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五位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指五種類別。(一)部派佛教將一切法分為五種。又作五事、五法、五品等。即:(一)色法,指物質界。(二)心法,指構成心主體之識。(三)心所法,指心之作用。(四)心不相應行法,非色法、心法而與心不相應之有為法,例如「生住異滅」,便是說明存在之現象。(五)無為法,其生滅變化並非因緣所作,亦不起作用。

俱舍論等,更對此五位加以分類,將色法析為十一種、心法一種、心所法四十六種、不相應行法十四種、無為法三種,合計七十五種,故有「五位七十五法」之稱。大乘唯識宗則分心法為八種、心所法為五十一種、色法十一種、不相應行法二十四種、無為法六種,合計百種,故稱「五位百法」。以俱舍等宗派而言,五位之順序為:色、心等,此乃認為心外之對像實在而有,由此再起內心之心、心所。而唯識宗則提出不同之主張,即以心、心所等順序表示諸法皆唯識所變現,其本身並無實體。[俱舍論卷四、順正理論卷十、成唯識論卷七、百法明門論疏卷上、成唯識論述記卷七末]

(二)指大乘五位,又作唯識五位、唯識修道五位。唯識宗將大乘菩薩之階位分為五等,即:(一)資糧位,即含攝有漏善以達佛果之位。指十住、十行、十迴向等諸位菩薩,以福德智慧為助道資糧,故稱資糧位。十住、十行、十迴向之菩薩階位又稱大乘三賢位。其中,十住偏重修理觀,十行偏重修事觀,十迴向多修理事不二觀。此類修行稱為大乘順解脫分,雖已能斷除分別二執之現行,然對於能、所取之種子依舊潛伏未除,此係唯識五位中最初伏障之階段。(二)加行位,指四加行(暖、頂、忍、世第一)位菩薩,由得福智資糧,加功用行而入見道(歡喜地),住真如位,稱為加行位。即於資糧位所積集之善,更進一步為得無漏智而加力修行之位。此位能達「無二我」而「有二無我」之境界,然心中仍變帶「如相」現前,故仍非實住之唯識境界,稱為大乘順抉擇分。(三)通達位,又作見道位。初地菩薩體會真如,智照於理,得見中道,故稱通達位。即證得初無漏智,並體得真如理之位。此係修行第一大劫之成熟階段,相當於初地之入心,故又稱見道位。(四)修習位,又作修道位。指二地至十地菩薩,得見道已,為斷除障,復修習根本智,故稱修習位。即於通達位證得真如理,再反覆修習之位。(五)究竟位,指妙覺佛證此果位,最極清淨,更無有上,故稱究竟位。即指佛果之位。[成唯識論卷九、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五、瑜伽師地論卷六十四、唯識三十論頌、大乘法相名目卷一中]

(三)指小乘五位,即:(一)資糧位,又分三位:五停心、別相念(各別觀察四念處)、總相念(總觀察四念處)。(二)加行位,其位有四:暖位(未見智火,已得暖相)、頂位(觀行轉明,如登山頂悉皆明瞭)、忍位(於四諦法忍可樂修)、世第一位(雖未能證理,而於世間最勝),此四位加功用行,取證道果。(三)見道位,指聲聞初果斷三界見惑,見真空之理。(四)修道位,指第二、三果修四諦道法,斷欲界思惑。(五)無學位,指聲聞第四果阿羅漢,斷盡三界見思惑,真理究竟,無法可學。[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下]

(四)對於心之狀態,禪宗亦分為五位。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為舉示修行者,而提出五位之主張,稱洞山五位。可分為正偏五位與功勳五位二種。(一)正偏五位,指正中偏、偏中正、正中來、偏中至、兼中到等五位。正是陰,意即真如之本體;偏是陽,意即生滅之現象。正中偏指平等中存有差別;偏中正指差別即平等。基於此,作靜中之動之修行工夫,則謂正中來;動中之靜則為偏中至。兼以上二者,達於自由自在之境界,即謂兼中到。對此,曹山本寂曾以君臣為例而說明之。(二)功勳五位,指向、奉、功、共功、功功等五者。即知眾生本具佛性,求達佛果(向),為證佛性而修行(奉),見佛性(功),雖已達自由之覺位,尚有其作用(共功),最後更超越前者,而達自由自在之境界(功功)。[景德傳燈錄卷十七、曹山元證禪師語錄、洞上古轍卷上](參閱「洞山五位」3869) p1087

上篇:五衣 下篇:五位七十五法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異熟法法

【異熟法法】 p1116 品類足論六卷十四頁云:異熟法法雲...

金剛合掌

(印相)十二合掌之第七。又云歸命合掌。梵語缽囉拏摩...

十種我見

【十種我見】 p0108 辯中邊論中卷六頁云:云何於蘊等起...

善哉

(雜語)梵語娑度Sādhu,義譯曰善哉。稱讚之辭也。法...

明行圓滿

何等為明?謂佛所有無學三明。一者無學宿住隨念智作證...

定光如來

定光,梵名 Dīpajkara,巴利名同。音譯提和竭羅、提洹...

一願建立

(術語)彌陀之四十八願中,本第十八之一願而立宗旨。...

俱胝一指

禪宗公案名。又作俱胝豎指、一指頭禪。此公案述唐代俱...

即色宗

東晉時期般若學六家七宗之一。吉藏之中論疏謂此有二家...

建立謗

(術語)藏通之菩薩住於但空,為大悲施化修假觀也。...

納逢素迦

梵語 napujsaka。又作奈本娑迦。意譯作閹人、宦官。悉...

耶律楚材

(1190~1244)又作移剌楚材、劉楚材。字晉卿,法名從...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

【大藏經】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大唐三藏沙門義淨奉 制譯 如是...

苦盡甘來成正果

母親陳玉英(10262014),法名覺玉,臨洮縣八里鋪鎮下...

念阿彌陀佛後,還念八十八佛,這是雜修嗎

問: 感恩師父遠道而來為我們講經開示。我的問題是:善...

戒律是自由而不是束縛

很多人很害怕受戒,認為我學佛可以,信佛可以,但是你...

【推薦】修行時是要分別還是不分別

於一切法唯有識性,隨聞勝解故;如理通達故;治一切障...

淨除雜念一心念佛

真正修行用上功的話,一定能淨除雜念,一心念佛。同時...

活在過去或擔心未來

在生活中,我們會發覺自己身邊的許多人與朋友都活在過...

不可甘心苦趣束手死門

遂使垂手徒勤,倚門空望。上孤佛化,下負己靈。今生以...

面對誘惑要常淡然

過去有一個大富翁,家有良田萬頃,身邊妻妾成群,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