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如是語經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如是語,巴利名 Itivuttaka。凡四篇(巴 nipāta,集),共計十一章(巴 vagga,品)一一二經。音譯伊諦佛多伽。為巴利語經藏小部(Khuddaka-nikāya)第四經。第一篇有三章二十七經,第二篇有二章二十二經,第三篇有五章五十經,第四篇有一章十三經。如是語,即「如此說」之意;蓋每經之經尾有iti(……如是)或 Ayam pi attho vutto bhagavatā iti me sutan ti(我聞世尊說此義)之結語,經首則以 vuttam(曾如是言)或 Vuttaj hetaj bhagavatā vuttam arahatā ti me sutaj(我聞世尊、應供曾如是說)為始,各經中亦常用 iti vuccati(如是言)之定型文句,由是可知本經經名之由來。

各經系由散文(長行)與偈頌所構成,經之前後有定型之序文與結文,散文之結尾有「世尊於此如是說」之定型文句,其後即為偈頌,用來重複闡說散文之內容;蓋偈頌之於散文的關係而言,係表示重頌(梵 geya,巴 geyya,即祇夜),此種定型結合文句乃本經重要特徵;惟第三篇第四章、第五章及第四篇中,亦有缺首尾之定型文句和表示重頌之定型結合文之經。又各章之末皆附有攝頌。從內容而言,本經系從採用重頌形式之經典中,收集由一法至四法之與法數有關者,即由第一篇至第四篇,分別闡說一法至四法。全經內容廣泛而分岐,然亦包含多種重要思想,其中主要部分為有關出家者之教理,亦包括有關在家者之教說。又敘述之教法簡雅,多存有古經之風格。據現代學者推測:(一)從成立史而言,第一篇、第二篇成立時代較古,第三篇、第四篇中有被認為系後來附加者。(二)部派佛教分裂前後所成立的巴利小部之原型,於形成之最初期即包含有本經。

於漢譯經典中,相當於本經者為玄奘譯於永徽元年(650)之本事經,凡七卷,共計一三八經,由三法品所成。將漢譯本事經與巴利本如是語經互相對照之下,顯然系統不同,然兩者實係出於同一源流。又本事經之梵名為 Itivrttaka,意即「如此生起、過去發生之事」,與巴利本之「如是語」,語意出入極大。然若比較巴利語與漢語系統之經典傳承,應以巴利本較接近最原始之型態。此外,本經現有原文本出版及英譯本(Sayings of Buddha, New York, 1908)、日譯本(南傳大藏經第二十三冊)等。[善見律毗婆沙卷一、B.C. Law: A History of Pāli Literature; G.P. Malalasekera:Dictionary of Pāli Proper Names; K. Watanabe:A Chinese Collection of Itivuttaka (Journal of P.T.S. 1906~1907);M. Winternitz: A History of Indian Literature, vol. II,南北兩伝の本事經(渡邊海旭,壺月全集上卷)、原始佛教聖典の成立史研究(前田惠學)] p2366

上篇:如是我聞 下篇:如巹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特欹拏伽陀

(術語)Dakṣiṇāgāthā,譯言施頌,對於施物祈願施...

聲教

教法由音聲而宣說,故稱聲教。佛有六塵說法,此即為聲...

相違識相智

【相違識相智】 p0838   世親釋四卷十六頁云:相違識...

外道惡說法律中有七種過失

【外道惡說法律中有七種過失】 p0494 瑜伽十四卷二十四...

一切諸行皆悉是苦

【一切諸行皆悉是苦】 p0013   瑜伽四十六卷三頁云:...

不調伏有情戒

【不調伏有情戒】 p0337 瑜伽四十一卷十八頁云:若諸菩...

根義

【根義】 p0921   瑜伽五十七卷五頁云:問:何等是根...

四緣犯所犯罪

【四緣犯所犯罪】 p0458 瑜伽九十九卷五頁云:又彼略由...

五色界道

又作眾色界道。謂造顯曼荼羅時,為區別各重位,而用五...

少欲知足

(雜語)不多求曰少欲。得少而不懊惱曰知足。無量壽經...

勝方

即北方。大日經持誦法則品(大一八·五三上):「北面...

示現

佛菩薩應眾生的機緣而化現種種的身相。...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

【大藏經】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大唐三藏沙門義淨奉 制譯 如是...

做人和學佛都要有真誠心

做人和學佛都要有真誠心,至誠才能感通啊!如果帶著虛...

謙卑的力量

謙卑的力量,不在於形體的大小、氣勢的強弱,而是用柔...

修行有什麼快捷方式

問: 在家居士如何去除貪、嗔、癡、慢、疑等習氣? 慧...

善人為何得惡報?因為你只認識了一半

我們看見的世間相好像不平等,有很多的年齡很大的都活...

心存善念就能逢凶化吉

選一則舊時的故事給大家:從前有一位書生,姓焦名雄,...

聖嚴法師《永恆的福德智慧》

用虛幻的人生,借假修真, 為大眾多謀福祉,為自己創...

味精能挽劫運說

飲食於人,關係甚大。得之則生,弗得則死。故曰食為民...

參禪人,無長遠心

參禪人,無長遠心。這一句話,粗不盡會。細向自己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