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五受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梵語 pañca vedanāh,巴利語 pañca vedanā。指五種覺受。(一)隨觸之領納分為五種。依俱舍論之說,五受即:(一)苦受(梵 duhkha-vedanā),謂五識相應之身不悅之受。(二)樂受(梵 sukha-vedanā),謂五識相應之身悅及第三靜慮意識相應之心悅。(三)憂受(梵 daurmanasya-vedanā),謂意識相應之心不悅之受。(四)喜受(梵 saumanasya-vedanā),謂初二禪及欲界意識相應之心悅。(五)舍受(梵 upeksā-vedanā),謂於身心非悅非不悅。此五受於眾生感雜染中,有增上之作用,故立為五根,又稱五受根,即苦根、樂根、憂根、喜根、舍根。[大集法門經卷下、俱舍論卷三、阿毗達磨發智論卷十四、成唯識論卷五]

(二)分別受之自性與相應等有五種。即:(一)自性受(梵 svabhāva-vedanīyatā),為受之心所,即謂苦、樂等諸受。(二)相應受(梵 sajprayukta-vedanīyatā),即謂與苦、樂等諸受相應之觸心所。(三)所緣受(梵 ālambana-vedanīyatā),又稱境界受,謂苦、樂等諸受之境界。(四)異熟受(梵 vipāka-vedanīyatā),又稱報受,謂感異熟之諸業。(五)現前受(梵 sajmukhī-bhāva-vedanīyatā),謂苦、樂等諸受中之正起現行者。[俱舍論卷十五、大毗婆沙論卷一一五、順正理論卷四十、雜阿毗曇心論卷三、俱舍論光記卷十五] p1103

上篇:五取蘊 下篇:五味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遍計所執自性所緣

【遍計所執自性所緣】 p1125 瑜伽七十三卷十三頁云:問...

隨機散說

(術語)謂佛應眾生之機類,於諸處為相異之說法也。特...

有尋有伺三摩地

【有尋有伺三摩地】 p0553   瑜伽十二卷十頁云:云何...

法鈴

(譬喻)誦經之妙音,以金鈴譬之。智度論五曰:持誦廣...

集法智

梵語 samudaye-dharma-jānam。為觀三界之四諦所發十六...

金剛座

佛成等正覺時的座位,在摩羯陀國菩提伽耶菩提樹下。...

十二因緣

(術語)Dvādaśāiga Pratityasamutpāda,新作十二...

無差別

(術語)有為法其外相雖有種種差別,然其內情為一、如...

一切事物皆依因緣方能相互生存,此即恩之所在。佛教所...

偷夏

濟緣記·釋安居篇:「雖得十歲,中間有破[夏],妄稱...

梵天法

梵天宮所行之治罰方法。即別立一壇,若有犯法者,令入...

天行

(術語)涅槃經所說五行之一。天者第一義天,天然實相...

【大藏經】右繞佛塔功德經

右繞佛塔功德經 大周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等奉 制...

【大藏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

【大藏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唐、罽賓三藏佛陀多羅譯 如...

【大藏經】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轉法輪品第一 如...

心要如何真正放下

問: 煩惱心雖在當下放下,過一會兒又上心頭。請問心...

古代高僧的尊師重道

尊師重道是佛教的基本思想之一,佛陀在許多經典中都論...

盡心布施必解貧困

《法苑珠林》上記載:隋朝的時候,終南山有一位高僧,...

難行能行的虛雲老和尚

虛老是湖南省湘鄉人氏,俗姓簫,父玉堂公,曾任福建省...

邪知邪見造的業最重最可怕

最嚴重的是第三種,邪執故重。所有業裡心力強,沒有對...

受持戒律的功德

世俗所說:受戒容易持戒難!確是有理,但亦在我們的善...

阿彌陀佛憐念眾生,生生世世不相舍離

【原文】 阿彌陀佛慈悲願力,遍周法界,普接眾生,作大...

我的這顆心到底是哪個「心」

問: 我深信大千世界是依心而成的,可是哲學中提到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