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 caturtha-dhyāna,巴利語 catuttha-jhāna。新譯作第四靜慮。為四禪之第四。據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九載,此禪定具有舍清淨、念清淨、不苦不樂受、心一境性等四支。於此禪定,離脫第三禪定之妙樂,故稱「舍清淨」;僅憶念修養功德,故稱「念清淨」;由此之故,住於不苦不樂之感受中。又於此禪定中,可對治出入息、第三禪定之貪、樂、樂作意、定下劣性等五種修道之障難。修習此禪定,可得生於第四禪天之果報,此天屬色界四禪天之最高處。其中有無雲、福生、廣果、無煩、無熱、善現、善見、色究竟等八天,即:(一)無雲天,此天位於雲層密合處之上,故自此天開始,雲地輕薄,猶如星散。(二)福生天,具有異生凡夫之勝福,方得往生此天。(三)廣果天,於色界諸天中,此天乃異生凡夫所往生最為殊勝之處。(四)無煩天,於此天中,無有繁雜紛亂之事物或現象。又以此天天眾不求趣入無色界之故,此天又稱為無求天。(五)無熱天,此天之人已能伏除上中品之障,意樂調柔,離諸熱惱,故稱無熱。(六)善現天,此天之人已得雜修善品之定,以果德彰現之故,稱為善現。(七)善見天,此天之人已離修定之障,至微細之餘品中,凡有所見,皆極清澈,故稱善見。(八)色究竟天,此天已到眾苦所依身之最後邊,亦即有色天中之最後,過此天則為無色界。此外,有關第四禪諸天之依處、身量及壽量等之果報,詳載於長阿含經卷二十、大毗婆沙論卷一三六、俱舍論卷十一、立世阿毗曇論卷三、卷七等中。又如上記所述,第四禪天天眾已脫離第三禪天之妙樂而僅憶念修養功德,故此天又稱為「舍念清淨地」。又此第四禪天於劫末之時,不受火、水、風之三災。[俱舍論卷八、阿毗達磨順正理論卷二十一、大智度論卷七](參閱「四禪」1843、「四禪天」1846) p4764
上篇:第十六王子 下篇:笮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