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斷樂者,第四靜慮

【阿毗達磨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斷樂者。云何樂?謂順樂觸所起身樂心樂。平等受受所攝。總名為樂。復次修第三靜慮時。順樂受觸所起心樂。平等受受所攝。是名樂。

斷苦者。云何苦?謂順苦觸所起身苦。不平等受受所攝。是名苦。此苦及樂。爾時俱得。斷遍知。遠離極遠離。調伏極調伏。隱沒除滅。是故說為斷樂斷苦。

先喜憂沒者。云何喜?謂順喜觸所起心喜。平等受受所攝。是名喜。復次修第二靜慮時。順喜受觸所起心喜平等受受所攝。是名喜。

云何憂?謂順憂觸所起心憂。平等受受所攝。是名憂。

此及前喜。爾時俱得斷遍知。乃至隱沒除滅。是故說為先喜憂沒。

復次入初靜慮時。憂得斷遍知。入第二靜慮時。苦得斷遍知。入第三靜慮時。喜得斷遍知。入第四靜慮時。若樂若苦。若喜若憂。皆得斷遍知。遠離極遠離。調伏極調伏。隱沒除滅。是故說為斷樂斷苦。先喜憂沒不苦不樂者。顯此中無苦樂二受。唯有第三非苦非樂受舍念清淨者。

云何舍?謂彼爾時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寂靜住性總名為舍。

云何念?謂彼爾時諸念隨念。廣說乃至。心明記性。總名為念。彼於爾時。若舍若念。俱得清淨樂苦喜憂。尋伺二息。皆遠離故。說名清淨。第四者。謂此靜慮。順次數中。居第四故。復次此於九種次第定中。在第四故。靜慮者。謂在此定中。不苦不樂。受舍念。心一境性。總此四支。名第四靜慮。如有頌言。

樂苦等已滅心堅住不動

得清淨天眼能廣見眾色

不苦不樂受淨舍念及定

名第四靜慮諸佛所稱譽

在此定中。諸心意識。名第四靜慮。俱有之心。諸思等思。乃至造心意業。名第四靜慮。俱有意業。諸心勝解。已勝解。當勝解。名第四靜慮。俱有勝解。在此定中。若受若想。乃至若慧等。名第四靜慮。俱有諸法。如是諸法。亦得名為第四靜慮。此靜慮名。所依之義。具足及住。皆如前說。

上篇:惡不善法 下篇:調御士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阿毗達磨辭典

七眾

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

息化

(術語)佛息教化而入於涅槃也。輔行一曰:圓音教風,...

緣法作意

【緣法作意】 p1301 瑜伽十一卷十五頁云:緣法任意者:...

大嚫

(術語)Dakṣiṇā,又作噠嚫,檀嚫等。...

魑魅魍魎

魑魅、魍魎均為鬼神之名。如法華經譬喻品(大九·一四...

忿結

忿恨的心打成了結,很難消解。...

戚歡隨煩惱

又作戚歡隨煩惱。小乘分隨煩惱為戚隨煩惱、歡隨煩惱二...

啐啄

(譬喻)雞子將孵化時,小雞在卵中之吮聲,謂之啐,母...

五法能攝諸瑜伽地

【五法能攝諸瑜伽地】 p0286 顯揚二十卷十八頁云:論曰...

今家

(雜語)自己之宗派也。止觀大意曰:今家教門,以龍樹...

諸因宿作宗

古代印度外道十六宗之一。又稱無慚外道、宿作外道、宿...

烏梅

半熟之梅為黃色,熏製之則成黑色,禪林每用為藥。另於...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大藏經】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吳康居國沙門康僧會譯 布施度無極章第...

【大藏經】雜譬喻經

(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

【大藏經】禪秘要法經

禪秘要法經卷上 後秦弘始年鳩摩羅什等於長安逍遙園譯...

清淨光明真富貴

在波羅奈城有一位長者之子耶舍,非常聰明且富貴勝人,...

迴向的意義

迴向,又作迴向、轉向、施向。以自己所修之善功德,回...

飯要自己吃才能飽,道要自己修才能成

最近聽了一個故事,說是有個老居士半夜家裡突然有人敲...

《善生經》的啟發

《善生經》的緣起是有一天早上,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看...

12條小故事

1、父子二人經過五星級飯店門口,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

修懺悔應該兼具事理並行

我們講到懺悔的種類有兩種:一個是事懺,一個是理懺。...

信仰是物質存在還是一種理念

問: 佛作為眾生的信仰,到底是一種物質存在,還是一...

佛說世上有七種妻子

佛說世上有七種妻子: 一、 象殺士夫那樣,不尊重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