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羅,梵語 pattra 之音譯。乃供書寫資料、經文之樹葉。略稱貝多、貝葉。紙尚未發明以前,古印度以此作為紙類之代用品。現今南傳佛教地區亦有用貝多羅寫書者。pattra 雖為一特定植物之名,其學名為 Laurus oassia,然亦指一般植物之葉,或書寫用之樹葉。其中,最適於書寫者,為多羅樹(梵 tāla)之葉。
多羅樹之葉形似櫚樹,葉長、質稠密,書寫以前先將葉曬乾,截成寬約六公分,長約六公寸之葉面,左右各穿一或二小孔後即可書寫。先用針、刀錐或鐵筆等尖物戳刻葉面,復以煤煙等製成之墨汁流染其上,待拭淨後,葉面即留有書寫之痕點。若於其葉書寫經文,則稱為貝葉經。寫畢後,再以絲線貫串貝葉成束,用與貝葉同樣形狀之兩片大形夾板,壓於上下兩面,如此可免散亂、錯簡。
一至十世紀,古印度佛教徒攜帶大批寫有經、律、論三藏之貝葉經,前往中亞及我國之新疆、西藏和尼泊爾等地區弘揚佛教,此等地區之佛教徒亦往印度學習佛教,帶回大量之貝葉經,十一、二世紀,伊斯蘭教侵入印度,復掀起佛教徒向外譯經傳教等活動之風潮,故於上述地區發現大量之梵文貝葉經,內容包括小乘佛教經典、傳說、故事、詩篇及歷史記載等。其中又以尼泊爾所發現之梵夾最為完備。紙張發明後,一般經卷仍採用此種保存方式,如西藏文經典即為一例。又形狀模仿貝葉經者,有銅葉、樺皮、紙、白等四種。至於壓伏貝葉經之夾板,或書冊之夾板,則稱為梵夾。
多羅樹之幹如中斷,即不再生芽,故經中常以之喻比丘犯波羅夷重罪者,如楞嚴經卷六(大一九·一三二下):「是一顛迦銷滅佛種,如人以刀斷多羅木,佛記是人永殞善根,無復知見,沈三苦海,不成三昧。」
此外,仿貝葉典籍之裝訂法所裝訂之書冊,無論其材料為樺皮或紙,亦通稱貝葉本。樺皮典籍流傳極少,樺樹產於高原山麓地帶,如印度西北之罽賓、中亞之和闐、龜茲等地,故該地域有樺皮經典出土,此類抄本僅限於古印度語,且抄寫年代甚早,其後樺皮漸為貝葉所取代。貝葉本在印度十分普遍,然在中亞則僅用於佛典,主要有梵字、西藏字、迴紇字等,亦有睹貨羅語、古代土耳其語、古代印度語,及少數漢文。
貝葉本之裝訂方式,係先將紙或葉片切成適度之長方形,在近中央部分打穿一或二個孔,或有在孔周圍畫一圓圈者,經文即寫於圓圈兩邊,其後以細繩貫串繫緊。在孔外畫圓,是避免書籍使用日久,圓孔漸形擴大而損及經文。貝葉本大多隻開一孔,且開在文字開始之半邊,如梵文或藏文由左而右橫寫,即開孔於左半邊;迴紇文字初由右而左橫寫,孔即開於右半邊。在每張書頁之背面,文字開始一邊之本欄外,附上張次之編號。若干抄本為使文字排列整齊美觀,則預先畫格子或行線。書寫梵文、藏文等,沿長方形書頁之長邊橫寫,故閱讀時以長邊橫放,由下而上翻掀。迴紇文之書寫方式,初期由右而左橫寫,其後漸由左而右直寫,書寫時或與長邊平行橫寫,或與短邊平行直寫。敦煌、高昌等地出土之少數漢文貝葉本,通常為與長邊平行之直寫,由左而右翻頁。[佛本行集經卷五十一、添品妙法蓮華經序、玄應音義卷二、慧苑音義卷上、翻譯名義集卷三、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十六](參閱「多羅」2333、「梵夾」4631) p3009
上篇:谷響集 下篇:貝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