成善權智度無極,遂更名顯成無上道。聲聞緣覺,所不能逮,猶如佛子日之弘光,月之台宮,光明所照,普遍天下,皆使豐熟,亦能乾燥污泥之地,日月之光,亦無蔽礙,莫不能通利。如是佛子,菩薩住斯玄妙難逮開士道業,其功德本無能逮者,德轉巍巍,皆化一切聲聞緣覺,令懷羞恥,除眾塵勞,使性清淨,是為佛子菩薩大士玄妙難逮第七道住。菩薩大士,若成七住,益得自在,若為天王,以隨時慧,諸所興立,行精進業,若行佈施,愛敬仁慈,有所勸利,等惠利義,心常念佛,未曾忘舍,乃至普慧,一智慜智,心初不念何時不逮成佛最正覺,處眾生中,而最聖尊,導利眾生,示一切智。發心之頃,如是比像,精進超絕,一時須臾,逮致百千億兆姟三昧正受,覩諸菩薩,億百千姟眷屬圍繞,以斯誓力,承於菩薩,所顯殊特,因顯神變,莫能稱計,以若干億百千姟劫,所修德義不可限量。」

時金剛藏說是法已,重欲散義,即說偈曰:

「玄妙之聖慧,  順第一句義;
 心了第六住,  謹順己身行。
 勤修於道教,  應善權智慧;
 輒善逮入尊,  第七之道地。
 遵空無相願,  志行慈愍哀;
 若奉行供養,  諸佛之道法。
 曉知眾聖慧,  於德力無厭;
 由是行之故,  入第七道地。
 而在於三界,  大亂中寂靜;
 消滅諸群黎,  寂凝塵勞炎。
 如影照幻化,  在夢因行法;
 以入第七住,  顯示愍傷業。
 嚴淨佛土空,  世性無有想;
 備悉最勝相,  舍於動搖法。
 以致妙音響,  除眾生瑕穢;
 思惟慧本空,  最勝等導利。
 以修行此法,  逮致斯顯明;
 通在殊勝地,  為眾生所樂。
 已住於是地,  眾生行無量;
 選觀安住法,  數察不可限。
 若干無數國,  眾念想各異;
 志性懷篤信,  心行若干品。
 宣佈三乘教,  導利等無量;
 吾等皆當進,  誦讀化斯黨。
 如是等慧心,  逮致殊妙道;
 威儀有四事,  遵善權智慧。
 心念一切頃,  逮獲道功勳;
 則能具足此,  十度無極業。
 若以發意念,  是施勸眾生;
 戒滅眾塵勞,  忍無所思念。
 精進勤遵修,  轉上增行業;
 道不可動搖,  慧功德立意。
 無所從生忍,  離垢慧聖尊;
 願勸助善權,  永無復狐疑。
 周旋有勢力,  以聖明普濟;
 道功勳如是,  一切隨時授。
 先行如是著,  名顯以具足;
 拔去心之垢,  斷絕鬪訟源。
 等四等奉道,  造立第五業;
 無起不分別,  乃長成第六。
 是逮第七住,  彼成時功勳;
 能遵若干行,  誓願不可計。
 用何等之故,  受此聖慧業;
 因逮第八住,  一切悉清淨。
 玄微行難逮,  慧無無央數;
 猶入第二國,  超越於中間。
 修行七住法,  無著如錠燎;
 若住於道義,  勇勐越一切。
 得入第八住,  前乃聖慧地;
 以越心念境,  住在慧之業。
 在梵天常觀,  不倚世民間;
 賢聖行如是,  無著猶蓮華。
 住是若干品,  越度眾塵勞;
 此無塵勞行,  亦無所盡滅。
 如是至道住,  無塵勞穢行;
 最勝幻無本,  以慧消滅瑕。
 於世若干品,  工匠所修業;
 明達是一切,  化住世尊教。
 一心為神通,  諮受奉行力;
 遵御若干品,  增進三品定。
 超越諸聲聞,  緣覺行如是;
 其住第七業,  修菩薩之行。
 住本心性行,  致此真慧明;
 成就諸聖子,  猶長養道力。
 遂增精勤行,  得入深微妙;
 心歸趣滅盡,  亦不造取證。
 猶如入大海,  而住舟船前;
 觀見一切水,  不增亦不減。
 若能勤受行,  殊勝權智慧;
 一切眾生類,  不能限德藏。
 供養億載佛,  益更淨道業;
 猶若干瓔珞,  無央數珍寶。
 賢明住此行,  殊勝智慧光;
 消竭愛慾源,  亦如月盛燿。
 已入住此地,  自在為聖王;
 造修最道義,  宣佈慧果實。
 而發意之頃,  強治精進力;
 見佛諸佛千,  億百之姟數。
 善修順己身,  普見諸十方;
 加增在至願,  功勳尊無限。
 普世難可了,  自由行道緣;
 是為第七住,  嚴淨善權慧。」

諸菩薩眾位尊,神妙巍巍,無量天龍,無數人民,聞其所說,莫不歡喜,供養安住華香幢幡,雜成擣香,珍寶衣服,竚立眾蓋不可稱載;雨諸瓔珞,諸天在上,宣揚妙聲柔軟之音,自然演暢美柔和聲,以奉眾祐及諸佛子:「諮嗟能仁世尊無量,皆見至聖人中之上,覩佛境界,愍傷眾生,其音若雨,布大雷響,伎樂簫成,演若干聲,諸佛無限億百千姟,帝王國土,亦如恆沙,供養諸佛。剎土無侶,最為豪富,威力能化,入一毛孔。諸佛班宣離垢無窮之法,如演一毛,豈復難乎!國土處所,及四方域,若干種品,泉源大海,億載鐵圍及須彌山,皆自然現,無所逼迮,悉入毛孔,在中自恣。地獄餓鬼,及與畜生,諸天人民,鬼神眾魅,阿須倫,罪福各異,俱來會在諸佛境界,游一切國在諸郡縣,自然成現尊妙法輪,講說柔軟,安住音響,眾生心念,如所修行;群黎若干,其身各異,眾祐國土,群黎有身,所在成體,生天人間,各各別異,一切如佛所宣法教,消除微想眾垢之穢,興懷道念,廣大佛土,諸佛神足,如是變異,一切世人,稱不能暢,諸佛如是道慧無窮。磬暢柔和微妙之音,時來眾會,寂然歡喜,咸共觀敬,最殊特聖,以智眾會,寂寞靜思,猶如月蝕,其光還復,唯復欲聞第八住也,願時演之,行者所入。」

◎漸備經不動住品第八

金剛藏曰:「唯聽佛子!菩薩大士,若能暢成第七住,以慕諦志求清淨之業善權智慧,謹順眾行,樂在所施,無極弘誓,依承如來所建立旨,蒙宿德本,逮得勢力,如來十力,四無所畏,思念正覺,十八不共,諸佛之法。志性仁和,念其清淨,功德聖慧,威勢轉上,興大悲哀,愍眾生界,不舍法樂,通入無量一切諸法,至無所生,而無有相,不有合成,不失慧明,無所究暢,亦無所滅,然無所有,等入元本,轉上得度,普除一切心念識想,等攝志性本淨惶慌,因是超越,應時逮得無所從生法忍,此之謂也。菩薩以逮如是法忍,這得是住菩薩地,不可傾動,獲致菩薩,深要之行難知玄妙,無能壞者,消一切想,皆攝眾念,而究竟矣。無量無侶,一切聲聞緣覺之眾,永不能逮其寂寞事,以淳淑矣。自然現哉,猶如佛子神足比丘,所念自在,稍漸進前,乃至寂滅三昧正受,悉除一切所欲妄想。菩薩如是,適逮此住,舍眾俗業,致無業財至真之法,離身、口、意之所習樂,住於寂寞,猶如佛子假使在夢,逮大功德即自知之,因在於彼大精進力,普以越度,逮則解覺,彼修方便,夙夜思念,以除好樂。如是佛子!菩薩大士,無極精進,適逮此已,住菩薩地,如是不動,遠一切業,稍習諸宜,於行無二。又等修行,無所親近,猶如佛子,若生梵天,住於梵宮,不著欲行,亦無塵勞。菩薩如是,住此道地,其心普游諸所習行,雖在是行,不以是行有所染污,彼意曉了所在作行。菩薩之行,在泥洹行,不以為行,何況俗行。菩薩大士,以入是地本願力故,至如來覺無極大聖,是法典門,道如來法,造立聖慧,如是辭曰:『善哉,善哉!族姓子!是諸正士第一法忍,歸於佛法。又族姓子!佛十種力,四無所畏,佛法尊位,仁則未有,以是勤行,慕求精進,慎莫違失。是道忍門,為眾生故,而尊修行。又族姓子!仁寧逮此,若斯寂行,而愚凡夫,失不寂靜,習在無數塵勞之行,為若干想之所危害。又族姓子!眾生設憶念本宿願,哀念在冥,故為求道,奉行靜寞不可思議聖慧道門,終不懈廢。又族姓子!是諸法本,從法發來,興成如來,以立如來,住在法界,如來至真,不別行是,一切聲聞及與緣覺,不能逮至斯不相法。又族姓子!且觀我身不可稱限慧莫能論,土不可量,明不可量,道場不可量,音響清淨亦不可量,以是之故,仁慈所行,因顯發業。又族姓子!所可定言,光明之謂,雲一切法,無所想念,乃為光明。諸族姓子,法明若斯,如來所行,行無邊際,眷屬無底,斯等所入,從發行來,巍巍如是。又族姓子!仁且觀此十方無量諸佛國土眾生無限,分別經典而不可計,普入一切,言行相應。如是佛子,佛天中天,菩薩行是,如斯比類,不可限量導利道門,用開化眾,若有菩薩,分別解說無量聖慧,具足成就導眾之業。諸佛子等!吾囑累汝,假使諸佛,化此菩薩,入眾生中導利道門,由是之故,致於滅度眾生之事,自然舒暢。』

「諸佛世尊,勸化於斯,諸菩薩法,無量慧業,乃令一時,所導利眾,因其聖業,以為元首。從初發意,計七住竟,合集方便,由此功勳,百倍千倍,萬倍巨億萬倍,終不與等,無以為喻。所以者何?以是宿命,一身導眾,致導利業,逮得此住,誘進平等諸菩薩行,分別身事,行力成就,宣暢布散無量音聲正法之教,修慧無量,導利無量,所生之處,嚴淨無量,諸佛國土,開化無量。又眾生類,供養遵奉,無量諸佛,發覺無量。諸法道門,神通之力,不可限量,剖判開化眾生厄難,廣令無量。眾會道場,所可游居,亦不可量。持身、口、意,積累菩薩一切要行,亦不可量。猶如佛子大舶舟船,欲入大海,安無放逸,庠序進前,致無量寶珍琦璝異,適到大海,望風舉帆,其風和順,一日之中,超越大海,一切財寶所得利入無央數藏,皆為充滿,用不可盡。菩薩如是,積成無極廣大德本,合集大乘逮菩薩行道法慧海,一時須臾,致聖明財無極道寶,入一切智,前宿所積世俗財寶,不可比之,思惟計校百劫千劫,萬劫無央數劫,不以為喻。又佛子!菩薩若立第八道地,遵大善權智度無極,宣佈勸化,無財業義。若菩薩解奉一切智,遍知十方諸成佛土,亦複分別壞散佛土,若以覩知世界散壞,若世合成,用何因故世界散壞?以何緣故世界合成?悉能見知,地種少,地種多,地種有限,地種無量,悉別知之;水種火種風種,亦復如是。皆曉了知多少大小,有限無限,諸塵微妙,分別所在,諸塵限數,隨時悉解,若干世界,有若干種,無限眾塵微妙難了,普悉知別,若干品塵,自然合成,諸佛世界所有塵限,悉能知之。眾生之數,國土形數,其身長短大小,悉能知之。地獄處所,[狂-王+禽]獸餓鬼性行,何因墮此,皆知所行多少。諸塵合數,阿須倫行,諸天所居,世人所處,悉能知之。合會教化,欲界合散,色界無色界合散,皆悉知之。少多大小,有限無限,而悉知之。游居三界取舍之義,開化眾生,彼能成就。曉了眾生諸身方便,諸身形像,所在之處,悉曉明之。所行生處,諸佛所游,如眾生類,所生安居,身所積行,隨其身行,而建立之。己身國土,隨立己身,其意無盡,己身建立,無身之身,己身國身,罪福之身,乃須建立,罪福報身,建立己身,無盡身意,無身之身,己身無盡,眾生類身,國土身,緣報應身,聲聞身,緣覺身,菩薩身,如來聖慧身,法身,隨時建立。顯此諸身,悉解眾生,罪福身,報應身,塵勞身,色身,無色身,國土身,多少大小,穢濁清淨,廣大無量,減損平正,導利平等,講說報應,皆悉知之。罪福身行,所當獲報,合散成別,亦復了之。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所行業,合散所歸,而悉知之。如來聖體,成最正覺,所誓願身,及滅度身,所建立身,色像相好,所莊嚴身,其行者身,可意身,自大身,謙恪身,功德身,聖慧身,報應身,謹慎行業聖慧之身,所歸度脫,皆悉知之。法身平等無身之身,不可限量一切普入,有身無身靡不分別,一一暢解。其身以逮如是行業,致壽自在,心得由己用度所為,自恣無難,所行無拘,所生從己,本願所致,篤信之故,神足之恩,蒙聖慧行,因法所將,而逮致此,以是菩薩十事自在。適得自在,成無量慧明不可思弘普之聖,聖無有侶,以入如是,究竟永在無所生身。轉所習行,永無生故以轉諸行,慧為元首習轉身行,以慧為首轉口習行,取要言之,智度無極,為大錠光,大哀為首。分別曉了善權方便,不棄至願,為諸如來威神所立,不應休息,其慧以應一切眾生,游於無際諸佛世界,宣義散結。

「佛子!又省菩薩常修平等所逮道住,不可動搖,積累一切諸佛法典,身、口、意行轉增進業,以獲此住,其力志性,則輒堅住。皆以消除一切塵勞,心懷仁和,力勢堅強,在於元首。恣化群生大哀之力,所可建立,用眾生故無所望舍,益加建立大慈之力。將護一切眾生之類,總持要力而得堅住,不舍眾生,其誓願力,而諦得住一切佛法。選擇分別,善諦建立,神通之力住無限世,於諸行本,擁護一切,眾生之類,堅住願力,遵習一切菩薩道業,而無所舍。度無極力,其行堅住,合集一切諸佛經典,正住如來所建立力,成就正覺一切敏知。以入此行,如是力勢,普現一切神變無窮,輒往生於一切所趣。」

金剛藏曰:「是為佛子諸菩薩業住於慧地,而不可動,是謂無侶,亦復號曰不退轉地。慧不迴還,則謂難當,一切眾生所不能逮,則童真地,為無所生為所生地,所願自在為滅具地,無所造作究竟之地,積累真慧則無為地,善修志願為建立地,度無所作為無財業,宿世所行,眾苦消去,邪以降伏。如是佛子!菩薩大士,以入佛種承佛功勳威神遠照,由歸如來威儀至業佛境界門,常為如來之所建立,得入釋梵四天王宮,金剛力士,常隨侍後,逮致定力,其身無限,降伏色藏,散無量結,以皆永離。諸身行力,具威無極,大神通力,所行報應,而得自在。無限定意,受莂無量,自恣由己,而無所礙,如其淳淑,覺度眾生,所示現義。以入是行,得入道場,無極大慧,以行大慧神通之業,常演大聖智慧光明,施與章句,無罣礙界。分別世界十方國土所宣章句,現一切業功勳之德,發心自在,而諦思惟,解去來今,迴轉一切眾魔徑路。下於聖慧,游入如來,州郡境界,無際國土,所處講堂,奉菩薩行,其所誘進,無能退轉,以故名曰入無動地。」

金剛藏曰:「是故佛子!菩薩逮得無動轉地,常在無際,見諸如來不可稱限,未曾違遠,彼行究竟,成三昧定,威力所入,見佛供養,奉事歸命,終不忘舍。於一一劫中一一世界,所見講堂,各現諸佛,咸各供養無央數億百千姟佛。一切施安,稽首歸命,以禮如來,曉了世界,以為元首,慕導道明啟受法教,重複加增,逮佛滅度,行無等侶,巍巍超絕,與眾殊異,諮受世界。講問宣傳,遵無央數億百千姟所積德本,轉進顯燿。猶如,佛子!此閻浮利上明月珠,又其價直,一閻浮提,以用著頸,為無等倫,一切天下人民之眾,所著瓔珞,無能及者。如是佛子!菩薩住是不動轉地,以此德本,成其大明,一切聲聞及緣覺眾,所不能逮。及於七住菩薩行業,菩薩以入此道地者,承無極慧,消除眾生一切塵勞,剖判聖慧微妙道門,猶如佛子,主於梵天,所行慈心,遍大千界,其光普照。菩薩大士,亦復如是。住此菩薩無動轉地,照耀百千諸佛剎土滿中塵數,光明悉周無量佛國,照盡一切眾生塵勞,稍漸滅除心之毒垢,是為佛子,菩薩住是不動轉行所宣平正,菩薩功德第八道地。弘普諮嗟,諸劫無際,不可究竟,菩薩所住,因為梵天大梵天王,主千世界,聲聞緣覺,菩薩所行,真正莫能逮者,而度無極,分別世界,修無等倫,聞所講說,所興因緣,方便之業,佈施敬愛,利人等利,一切救濟,常思念佛,未曾違舍,眾行具足,至一切智。專惟大道,以何修行,為眾生尊,一切殊特。將順普聖,覆護十方,發意之頃,遵如是像。勤奉精進,一時須臾逮具足成十千世界百千剎土,滿中諸塵三昧正受,及見十千百千三千世界滿中塵數諸菩薩等,眷屬圍繞,從是發願,菩薩力勢所誓殊特,靡不感動,智慧明瞭,不可稱計。如是思之,億百千姟不可限載行無量劫,功勳無底,無以為喻。」

時金剛藏菩薩大士,復欲重散分別此義,即說頌曰:

「漸備七住地,  智淨行善權;
 諦將護導業,  結立無極願。
 積功而累德,  堅住人中上;
 志樂於聖慧,  輒入第八住。
 殖德大聖慧,  精進行慈愍;
 其心無限量,  意念猶虛空。
 聞法能曉了,  入大聖勢力;
 忍力無所生,  寂寞順微妙。
 所受無所起,  不生無有相;
 不滅無所壞,  亦無所究暢。
 處所為自然,  無本藏舍念;
 已離心意性,  其思等如空。
 斯忍以如是,  所行無放逸;
 行深要感動,  逮致惔怕行。
 眾生無能解,  由閑居行業;
 執持心所想,  曉了眾行念。
 其意立若斯,  心無有思想;
 如比丘消滅,  逮得無所著。
 心之所想念,  猶夢所見覺;
 若梵天具足,  欲界亦如是。
 安住本立願,  數數而勸眾;
 是為第一忍,  得致阿惟顏。
 我等慧玄逈,  勢力意解法;
 彼則無我所,  精進勤修行。
 所可奉寂寞,  消一切愛網;
 滅於大然熾,  世俗塵勞火。
 自識本宿願,  行愍哀眾生;
 以慧利造立,  用度脫黎庶。
 常能尊此法,  住本無無想;
 佛解一切住,  越聲聞緣覺。
 世間俗威勢,  無及此十力;
 唯智無能限,  三世無罣礙。
 無等倫如是,  天人所奉敬;
 合集以導化,  行無數慧門。
 成就最勝法,  入無量彼岸;
 前世行佛道,  假使順隨時。
 如是致賢明,  逮入殊聖地;
 一時普週遍,  至於十方界。
 以致慧所歸,  逮得諸神通;
 猶如大海水,  諸天華神器。
 心貪以永除,  得立慧道業;
 選擇諸剎土,  住在曉分別。
 四種之境界,  離若干貪利;
 微細及麁獷,  等入識解義。
 一切三千界,  滿中眾塵數;
 分別眾生本,  四大所生身。
 計數諸慕樂,  六趣限如是;
 解散慧境界,  不可稱限量。
 慧剖判心意,  至於一切心;
 彼修己身行,  故將導眾生。
 一切三千界,  周普若干色;
 徹見眾品形,  然在無限世。
 猶如日周行,  在上虛空行;
 已斯殿舍進,  光明普照燿。
 御以本無慧,  在法界不動;
 黎庶性清淨,  道明所遍照。
 如眾生本性,  其身各所在;
 顯現一切眾,  照化天世間。
 己身得自在,  勝降無性行;
 示現安住身,  莊嚴諸相好。
 眾生土如是,  從罪福受身;
 若干種聖性,  成法之慧體。
 虛無為身界,  受以平等業;
 現神足諸變,  消黎庶眾穢。
 十力廣自在,  因慧廣無極;
 造聖逮慧明,  興發愍順哀。
 一切最勝教,  以法生道業;
 謹慎護三事,  無動如須彌。
 諸眾祐號力,  柔士勢無恚;
 是士無迴轉,  眾魔莫能當。
 佛之所建立,  釋梵咸奉敬;
 其金剛力士,  以力勢常侍。
 於是土地處,  合德不可量;
 億百千劫中,  不能盡其限。
 稽首歸諸佛,  其億數那術;
 成就最上道,  猶嚴王者服。
 極是道地處,  菩薩斯集會;
 得為大梵天,  若干界功德。
 宣佈三乘業,  逮得無限侶;
 慈心為清淨,  光明慧消塵。
 一時發心頃,  至百千佛土;
 逮諸定意元,  如滿剎土塵。
 勇勐覩處所,  十方化眾生;
 所願亦如是,  莊嚴尊無限。
 此說取要言,  第八勝自在;
 具足億千劫,  皆不能盡極。」

說此第八住時,應時震動百億佛土,佛之威神之所建立,不可思議功德巍巍。不可限量演妙光明,普現一切諸身形類,照諸國土,安諸眾生。無央數千諸菩薩眾,住於虛空,所供養具,超天上物。所貢上佛,玄絕殊特,大神妙天,與其眷屬自在天人,亦咸悅豫,以若干品,而供養尊,奉事德海。諸天玉女,無數億千,歡喜踴躍,諸根和悅,以妙伎樂,鼓天倡樂,供養大聖。斯諸伎樂,樂大神聖,出如是輩百千音聲,其響柔和,寂寞惔怕,消諸患厭,離眾穢垢。舍於土地,所行至真,而有卓然,用眾生故,游到十方,大通所顯,現最上行,志若虛空,心亦如之。天中之尊,人中為上,覺了最明,玄妙境界,無底功勳,十方嚴淨,奉事道門,眾祐諸子,以道顯示,不可限量佛之功勳。遵行聖慧,不慕徑跡,於一剎土而不動移,皆周諸國無有塵垢,遍趣愍傷眾生之類,為之元首。滅一切嚮,無所想念,所言暢音,辭百千種。若有聞教不肖眾生,心在下劣,其意自歸。彼若聞聲,至聖所現,隨其本行,而開化之。若有眾生,諸根明達,心好因緣,無所志樂,為現離垢慧明之義。若有眾生,心抱愍哀,意懷慈仁,佛在彼處,勤示正行。若有眾生,志在上尊,意樂斯法,在彼顯示無量佛身,因其化現,猶如幻師。所周旋處,導無央數億千姟身。佛子如是,樂於慧幻,現一切行離諸所有,如是音聲,其數百千,班宣柔軟,仁和之嚮。天人玉女,在世歸伏,默然樂寂,眾會欣豫,歌頌安住,功勳德稱,巍巍無量,不可講論。說此菩薩,第八道地,奉行正法,通至大乘。

漸備經善哉意住品第九

金剛藏曰:「且聽佛子!菩薩大士,諸佛慧行,無量如是。轉復增加,游於寂寞,志在脫門,諸如來慧,長益至德,又以仁意,所可修行,如來祕密。因可游入斯大道慧不可思議選擇至要總持清淨三昧正受,放舍眾非,清淨之業導利一切,成大神通,弘廣殊遠,分別世界,教令黎庶,隻行獨步。十力無畏,諸佛之法,十八不共,而無等倫。嚴治道本,如來至真,轉於法輪歸趣境土。建立大哀,住於大願,不舍十方,入於菩薩第九道地。住此地已,有不決行,善惡之心,知如審諦。供養經典,奉事至真,以及有漏無漏之法,各順俗法度世之法。修行所思,不可思議,遵承究竟,不決了法。順從聲聞緣覺之法,奉行菩薩,敬重斯道,要誓隨時如來道地。以時歸至,有為之法,親近志在無為之法,知如審諦。如是慧明,覺了所歸,如審解知眾生心行,所可取舍,塵勞之垢,所受禍福,攝取諸根所行,篤信諸種歸趣心性眾結造行之處,所生受處所居止處,決了三聚。業所至奏,知如審諦。察眾生心,所行是非,若干品心,其心須臾而有進退,若合若散,其心無身,心不可限,一切普興,心為顯耀,其心若塵,若無塵勞,若有縛心,及與解心,亦如幻化曉了其心,所歸住止因緣進退,又其塵勞,玄絕遠遊,療治當來,等類無業,諸結因緣,所游居處,心之合會,在一處所。若有別離,有所生處,周旋現在,進止行來,分別三界恩愛無明諸見病痛自大愚癡,無極罪殃,斷截滅除,三藏之珍,曉了審知。入至計常,八萬四千,眾塵勞行,未決罪福善不善義,教告無明,使亂心黨,令無異業,思惟眾祐,以致報應,積聚眾利,所親造行,不失果實。所報無報,黑冥清明,無闇結白,如是辭語,所行緣報,而有齊限。罪福田地,則無有量,賢聖處世,所行治事,現在罪福,當來所習,方可更歷。解乘所趣,不了所趣,曉解分別方便隨時。常等識知八萬四千若干品罪,知審所由所趣。彼達諸根柔劣中間明瞭之本,取要言之,隨眾生本,前世宿命,毀壞之事,不壞之業,微妙中間,下劣之行,塵勞伴黨,無有財業。從本行心,能以決了,若不決了開化真厚,諸根羅網,分別退轉,攝取眾想。諸相豪劣,周旋往來,進退無迴,解暢三世,遠遊無窮,獨步無侶,於若干品,常以平等,八萬四千若干種根,悉能知之。取要言之,其篤信樂,柔劣中間,諸根明達,常隨諸根八萬四千,所懷篤信,而悉暢了。若干種品諸眾生行,其界柔劣,中間明達,隨從諸根八萬四千,諸種四大,上中下心,性行善惡,解暢諸根之所歸趣,彼心性行,心意伴侶,志造[仁-二+般]黨,其心合會,或有別離。玄逈遠遊,若有自大,無有自大,其意調順,無有眾厭,亦不懈廢。皆承一心脫門三昧正受神通之宜,而無合會,縛著三界,願至實心,不習眾行,習入道門,無言教矣。不倚伴黨,無財業事,無異無侶,修治道門,審諦知正。眾生之行,有若干品,所生處行,其行而住,生地獄餓鬼畜生之中。阿須倫諸天人民之所歸處,色無色所生處,想無想所生處,悉了知之。罪福報由恩愛情慾,無明闇冥精神種類,還復迴生,名色為侶,用無道業,生死愚騃,親近恩好,則致貪慾,慕求情愛,若不慕榮,眾生所樂,於三界趣,意懷至實,無所傷害,悉審諦知志行所居。所當行者,如來歸趣,係習所在,從眾生行,各由罪福,而習塵勞。善惡未宣,本末所作,轉輪無際,復轉迴旋。歸本所行,未有遠遊難斷難斷,欲拔淫塵,貪嫉虛事,不可卒清。心明開達,乃能超出,於所作事,至無所有,悉審諦知。於眾生行,究決不決,志在邪業,馳趣反見,愚惑之業,在於正見,定在正業,除眾恐畏,莫不究竟。又有五逆中間之難,悉以究暢五根達趣正真之行,以舍恐畏,及無究竟。曉了邪滅,及正寂滅,並所犯事,令趣寂業,還無所歸。而墮邪業,迴行退轉,導示賢聖無上正道,若不決了,隨時散結,將護業耶。當所宣佈,悉當知諦,是為佛子若歸此慧菩薩大士則得安立善哉意地菩薩之住。

「已住此地,皆能曉了一切眾生,如是行業,隨其積行,應當解脫而開化之。能明眾生,應時教導,知以勸誘聲聞緣覺,化諸菩薩說如來地,從其眾生,而為說法,導利度脫,如其性行。從本根元,應當解脫而為說法,因其所行,更歷本末,而為開化。如所乘法,修思脫門,因其脫門,班宣道法。住此道地,覩大法師之所興隆,擁護如來無極法藏。彼若往詣法師所,諮入無量,曉了聖慧,奉行宣佈,四分別辯,菩薩所行。隨其說法,彼常修行,無所破壞。菩薩大士,四分別辯,游不退轉。何謂為四?一曰、分別法,二曰、曉了義,三曰、順次第,四曰、解辯才。彼所謂言分別法者,明宣諸法自然之相;曉了義者,能解暢法之所歸趣;順次第者,說無所壞剖判諸法深遠之慧;解辯才者,無所結縛,知法無斷。分別辯法,曉了法者,謂法自然,自然之身。曉了義者,知以照燿,咸歸經典。順次第者,暢一切法,當可講宣無能斷絕。分別辯者,如其道教,無所希望,演布無際。解暢法者,達現在法,所宣歸趣。曉了義者,知去來法報應之理。順次第者,說解一切去來今法,無所破壞。分別辯者,一一所說,而無二心無有邊際,振法光明,解暢法音,能識諸法,剖判眾事。曉了義者,分別諸義,靡不蒙慈。順次第者,從眾生音言辭遠近,而為說法。分別辯者,觀察一切心性所行,因為演經。解暢法者,曉知方便,明散法慧,不壞眾善。曉了義者,明通本無住無二慧,而為黎元,各各了之。順次第者,而講說業,聖慧財富,不可破壞。分別辯者,解暢眾理隨時之義,曉了本末。解暢法者,知一切法其元為一,失其本源,隨流生死輪轉無際。曉了義者,則能越度五陰四大,又十八種諸衰眾入,方便解脫,明十二因緣,悉無端緒。順次第者,宣說一切眾生之元,五趣周旋,志性和雅,音聲柔軟,聞者普受。分別辯者,演要言教,其明轉增,而無邊際,光明遠照,去眾愚冥,莫不蒙燿。解暢法者,導利一品,無有若干菩薩大士,興無極慈,立無盡哀,開發大乘。曉了義者,分別諸乘,度眾齊限,弘逈之行,坦然無侶,獨步眾會。順次第者,班宣一切所志諸乘,上中下學,無所破壞,稍引誘進,入於大道。分別辯者,而為一乘無有邊際,宣佈正法,炎照三界苦惱之厄,除去陰蓋,逮致三昧。解暢法者,奉諸菩薩聖慧之業,遵修法行,道明超越,巍巍無量。曉了義者,敷演十住所處本末,開解學者各得其所,不失志行,得度世俗靡所不通。順次第者,宣佈法禁,各從慕求,婉孌道教,無所破壞。分別辯者,宣一切行,而無邊際,講說本業,至成正真,不在二乘聲聞緣覺。解暢法者,心自然達,一切如來,皆為一佛,諸力無量,覺了此義,由是之故,因轉法輪,至一切智,而有所度。曉了義者,又能知識若干種類,制住正真,須臾分別,當所歸趣,道俗是非,靡不宣佈。順次第者,如其正覺,剖判言說,觀其根本,上中下行,心之深淺,而開化之。分別辯者,所班宣法,一一章句,演若干義慧無邊際,不可斷絕,飽滿饑虛。解暢法者,普請如來,所布言誨,一切十力,及無所畏,諸佛之法,十八不共,修於大哀,而轉法輪,暢達無窮一切敏慧。曉了義者,識知眾生八萬四千若干品行,從其志性,察彼根源,隨如信樂,宣如來音,而為散結。順次第者,於一切行,無所破壞,為師子吼,出如來音,八部之聲,聞於十方,徹覩無表。分別辯者,暢如來慧威神光明,消除眾冥闇昧盲塞,自以己行道場之力,隨其信樂,而開化之,各令得所。」

金剛藏曰:「如是佛子!第九菩薩,立九住者,其惠德本,巍巍如是。辯才若茲,逮得如來無極道藏,為大法師,造立義器,為義之君,獲致義句,玄妙總持,攝救三界,法主總持。取要言之,聖慧神通而用拔濟,照明總持照於十方,善意總持攝一切意,如地總持行猶虛空,威神難逮帝主總持之要無極法門。所向總持所游無量,迴轉總持周旋往來也,逮若干種方便總持,如是等類具足備悉。逮十不可計百千總持,音聲隨宜無所不達所分別門不可限量,班宣經典莫能稱載,如是總持不可限載正法道門。聞不可計諸佛世尊現身演法聞之不忘,所聽班宣不可講論,在於一一如來之所,諮受諷誦十不可計百千總持。如一如來所可開化,無有邊限如來至真無上之法,亦復如是等無有異。彼稽首頃轉復增加,於無央數至真等正覺,受道法門,聲聞緣覺不能稱載,所修博聞受音總持。逮此總持者,建立恩施,以德總持,於百千劫,逮如是持,獲致辯才,而以建立。如斯巍巍,法與聖眾,若合會時,周滿一切三千大千世界,隨眾生心所應當化,而為說法。處於法座,而於法座承如來旨,逮得十住阿惟顏地,於餘一切自在自在,尊無有侶,致於光明靡所不燿,處於法座,須臾之間,適發意頃,則以一音,演若干嚮,普告眾會,一時之間,光從口出,其諸毛孔,宣一切音,演佈道化,無所不解。照於三千大千世界及與有色無色之界,咸演法音。爾時於彼大千世界,所在眾生,一時皆來,難問義理,各各講說,質無數事,不再重啟,各得開解。彼時菩薩,一時須臾,悉受眾嚮,所宣諸音,以一言教,普告一切。取要言之,遍二三千大千世界,三四五十,二十五十,乃至周百三千大千,不可稱計大千世界。光作法事,建立如來威神聖旨,常以應時,為諸眾生,興作佛事。發起得立,轉復增進,如是聖慧,受振光明,而行精進。假使一一從諸毛孔,如無邊際諸佛世界滿中眾塵,覩若干數不可限量諸佛國土,及其眾會,集在道場,班宣經典,一一如來,與無央數眾生之類,若干群黎,而為散結。一一眾生,心性所懷,不可稱載,心各各異,勸導利法,因開化之,如一如來之所度脫。一切如來,亦復如是等無有異,猶一毛孔,一切亦然,悉演法音,吾等於學亦當如之,廣然其志,思方等誼,將導不逮,一切如來,一時之間,普現其身,悉受法明,斯皆一音,恣其所樂,順所稱嘆。諸眾生會,充滿道場,欲聽法者,具足備悉,吾等於彼,亦當復然。智慧光明,辯才通徹,清淨之業,一時須臾,悅解眾生,其身周旋,若干世界,所有眾生,以逮此住菩薩道地。夙夜轉進,所念無異,入佛道行,逮得如來平等之教,致於菩薩深妙脫門。以入斯惠,常見諸佛,未曾違離,一一劫中,覩無央數億百千姟諸如來尊,供養奉事。問諸如來,諮受所演,執持經典,而班宣之。其功德本,遂更滋茂,超無等侶,猶如佛子工師絕伎,能成瓔珞,治文飾好,以用進上轉輪聖王。尊玉女寶,係在頸著,巍巍無比,晃然煒煒,暮處一切高台樓上,普照天下諸四方域。眾生瓔珞,掩蔽不現,以獨顯燿。如是佛子菩薩大士,逮得行此,善哉意開士道住。其功德本,轉更茂盛,超無等倫,過諸聲聞緣覺之乘。越初發意七八住表,其德本明,消滅眾生諸塵勞心,咸能炤之。從是得恩,迴惡就善,舍俗入道,猶如佛子,大梵天光,周於一切三千國土,明無不至,眾人蒙燿。菩薩如是,住此善哉開士道地,一切德本光明之燿,普照眾生,聖明遠達,以道法耀,消眾冥塵,咸令一切迴俗就道。是為,佛子!諸菩薩大士,名曰善哉意第九道住平等之教玄曠之業。宣講其德,無央數劫不可究竟,無能窮極。

「菩薩大士,以住此地,若為梵天,若大梵王,居三千世界,而得自在。造立聲聞緣覺之法菩薩之行,講度無極,明無有侶,諮問眾生志性本末,所為道業,佈施惠人,愛敬仁和,利人饒益,等勸財共,以是四恩,普濟一切。以斯積德,常感念佛,心不違遠,乃至備悉,成一切智。思念不忘,云何逮致於諸眾生最尊無極,至於普聖,將導不逮,發意之頃,如是色像。勤修精進,須臾一時,具足充備十無央數百千佛土滿中諸塵定意正受。見諸菩薩,亦如十不可計諸佛國土塵數大士眷屬集會,以上妙願道力所致,諸菩薩等所願殊特,感動變化,無能稱載,至不可計億百千姟無限之劫,皆不可議。」

時金剛藏,欲廣此義,重散其意,即說頌曰:

「斯力不可量,  奉行佛要道;
 微妙慧第一,  眾生難曉了。
 如是處祕藏,  眾祐面執持;
 為眾生之故,  得入第九住。
 以是逮總持,  三昧無極尊;
 廣普神通業,  又週遍國土。
 決解聖慧力,  最勝現處所;
 志願心愍哀,  正住入第九。
 以通此道地,  上勝攝持藏;
 真妙之法要,  不分別義德。
 其在有漏行,  及世賢聖身;
 斯心不可議,  尊覺了至義。
 分別暢諸法,  所思惟究竟;
 成就三乘事,  稱量計所作。
 有為若無為,  體解所當行;
 二事俱造有,  順世而隨入。
 以入如是慧,  意微妙殊特;
 攝受眾生心,  思求其本末。
 心若干猶畫,  遠移而迴轉;
 其神識無限,  晃耀皆遍入。
 諸塵勞之門,  伴侶難療治;
 眾結受處所,  周旋親近患。
 所作若干種,  入於剖判業;
 等下無果報,  因緣以消滅。
 有入明達根,  軟劣及中間;
 壞除諸過去,  下通當來義。
 篤信無央數,  清淨不清淨;
 通周八萬行,  又邊四千事。
 若入於諸種,  成騃邪見塵;
 由是受馳騁,  無邊不可斷。
 其心之結縛,  黨侶而俱游;
 斯心等思惟,  縛束無窮竟。
 志性之徑路,  眾結猶覆月;
 永無有處所,  亦不止宿居。
 以故會難化,  人界不反源;
 以金剛斷截,  其道而無異。
 分部隨行入,  生在六趣處;
 欲情為愛潤,  無明罪福田。
 神識為下種,  造行為名色;
 在於三界中,  所游無邊際。
 至於天坐處,  隨塵勞心行;
 一切遍周遊,  故復還生死。
 眾生處三品,  故使有往反;
 諸邪見之火,  便種神識跡。
 以至如斯行,  因住此道地;
 從眾生心性,  諸根順應解。
 為其說經法,  班宣分別事;
 剖判斯義理,  善權真辯才。
 若詣法師所,  輒以到所居;
 言說無所著,  猶如須彌山。
 雨為柔軟澤,  甘露普潤眾;
 覺意之根力,  充滿猶如海。
 曉了善義慧,  解法亦如是;
 一切皆滅盡,  逮得至辯才。
 獲明無央數,  一萬諸總持;
 以執眾法要,  如雨於大海。
 如是有總持,  逮清淨三昧;
 一時見無數,  諸佛億百千。
 以聞於法寶,  數數而班宣;
 言辭暢清白,  自然妙音聲。
 須臾發意頃,  知三千世界;
 眾會一黎庶,  若干種所念。
 可悅一切眾,  如其心諸根;
 所入等亦如,  四方域大海。
 其德復超此,  總要致精進;
 思惟如恆沙,  實為不可限。
 安住唯說法,  化凡夫眾生;
 聞之尋受持,  猶下種於地。
 假使諸眾生,  處在十方界;
 普令此眾生,  悉會坐一處。
 斯等性行念,  皆能週遍至;
 則能一音聲,  普以充飽足。
 人中尊住斯,  最上之法王;
 轉進悉國土,  成就世尊子。
 恆以夙夜寧,  得勝合志願;
 住在深妙寂,  勇勐慧脫門。
 奉事專供養,  禮諸佛億姟;
 成如道巍巍,  莊嚴如輪轉。
 光耀消塵勞,  所受演威明;
 猶如梵天光,  照三千世界。
 功勳住於斯,  持無極梵天;
 佛分別說解,  造立於三乘。
 有所勤修行,  愍哀於群黎;
 以入一切智,  逮得聖慧德。
 國土不可計,  乃至王舍城;
 威勢一時思,  三昧遍十方。
 覩見十方佛,  眾祐音柔軟;
 興造微妙願,  其心無限際。
 是為第九住,  深微妙難解;
 安住已自演,  大乘之行業。」

淨居諸天億載來會,聞如是行無上正教,住於虛空,心懷踴躍,恭敬謙下,承事安住。諸菩薩眾,無量億姟,處於虛無,心中欣豫,雨眾華香,可悅無限,炙然眾生塵勞之穢。自在天王,甚大歡然,住於其上,億千眾俱,恭恪之心,散諸妙衣,梵天等,寂然琦珍,一心自歸。諸玉女眾,無數悅顏,鼓諸伎樂,億百千姟,亦復作禮。一切普演如是像音,眾祐眷屬,坐遍佛國,其光明燿,皆照諸剎。諸身億載,若干柔軟,週遍法界,靡不悉達。如來至真,一毛光燿,其光晃然,滅眾生塵。尚可數盡,剎土之塵,此會人數,不可稱計。有時佛身,微妙諸相,而以咸覩,諸轉輪王,復游他國,所行最上,甚好巍巍,見天人聖諸大神尊,處兜術天,現下母胎,復以出生,雖在胎中,現無數億國,適生墮地,現其佛土,導師本願,用眾生故而復出家,得成佛道,為最正覺,轉於法輪,現諸佛土。無數億載,猶如幻師,善學術呪,將順壽命,現無數術。世尊如是,修學智慧,用眾生故,而復出家,空無寂寞,本淨無相,諸法平等,猶如虛空。佛之教戒,最利本無,示現殊勝,佛之遊居,諸安住行,皆為自然。愍哀眾生,逮成經典,諸相之相,見平等相一切諸法,第一無相諸眾祐義,聖慧所從,悉棄眾相,有想無想所行,等解諸行,速得成就眾人之上。如是音響,無數億千,宣仁和聲,在世降伏眾魔天女,以知眾會。至真寂寞,如月盛勐,照於天下。又金剛藏,演若干品時,諸佛子,修於大乘十事之業,當可施行,諸室宅行,功勳之業,見瑞應來,心懷悅豫,上人聖慧,咸悉歌詠。

漸備經卷第四


上篇:佛說菩薩十住經

下篇:十住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華嚴部目錄

【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佛說大方廣菩薩十地經

佛說大方廣菩薩十地經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譯 如是我聞...

大方廣入如來智德不思議經

大方廣入如來智德不思議經一卷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

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思議佛境界分

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思議佛境界分一卷 唐于闐三藏提雲般...

佛說如來興顯經

佛說如來興顯經卷第一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

【註音版】菩薩生地經

菩薩生地經...

大悲經

大悲經卷第一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梵天品第一...

佛說七知經

佛說七知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佛游於舍衛...

【註音版】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

大乘法苑義林章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一 基撰 總料簡章 第一總辨諸教....

佛說木槵子經

佛說木槵子經 失譯人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游羅...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佛說婆羅門子命終愛念不離經

佛說婆羅門子命終愛念不離經 後漢安息沙門安世高譯 聞...

【佛教詞典】西曼荼羅

又作智曼荼羅、果曼荼羅。即密教金剛界曼荼羅之異稱。...

【佛教詞典】七空

1、楞伽經所說之七空。一、相空,即求生相不可得之空;...

酒能破冷益身,令心歡喜,何以不飲?

問曰:酒能破冷益身,令心歡喜,何以不飲? 答曰:益身...

走運與倒霉

走運與倒霉,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絕對對立的兩個概念...

粉碎你心中的恐懼

恐懼,是理智與快樂的殺手。 粉碎恐懼,乃至恐怖,這是...

網絡學佛的注意事項

網絡學習佛法很方便,但是有利就有弊,大家都有體會。...

此一心法,諸佛成道之本

覺樹根株。教門頭首。 此一心法。諸佛成道之本。菩薩悟...

吃素的原因來自兩個最起碼的認知

我們不要以為這些飛禽走獸、海里生物、家養牲畜就理所...

第八識一攪動,你就不吉祥了

我們如果操作失當心隨境轉,那就糟了,第六意識的心隨...

不是業障消不了,而是虔誠心不夠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怎麼樣來修行禮拜的功德呢?我...

為何越修行習氣卻越嚴重

我們的習氣應該怎麼對治呢? 有修行愈力,習氣愈發者,...

修學淨土要發什麼願

信與願是往生的關鍵。蕅益大師說得明白:往生與否,全...

大安法師:這句名號是佛心、是清靜

我們修通途法門,要講到怎麼契入到無念、無相、無住的...

化妝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麼

我認識一位化妝師。她是真正懂得化妝,而又以化妝聞名...

【視頻】《佛說無量壽經》比丘尼唱誦版

《佛說無量壽經》比丘尼唱誦版

【視頻】華嚴經善財參觀自在菩薩章(聆志居士)

華嚴經善財參觀自在菩薩章(聆志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