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跋祇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梵名 Vrji,巴利名 Vajji。為佛世時印度十六大國之一。又作跋耆、拔耆、跋闍、毗梨祇、越祇、毗離子、弗栗恃。意譯增勝、避、聚。亦為中印度北部之種族名。據大唐西域記卷七載,此國周圍有四千餘里,東西較長,南北較狹,土地膏腴,花果茂盛,氣候微寒,人性急躁。人民多敬事外道,少信佛法,僧徒兼學大小二乘。其首都為佔戍拏,然多已頹毀。故城之西有阿育王塔及佛發爪塔,城西河濱有佛陀濟度大魚、漁夫之遺跡。

據長阿含卷二遊行經載,摩揭陀國阿闍世王(梵 Ajāta?atru)欲伐跋祇時,王嘗派遣大臣禹舍(梵 Varsakāra)前往請示佛陀,佛陀謂,跋祇國人具足七種不退法,故其國久安,不可侵損。七種不退法即:(一)人民數相集會,講議正事。(二)君臣和順,上下相敬。(三)奉法曉忌,不違禮度。(四)孝事父母,順敬師長。(五)恭於宗廟,致敬鬼神。(六)閨門真正,潔淨無穢。(七)宗事沙門,瞻視護養不懈。禹舍以佛陀之告誡轉致阿闍世王,王乃止息攻伐跋祇之計劃,遂築巴陵弗城(梵 Pātaliputra)備之。

又據善見律毗婆沙卷一、四分律卷五十四、五分律卷三十等載,於佛陀入滅後一百年,跋祇族之跋闍子比丘(巴 Vesālikā Vajjiputtaka bhikkhū)提倡「十事」合法,引起教團之論爭。此外,據巴利文長部經之記載,佛世時,敬事佛陀、護持佛法的摩揭陀國頻婆娑羅王之妃韋提希夫人乃跋祇族之毗提訶國人。

據英國考古學家康林罕(A. Cunningham)考證,此國之位置,約在恆河支流乾達克河(Gandak)與馬哈那底河(Mahanadi)之間,長約四八○公里,寬約一六○公里之地。又據歐洲學者大衛斯(Rhys Davids)考證,跋祇族系由八個小國聯合,而以梨車毗、毗提訶二族為主。至六世紀頃,梨車毗族征服尼波羅國(即今之尼泊爾)。玄奘入天竺之時,當時君臨印度之鴦輸伐摩(梵 Ajsuvarman)亦屬其王統。[中阿含卷五十五持齋經、長阿含卷五闍尼沙經、賢愚經卷二降六師品、法句譬喻經卷四泥洹品、有部毗奈耶藥事卷六、玄應音義卷二十三、翻梵語卷八、A. Cunningham:Ancient Geography of India; T. Watters: On Yuan Chwang, vol. II;T.W. Rhys Davids: Buddhist India] p5286

上篇:跋陀羅 下篇:跋提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速壞不淨

【速壞不淨】 p1036 瑜伽二十六卷二十一頁云:云何名為...

鄔波尼殺曇

(雜語)Upaniṣad,又作塢波尼殺曇,優波尼沙陀。譯曰...

利根

(一)梵語 tiksa-indriya。利,速疾之義;根,為根機、...

二種心相

謂心之內外二相。(一)心內相者,心之本性清淨平等之相...

行狀

(雜語)狀者形象之義。即謂其行業之形容也。又云行業...

安佛下房戒緣起

含注戒本·百眾學法:「佛在拘羅國,六群安佛在下房,...

有體施設假

二假之一,即在無名的事物上施設一個假名的意思。...

兀庵普寧禪師語錄

凡三卷。又作宗覺禪師語錄、兀庵寧和尚語錄、兀庵和尚...

攝受

【攝受】 p1457 瑜伽三十七卷二十三頁云:攝受者:謂無...

欲恚害界

【欲恚害界】 p0986 瑜伽九十六卷八頁云:復次不淨、慈...

所遍知事

【所遍知事】 p0739   顯揚五卷三頁云:所遍知事者:...

金山

(譬喻)金山喻佛身也。法華經序品曰:身色如金山,端...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佛說當來變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隨時都給父母好臉色

有位老太太去兒子房間找報紙,正碰上兒子回來。兒子剛...

四十個佛教基礎知識

1、三寶:佛寶、法寶、僧寶。 2、三皈依:皈依佛、皈依...

執持名號,一心不亂的方法

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當然是多善根、多福德非常重...

發露懺悔於淨土法門最易相應

佛經教人常行懺悔,以期斷盡無明,圓成佛道。雖位至等...

從信仰式念佛提升到智慧引導式的念佛

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把我們念佛的人,大方向分成兩...

龍樹菩薩的出家因緣

龍樹菩薩為南天竺國一大富貴人家之子,於樹下誕生,因...

念佛的現世感應

極樂世界雖去此百萬世界,論其跡則不勝其遠,然佛之慧...

文殊菩薩度眾的智慧

清晨,佛陀率領著五百僧侶,由舍衛城緩緩的往摩竭國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