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學常見辭彙】(第17頁)   更多詞典列表

清淨心

1、毫不懷疑的心。   2、沒有污染的心。   3...

清淨施

佈施時心無分別,平等而施。...

清淨觀

即妙有觀。菩薩由於修養功夫,既知諸法性空,原無所得...

清淨業處

憑著純善的業因所生之處,亦即淨妙的佛土。...

清淨法界

清淨本然的法界,也就是佛所證的真如境界。...

清淨覺相

正覺的真相。正覺的理體,離諸污染,故云清淨。...

清淨覺海

(喻)清淨的本覺,深廣如海。...

清信士

受三歸五戒並具有清淨信心的男子,梵語叫做優婆塞。...

清信女

受三歸五戒並具有清淨信心的女子,梵語叫做優婆夷。...

清涼地

(喻)涅槃的境界,因涅槃的境界,毫無熱惱。...

清涼三昧

指斷除一切憎恨與恩愛的念頭,以使身心清涼的三昧。...

清涼國師

華嚴宗第四祖澄觀,居五台山清涼寺,唐德宗誕辰,講經...

清虛之身

清虛就是不需要飲食來長養,其身近似虛無,身輕無處不...

漸教

由淺入深的教法,如先說小乘然後才說大乘是。...

漸次觀

天台宗三種止觀之一,即先修數息觀,漸進而修至極的實...

漸頓教

漸教和頓教。漸教是由淺入深逐漸成功的教法;頓教是立...

理體、理性,亦即萬有永恆不變的真心實體。...

理懺

懺悔有事懺和理懺二種,事懺是身口意都依照法度,對著...

理論

以千差萬別之事相作討論,叫做事論,若以平等之理體作...

理證

1、事理二證之一,即由思想佛理而得證悟的意思。  ...

理修

依真理而修,如將所作善事,以三輪體空作觀,不著人、...

理教

天台宗立四教,通教為界內之理教,圓教為界外之理教。...

理惑

1、道理上的迷惑錯誤,如迷惑於四諦的道理是。   ...

理智

1、理是指所觀察的道理,智是指能觀察的智能,理與智...

理禪

事理二禪之一。有漏定是事禪,無漏定即理禪。...

理障

邪見能礙正知見,障大菩提,名理障,為二障之一。...

理佛

1、法身的別名。佛三身中報化二佛為事佛,法身佛為理...

理和

僧伽有理和與事和二義,生活在一起的僧伽,沒有身口意...

理性

萬有永恆不變之真性、本體。...

理體

萬有之本體。與理性同義。...

理體三寶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即佛寶,佛性中,具足一切淨法,...

理事

理與事。理指真諦,事指俗諦,亦即無為的真體為理,有...

理事無礙觀

華嚴宗所立三觀之一。真如的理性能生萬法,故萬法就是...

理具

天台宗有理具和事造的名稱,法性的理體,本來具足三千...

理具三千

謂宇宙萬有,一一悉具三千之諸法。...

琉璃王

舍衛國波斯匿王的兒子,嗣王位後,便率兵消滅迦毗羅衛...

煩惱的別名,因煩惱能覆蓋行者的清淨心,使善心不能生...

纏愛不舍的意思,如愛著,執著,貪著。...

著我

在五蘊假合的身上,執著有一個實我。...

著法

在因緣生的事物上,執著有事物的實體存在。...

穢土

污穢的國土,即凡夫所住的娑婆世界。...

穢身

污穢的身體,即凡夫的身體,因凡夫的身體污穢不淨。...

第一義

指至高無上的義理,亦即非空非有、真空妙有的中道至理...

第一義空

指大乘至極的涅槃,因大乘的涅槃與小乘的涅槃不同,小...

第一義諦

二諦之一,又名真諦、聖諦、勝義諦、涅槃、真如、實相...

第一供養

第一等的供養。大寶積經說:若以名花好香,幡蓋瓔珞,...

第二果

小乘四果中之第二果,即一來果。...

第二能變

末那識的別名。把八識分為三種,第八阿賴耶識為初能變...

第三地

把見諦以上的菩薩的階位分為十地,第三地就是發光地。...

第三果

小乘四果中之第三果,即不還果。...

第三禪

色界四禪天中之第三禪天,此中共有三天,即少淨天、無...

第四禪

色界四禪天中之第四天,也就是色界之最高處。...

第五大

一切色法只有地水火風四大,四大之外,無第五大,第五...

第六天

欲界天共有六重,他化自在天位於第六,故名第六天。...

第六陰

五陰之外,無第六陰,第六陰者,有名無實的意思。...

第七識

又名末那識,為我法二執的根本。...

第八識

即阿賴耶識,華譯為藏識,因它能含藏諸法的種子。...

第十八願

指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十八十念必生願,其願曰:我...

維摩

維摩詰的簡稱,華譯為淨名,淨是清淨無垢之義,名是聲...

維摩經十喻

維摩經方便品對人身之無實有十喻:一是身如聚沫,二是...

菩薩

梵語菩提薩埵的簡稱,華譯為覺有情,就是能自覺又覺他...

菩薩行

菩薩自利利他圓滿佛果的大行,也就是佈施等之六度。...

菩薩乘

又名大乘,為五乘之一,即修六度萬行圓滿自他二利以達...

菩薩戒

發大心修大乘法的行者所受持的戒律。依梵網經菩薩心地...

菩薩藏

大乘經的總稱,為二藏之一。法華、華嚴等一切大乘經中...

菩薩比丘

內秘菩薩之行,外現聲聞比丘之相。...

菩薩低眉

(喻)慈祥的樣子。若樣子面容很可怕,則叫做金剛怒目...

菩薩聖眾

菩薩有未斷惑者為凡夫菩薩,初地以上已斷幾分之惑者是...

菩薩四無畏

菩薩教化眾生時,有四種的無畏,即   一、總持不忘...

菩提

華譯為覺,是指能覺知法性的智慧說的,也就是斷盡煩惱...

菩提分

1、佛陀從四諦的道諦中,開示出三十七種修習基本聖道...

菩提樹

原名畢缽羅樹,因釋尊在此樹下成道,故又名菩提樹。...

菩提心

求取正覺成佛的心。...

菩提心戒

以菩提心之自性清淨為戒,是三昧耶戒的別名。...

薩埵

1、華譯為有情,或眾生。   2、菩提薩埵的簡稱。...

薩婆若

華譯為一切種智,就是諸佛究竟圓滿果位的大智慧。...

薩迦耶見

華譯為我見,即執著五蘊假合而有之身為實我之見,亦即...

虛空

虛與空。虛與空都是無的別名。虛無形質,空無障礙,故...

虛空藏

菩薩名,因此菩薩含藏一切的功德如虛空,故名虛空藏。...

袈裟

比丘的法衣,有不正色、壞色、染色等意義,因為出家比...

袈裟五德

悲華經中說,釋迦佛以前在寶藏佛之前,誓己成佛時袈裟...

袈裟十利

一、覆身離羞恥而具慚愧;   二、離寒熱蚊蟲;  ...

袈裟十二名

一、袈裟;   二、道服,修道者的衣服;   三、...

真實不虛的道理的意思,如世俗虛妄的道理,叫做俗諦,...

諦閑

(1858-1932)清末民初高僧,為天台宗第四十...

闍陀伽

又作闍多伽,華譯為本生經,即佛說自身過去所經歷的事...

閻王

即閻羅王,又譯作琰魔王,若譯義為雙世,言其苦樂並受...

閻浮提

華譯為贍部洲。閻浮是樹名,譯為贍部,因為此洲的中心...

閻魔卒

呵責墮落於地獄的罪人的獄卒。...

隨眠

1、依小乘有部的宗義說是煩惱的別名,因煩惱隨逐眾生...

隨類

佛菩薩隨著眾生的種類而現形垂教。...

隨類不定

佛菩薩為了濟渡眾生,而示現不一定的身體。...

隨類應身

隨著眾生的種類和根機,應現種種之身去化度。...

隨喜

1、見人做善事或離苦得樂而心生歡喜。   2、隨著...

隨喜功德

隨順他人的歡喜,成為自己的歡喜,或見他人所做的功德...

隨緣不變

雖隨千差萬別的機緣,但本體不變。二種真如之一。...

隨煩惱

由煩惱心所衍生出來的心理狀態。隨即衍生、滋生的意思...

鹿苑時

天台宗所立五時之一。佛在菩提樹下說華嚴經之後,便到...

鹿野苑

地名,在中印度的波羅奈國,是佛最初說四諦法度五比丘...

悉地

三密相應而成就妙果,梵語叫做悉地,故悉地是成就的意...

黃檗

唐斷際禪師希運,福建人,於福清黃檗山出家,後參江西...

康僧鎧

印度人,曹魏嘉平四年(252)至洛陽,在白馬寺中,...

奢摩他

華譯為止,即止息一切雜念的意思。...

梁皇懺

梁武帝為了亡後郗氏墮落蟒蛇身,乃作慈悲道場懺法十卷...

庵摩羅識

華譯為清淨識、無垢識、真如識等,為九識中之第九識,...

彈偏斥小

彈呵二乘的偏空,排斥小乘的自利。...

童子

經中常稱菩薩為童子,一因菩薩是法王之真子,二因無淫...

犍度

華譯為聚、蘊、結等,即律中篇章之名,一犍度即一篇或...

喘息

禪定時,呼出吸進的氣很粗。...

惠能

(638-713)唐代高僧。俗姓盧,幼孤貧,采薪養...

渴愛

凡夫愛著五欲,如人渴時愛水一樣。...

渴鹿

(喻)世人愚癡無明,妄想執著,有如渴鹿見到陽焰,以...

傍生

又作旁生,即畜生,旁者不正之義,言彼因行不正,故得...

1、凡是對自己和他人都有利的事,叫做善,若只利自己...

善法

合理益世之法,如五戒、十善是世間的善法,三學、六度...

善導

(613-681)唐代高僧,為淨土宗第二代祖師,修...

善現天

五淨居天之第三天名,在色界之第四禪,因有善妙的果報...

善士女

歸依三寶並且受持五戒的在家信女。...

善女人

佛稱呼修持五戒和十善的女子為善女人。...

善男子

佛稱呼修持五戒和十善的男子為善男子。...

善無畏

(637-735)中印度人,唐玄宗開元四年到長安,...

善見城

又名喜見城,是帝釋天的宮城,在須彌山之絕頂。...

善宿女

受持八戒的女居士。...

善宿男

受持八戒的男居士。...

善慧地

菩薩十地中之第九地。...

善知識

能教導眾生遠離惡法和修行善法的人。...

喜舍

1、喜施財寶的意思。   2、四無量心中之喜心和舍...

喜見城

又名善見城,是忉利天主帝釋所住的宮城,在須彌山之絕...

堪忍世界

即娑婆世界,亦即我們現在所住的世界。...

塔寺堅固

五堅固之一。佛滅度後的第四個五百年,即是堅固造立塔...

尊者

1、智德俱尊的人。   2、阿羅漢的尊稱。...

尊特

這是指佛的勝應身,非常尊貴、特別,唯地上菩薩才能感...

尊特身

非常尊貴特別的佛身。有二種:   一、修成尊特,即...

悲觀

即同體大悲觀。菩薩觀察眾生,與我同體,我即眾生,眾...

悲智

慈悲和智慧,是佛菩薩所必備的二種德性,也叫做悲智二...

悲智圓滿

慈悲和智慧皆具足圓滿。...

悲願金剛

地藏菩薩的密號。...

惑業苦

貪瞋癡等煩惱叫做惑,因惑而造作種種的善惡業,因業而...

散地

具有散亂心的眾生所住的地方,即欲界。...

普賢

華嚴三聖之一,與文殊為釋迦如來之二脅士。於佛教四大...

普賢十願

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即:敬禮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

普等三昧

普是普遍,等是平等,普等三昧是說修禪定的人,能在禪...

智門

佛教有智悲二門,凡是自利的德行叫做智門,一切利他的...

智旭

(1599-1655)字藕益,自號八不道人,明代高...

智顗

(538-597)南北朝時高僧。俗姓陳,字德安。師...

智慧燈

(喻)智慧能破除愚癡,好像燈光能破除黑暗一樣。...

智慧劍

(喻)智慧能斷除煩惱和生死,好像利劍能切斷一切的東...

智慧觀照

以智慧來照察事理,破諸迷惑。...

智目行足

智解如目,修行如足。意謂修行一定要解行並重。...

遊戲三昧

佛菩薩游於神通,化人以自娛,叫做遊戲,三昧是專心的...

遊戲神通

1、指佛菩薩以神通自由自在攝化眾生以自娛。   2...

游增地獄

在八熱地獄之中,每一根本地獄各有四門,每一門出去,...

濕生

依濕氣而生的動物,如蚊蠅等是。四生之一。...

濕生化生

濕生和化生。濕生是依濕氣而生長的動物,如蚊蠅是;化...

焰口

餓鬼名,因其渴望飲食,口吐火焰。向餓鬼施食,叫放焰...

焰慧地

菩薩十地中之第四地名。楞嚴經說:明極覺滿,名焰慧地...

焰摩天

夜摩天,在欲界天之第三重。...

登地

登上菩薩十地之位。要達到登地,須經一大阿僧祇劫的修...

登地菩薩

登入初地(即歡喜地)之位的菩薩。...

禪味

禪定微妙的滋味,如入於禪定時,就有一種輕安寂靜的滋...

禪宗

以禪那為宗的宗派。因此宗偏重於修心,以心傳心,直傳...

禪法

修禪之法,有二種,即如來禪和祖師禪。如來禪者,如經...

禪規

禪寺所奉行的規則。因這些規則是由唐百丈山懷海禪師所...

禪病

1、指坐禪時縷縷不絕的妄念。   2、坐禪不得其法...

禪門

1、禪定的法門,如三學中之定學與六波羅蜜中之禪波羅...

禪門五宗

臨濟宗、溈仰宗、雲門宗、法眼宗、曹洞宗,以上五宗皆...

禪那

華譯為禪定、靜慮、思惟修等,即住心一境以靜息念慮和...

禪和

又叫做禪和子,即參禪的人。...

禪定

1、梵語禪那,華譯為禪定,略有二種:   一、世間...

禪悅

入於禪定時所生的喜悅。...

等心

1、平等心,即視一切眾生怨親平等。   2、對諸法...

等至

定的別名。身心平等安祥叫做等,要以定力才能達到這種...

等持

定的別名。梵語三摩地,華譯為等持,即心安住於一境而...

等覺

1、佛的別稱。等是平等,覺是覺悟,諸佛平等覺悟一切...

等妙

等覺和妙覺。在大乘的五十二位中,第五十一位即等覺,...

等妙覺王

佛的尊稱。等是等覺,是顯因圓,妙是妙覺,是顯果滿,...

1、指事物的相涉關係,如因與緣。   2、攀附的意...

緣事

信有因果報應的事實,叫做緣事,若信非因非果法性之妙...

緣緣

又名所緣緣,即所緣之緣,為四緣之一。...

緣起

1、謂眾緣和合而生起,也就是由各種條件和合而生的意...

緣起中道

緣起即是性空,性空而能緣起,這即是中道義。中道即般...

緣起性空

緣起是說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眾緣和合而生起的,性...

緣覺

又名獨覺,或辟支佛,於佛世聽佛說十二因緣之理而悟道...

緣覺乘

二乘或三乘之一,凡依十二因緣之理而起修和悟道者,總...

緣慮心

四種心之一,即攀緣境界而又思慮事物的心。...

緣缺不生

謂雖然主因存在,但缺乏助緣,一切事物就不能顯現、存...

謗法闡提

誹謗佛法而斷善根不能成佛的人。...

跏坐

把腳放在腿上的坐法。有全跏和半跏兩種,全跏是兩足放...

遍計所執性

凡夫不了解一切事物都是由阿賴耶識中的種子轉化而成的...

遍行

又名遍行心所,乃週遍起行之意,心若生時,此五心即相...

遍行惑

普遍遊行的煩惱,亦即一切煩惱起因之根本煩惱。...

遍照

普遍照耀,指法身的光明。...

遍照金剛

大日如來的密號。...

遍法界身

指佛的真身,因佛的真身廣大無邊,週遍於法界。...

1、能通的意思。通向天、人、阿修羅的是三善道,通向...

道俗

道與俗。出家的人叫做道;在家的人叫做俗。...

道信

(580-651)湖北人,俗姓司馬,拜僧璨為師,為...

道安

(312-385)晉時高僧,長山扶柳(河北正定)人...

道宣

(596-667)唐朝高僧,俗姓錢,因久居終南山以...

道樹

菩提樹。本名畢波羅樹,因佛在此樹下成道,所以又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