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機性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指眾生之機根性質。蓋佛陀說法,乃隨眾生根性之不同而為演說教法。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一(大三九·一八三下):「佛若說法,必等心慈觀,視彼機性樂欲願聞,令其各謂獨為己說。」[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一] p6251
上篇:
機宜
下篇:
機法
佛教詞典
全部欄目
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推薦】
佛教文庫APP客戶端
可以觀看佛教文章和佛學視頻講座
假名宗
亦名:假宗、空宗、經部師 濟緣記·釋受戒篇:「小教入...
欲行
【欲行】 p0982 瑜伽八十一卷七頁云:欲行者:謂如十種...
不退菩薩亦不成就阿賴耶識
【不退菩薩亦不成就阿賴耶識】 p0346 成唯識論三卷七頁...
就果位上明小乘之趨向
小乘之果位者,即小乘之趨向。而小乘之極果,即阿羅漢...
虛空藏與明星
(雜語)一說日月星,配觀音、勢至、虛空藏之三菩薩,...
解了八相
【解了八相】 p1235 瑜伽六十二卷十一頁云:復次當釋法...
聖仙
(佛名)佛之尊號也。以佛是仙中之聖故也。七佛略戒曰...
二種自在
(名數)一觀境自在,謂菩薩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
平安
【平安】 p0532 瑜伽八十四卷十七頁云:平安者:謂樂受...
慧見
梵語 mīmājsā-jāna。指智慧之見解,或指佛之智慧。...
下口食
四邪命食之一。下口,巴利語 adhomukha,本指臉部低下...
不俱意識
【不俱意識】 唯識宗將意識分為五俱意識與不俱意識兩種...
【大藏經】教觀綱宗
教觀綱宗(原名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長幅難看。今添四...
【大藏經】淨土五經日誦集要(淨宗早晚課)
序 諸佛如來出興於世,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
【大藏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御製無量壽佛讚 西方極樂世界尊, 無量壽佛世希...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
佛陀是隨時存在的,要掌握感應道交的方法
我們再看,《法華經》對果地的功德,佛陀講到什麼是佛...
佛教為何分宗派
佛教,整體的佛教是一味的,在佛陀時代,並無所謂八宗...
【推薦】
明明有很多快樂,為什麼佛說眾生皆苦
往昔有五位國王,國界相近,常互相往來,不會相互攻打...
什麼是成功呢
什麼是成功呢? 在古人看來,封侯拜相,加官晉爵,都...
遇到搶救不過來的患者可以為他念佛嗎
問: 末學在醫院上班,遇到搶救不過來的患者該怎麼辦?...
不同部位的皺紋暗示著身體的問題
隨著年齡的增大,臉上長皺紋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並不...
割十補百
電光易滅、石火難留,逝水絕歸源之路,落花無反樹之期...
尊師重道方能獲法益
真信佛法之人,見一切僧,尚行禮敬,況於最初對所皈依...
楞嚴咒
達照法師
順境逆境
信願
佛教智慧
學佛感應
殺生
孝順父母
廣欽老和尚
衍慈法師
妙法蓮華經
省庵大師
觀音菩薩
定力
治病
界詮法師
佛弟子文庫 fodizi.tw
詞典首頁
大藏經
文庫首頁
網站郵箱
APP下載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