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心念五人開作七事

【南山律學詞典】  大字體  護眼色

亦名:五人心念開作七事

子題:饑時、依親、心念安居唯出四分律

羯磨疏·諸眾安居篇:「十誦五人,謂蘭若獨住、遠行、長病、饑時、依親,開作心念七事:謂布薩、自恣、受日、受衣、受七日藥、與舍請、施衣等也。」濟緣記釋云:「蘭若獨住為一人。饑時,謂歉歲;依親,謂在俗舍。並據無侶,故開獨念。七事中,對前羯磨,前二即眾法心念;次三及下施衣,即說淨並對首心念;舍請是但對首。前集法中,對念有七,四種同此,餘三即安居、舍衣、受缽也。則知心念安居唯出本律。」(業疏記卷二○·二二·四)

行事鈔·受戒緣集篇:「此[心]念[舍請]法,謂獨住、蘭若、遠行、長病、饑時依親裡住,五種。十誦開之。」資持記釋云:「十誦開者,彼因波斯匿王請佛及阿難食,阿難先已受請,不憶後受,王請明日入王宮食,入口已,方憶前請不與他。佛知阿難心悔,告雲,心念與他已,便食。波離問佛,餘人得爾不?佛言,不得。除五人:一、者坐禪即今蘭若,坐禪語通,故用替之;二、獨住非蘭若處,今在初列,趣舉不次;餘三如注。饑時依親裡住,此即第五、一種。有將為二,誤也。此三亦據無人。」(事鈔記卷九·二六·八)

上篇:心境想疑諸部不同 下篇:心念皆須口言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南山律學詞典

行華

(儀式)以華配賦也。慈恩傳二曰:法師至,諸德起來,...

法相

【法相】 指諸法所具本質的相狀(體相),或指其意義內...

可救及不可救

【可救及不可救】 p0525 顯揚三卷十四頁云:可救者:謂...

二種破戒人

指因緣不具足破戒、因緣具足破戒。據大智度論卷九十一...

五果迴心

謂五果之聖者回轉其小乘灰斷之心,而發大乘之大菩提心...

維摩經義疏

(一)凡六卷。隋代吉藏(549~623)撰。又稱維摩經疏、...

二類魔

賢首五教儀云:魔有八萬四千,乃至恆沙無盡,今總束之...

金光明三昧懺

(修法)金光明經所說之懺悔法也。與單名之金光明懺同...

嚕多

(雜語)Ruta,譯曰大聲。大日經疏一曰:嚕多是大聲,...

檀契

檀,檀家,即信徒。檀契,指僧俗間之契合,尤指俗家對...

雲集眾

(術語)如來之弟子為二分,常隨從聞教助化者,謂之常...

一鏃破三關

禪宗公案名。又作欽山一鏃破三關。以一箭射破三道關門...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療痔病經 大唐三藏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

【大藏經】教觀綱宗

教觀綱宗(原名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長幅難看。今添四...

【大藏經】淨土五經日誦集要(淨宗早晚課)

序 諸佛如來出興於世,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

居士怎樣如法修行

一天我和一位居士的父親閑聊。當談到居士時,這位父親...

念佛可以懺除我們的三障

宿障就是煩惱障、業障、報障這三障,障礙著我們讓我們...

淨宗十三祖-印光大師

1.生平 印光大師(公元18611940年),諱聖量,別號常慚愧...

修行第一關,就是看我們放不放得下

在佛陀時代,佛陀與一位外道之間有過這樣一段公案。有...

【推薦】花錢還需要有智慧

如果說賺錢體現了一個人的福報,那麼,如何使用,卻反...

賴吒和羅聖者的故事

有一次,釋迦世尊帶著五百個比丘弟子,從拘留國游化到...

【推薦】楞嚴咒的六大妙用

一、除障 至心持楞嚴咒不用再去執著所謂的冤親債主了,...

修修慈悲心

四大名山的菩薩各有所表:文殊菩薩表大智,普賢菩薩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