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將裝飾好之佛像以寶車載往城中遊行之宗教儀式。又稱巡城、行城。印度、西域、中國通常於佛誕日(農曆四月八日)舉行之。按我國自唐至宋初,一般多以二月八日為佛誕,後改採四月八日。然據大唐西域記卷一屈支國條記載,西域亦有於秋分舉行者。
關於行像之起源,據讚寧之大宋僧史略卷上記載,自從佛陀涅槃後,王臣多以不能親睹佛陀為憾事,遂立佛陀降生相,或作悉達太子巡城相。至於印度行像法儀之盛況,據高僧法顯傳記載,中印度摩竭提國巴連弗城年年常於建卯月(四月)八日行像,作四輪車縛竹成五層,有承攎椻戟,高二丈許,其狀如塔,以白[疊*毛]纏上,然後彩畫諸天形像,以金銀琉璃裝飾其上,懸繒幡蓋,四邊作龕,皆有坐佛及菩薩立侍。計二十車,車車莊嚴各異。此日境內道俗群集,作倡伎樂。
我國行像之風始於東晉戴逵作行像五尊。自南北朝至於唐、宋,行像風氣漸次盛行全國。行像儀式之盛大,可見之於洛陽伽藍記卷三城南景明寺條(大五一·一○一○中):「四月七日京師諸像皆來此寺。尚書祠曹錄像凡有一千餘軀。至八日節,以次入宣陽門,向閶闔宮前,受皇帝散花。於時金花映日,寶蓋浮雲,幡幢若林,香煙似霧,梵樂法音,聒動天地;百戲騰驤,所在駢比;名僧德眾,負錫為群,信徒法侶,持花成藪;車騎填咽,繁衍相傾。時有西域胡沙門見此,唱言佛國。」
元、明之後,典籍中已少見關於行像之記載,然近世西藏及五台山等處,每年仍舉行行像儀式。至於大江南北,則行像之風俗已代之為浴佛儀式。[觀佛三昧海經卷六觀四威儀品、卷九觀像品、佛祖統紀卷三十八、卷四十二、法苑珠林卷十六、歲時廣記卷二十、魏書釋老志第二十](參閱「佛誕日」2746) p2564
上篇:行道 下篇:行境十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