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三歸體性

【南山律學詞典】  大字體  護眼色

子題:三歸以教無教為體性、無教、三歸以三業為體性、三歸以善五陰為體性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多論曰,言三歸者,以何為性?(一、教無教為體)有論者言,教無教性。此就所發教之業,從體明性故。若淳重心,有無教也。無教者,此明業體一發續現,不假緣辦,無由教示,方有成用,即體任運,能酬來世,故云無教。今時經論,多雲無作,義例同也。(二、約三業為體)又云,三業為性。謂從初發業者為名。故云互跪合掌,口說三歸,是身口教。因具而發,能存於有,故名為性。(三、善五陰為體)又云,五陰為性者。色身恭敬,識想受中緣法翹注,並由善本,便生善行,無貪等三,攝御斯法,能生後有,故因得名也。由諸眾生依法受歸,隨其心力,有善業起,扶助形命。若輕浮心,體是無記,不發無作。」濟緣記釋云:「引問中,性即是體。初解中三,初正定體。教無教性,彼論續雲,受三歸時,胡跪合掌身也,口說三歸口也,是身口教;若淳重心,有身口無教。此就等者,疏家斷也。教為能發;由教發得無教,故云所發教之業;即以無教為性也。無教者下,二釋名。一發謂初念,續現即第二念。教猶使也,謂非教使之然,任運自然,酬因感報故也。世雲無由教示於人者非也。今下,會異,即善生、成論、雜心等也,餘如戒業章中。次師中,初示體。三業即是前教。謂下,今判。故下,引證。但云身口,意在二中。因下,示立所以。具即身口,有即來報。三師中,初示體。色身恭敬,即兼口說。三心緣法,此明初受,故為善本。行心攝御,隨起奉持。五陰備矣,因以名焉。斯法即三歸功德。由下,釋所以。依法受歸,即初受也;隨心力者,即隨持也。此師亦據能發明體,雖兼色陰,發必由心,故下准論證成心起。」(業疏記卷一○·七·二○)

上篇:三歸納受善法處 下篇:三種共語不許竊聽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南山律學詞典

隔生即忘

(雜語)隔生則盡忘前世之事而不記憶也。凡夫不足言,...

譬喻

譬喻者,謂諸經中有比況說,為令本義得明瞭故,說諸譬...

無相離念

(術語)對立相住心而言。觀真如之理體觀為非有非空,...

禪行法想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明一彈指之間,亦思惟死...

白毫

(術語)如來三十二相之一。世尊眉間有白色之毫相,右...

二部結

【二部結】 p0024   大毗婆沙論六十三卷十一頁云:三...

九難

(名數)佛有九種之橫難。...

義無礙

四無礙之一。謂知諸法之義,了了通達而無滯礙。大乘義...

攝土度生

諸佛成佛之後,法身永住常寂光境,原自無為,但是為了...

阿那含

【阿那含】 為聲聞四果中的第三果,梵語意譯不還,彼等...

世俗智

【世俗智】 p0508 瑜伽六十九卷九頁云:謂世俗智、或善...

四尋思

【四尋思】 p0420 瑜伽三十六卷二十二頁云:云何名為四...

【大藏經】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

【大藏經】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

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

【大藏經】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

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 婆藪槃豆菩薩造 元魏天竺三藏...

【大藏經】大悲咒註音版

1)南na 無mo 喝he 囉la 怛dan 那na 哆duo 囉la 夜ye...

買物放生,病體痊癒

湖廣總督林則徐曾敘述,他的朋友屠琴鄔太守是錢塘人,...

《阿彌陀經》的三部重要註疏

古往今來《佛說阿彌陀經》有諸多的註疏,這些註解裡面...

人生道路中的三個不怕

在身處逆境的時候,我常常用三個不怕幫助自己看破放下...

佛來佛斬,魔來魔斬是何含義

問: 做夢會被夢境所轉,這種情況怎樣克服?就是佛來...

九則佛門中常見的警策格言

佛教在中國傳播發展過程中,歷代祖師根據叢林清規和各...

淨業行人為何要讀誦大乘經典

《觀經》中佛為何提出淨業行人要讀誦大乘經典?因為念...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尋平處住,...

聖嚴法師:最快樂的人

禪定能讓我們的身心暫時放下負擔,享受完全的舒暢和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