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第三佛略教偈

【南山律學詞典】  大字體  護眼色

亦名:毗葉羅如來略戒經

子題:不謗、不嫉、策修之慧、行本、四修、毗葉羅佛、毘舍浮佛、鞞恕附佛、隨葉佛

含注戒本·七佛略戒:「不謗亦不嫉,當奉行於戒,飲食知止足,常樂在空閑,心定樂精進,是名諸佛教。此是毗葉羅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是戒經。此佛出世,與前同劫,人壽七萬歲,七十年前說此略偈,後方廣說。」(含注戒本卷下·二一·一)

戒本疏·七佛略戒:「第三段略偈,明止作二行,教化於時也。就初四句,明身口奉戒止行成就相。後有半偈,修善策勤作行成就也。就初又二。初半偈,口無過也;次半偈,身離過也。同住檢行,稱根而舉,名不謗。又解,稱法而談,無顛倒過,不非聖說,故曰不謗。見他名利,口無譏毀,名不嫉也。二過既無,理資行本,故當奉戒也。就身離中,受納有方,不生內苦,故知止也。在喧亂道,處靜同聖,故樂空也。上既身口據法,定慧必有日新,故曰心定樂精進。策修之慧,即四修也。法非餘人所傳,深須諦受,故曰是諸佛教也。」

行宗記釋云:「初釋不謗有二義。前約舉罪釋,後約說法釋。顛倒非聖,即名謗法。高座講說,寧不慎乎?見下,次釋不嫉。行本,即目戒也。下半偈中,節食處靜,並道緣故。……策修慧四修者,舉四正勤,釋上精進。一、已生惡令除斷,二、未生惡不令生,三、未生善令生,四、已生善令增長。……毗葉羅,亦云毘舍浮、鞞恕附、隨葉等,皆音互耳。此翻一切慈,種姓同前,娑羅樹下成佛,二會說法,度十三萬人。」(戒疏記卷一六·五八·二)

上篇:第七佛略教偈 下篇:第二佛略教偈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南山律學詞典

死尸

即死人之尸體;藉以比喻犯罪之比丘。據大智度論卷二十...

眾祐

佛陀之尊稱,為如來十號之一。乃梵語 bhagavat 及巴利...

冥思

(術語)佛菩薩之思慮,非人所窺知,故云冥。...

三昧耶形

(術語)以佛菩薩內證之本誓為標幟者。不動明王之刀劍...

三種鼻舌

【三種鼻舌】 p0177 瑜伽三卷十頁云:三種鼻舌者:謂光...

銀地

為佛閣道場之通稱。或稱金地、琉璃地。佛閣,即指佛寺...

不空罥索菩薩

(菩薩)不空罥索觀音也。...

劫比羅天

(天名)又作金毗羅天,俱鞞羅天。慧琳音義三十一曰:...

默擯

(術語)梵曰梵壇,對於強獷之比丘,一切之七眾,不與...

非分乞缽戒行缽法

亦名:行缽法 羯磨疏·集法緣成篇:「行缽法者,一缽支...

婆羅門國

梵名 Brāhmana-de?a。印度之異名,我國亦稱錫蘭為婆羅...

淨業障經

(經名)一卷,失譯。無垢光比丘入城乞食,為淫女所咒...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大藏經】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唐大薦福寺翻經沙門法藏述 夫滿...

【大藏經】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

【大藏經】正法念處經

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

打坐中如何觀想

問: 打坐中如何觀想? 惟賢長老答: 在打坐中要做到...

吉凶禍福不是定論,隨時可以轉變的

遠離一切妄執吉凶,常見斷見,我我所見,如是有情來生...

五年參訪和六年苦修

悉達多太子身披袈裟以後,就安祥徐步地到處去尋師訪道...

【推薦】婚姻的五面鏡子

原則一:不是去要求,而是向內求 人生最大的問題就是:...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

天人福報極大,為什麼不能修行

問: 天人福報極大,為什麼不能修行? 答: 天又分色界...

聖嚴法師《何謂解脫》

何謂解脫?一般可分為身的解脫及心的解脫。例如我們因...

人生快樂的追求

快樂,是人生所憧憬、所追求的。學佛也正是為憧憬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