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諍】 p1045
瑜伽九十九卷二十一頁云:和合方便,共為一事,名曰無諍。
二解顯揚四卷五頁云:無諍者:謂能守護他煩惱行之所引攝無癡智見性,及彼相應等持諸心心法。由此行多所行故。
三解無性釋九卷二十三頁頌云:能滅諸有情一切惑無餘。害煩惱有染,常哀愍歸禮。此頌顯無諍,世俗智為性。不同聲聞所得無諍,將入城邑,先審觀察;若一有情,當緣我身,隨起一種煩惱諍者;即便不入。如來觀見,雖諸有情,當緣佛身,起諸煩惱;若彼堪任受佛化者;即便往彼,方便調伏;令滅煩惱。能滅諸有情一切惑無餘者:非如聲聞,住無諍定,方便遠離;不令自身作少有情生煩惱緣;唯伏欲界有事煩惱,非餘煩惱。諸佛不爾。方便能滅一切有情一切煩惱,令無有餘。害煩惱者;唯害煩惱。不害有情。有染常哀愍者:若諸有情,有煩惱染;佛常哀愍而不訶害。如有頌言:如咒鬼良醫,治諸鬼所魅。但訶害鬼魅;非鬼所魅者。如是大悲尊,治煩惱所魅。但訶害煩惱;不訶害有情。
四解集論二卷四頁云:云何無諍?幾是無諍?為何義故,觀無諍耶?謂有諍相違,是無諍義。乃至無漏有爾所量,無諍亦爾。為舍執著離諍我故,觀察無諍。
五解雜集論十四卷一頁云:復次無諍者:謂依止靜慮,於防護他所應起煩惱住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應諸心心法。所以者何?住無諍者,若欲往詣一切有情所應見處,先於自所住處,以願智力,觀彼有情,為於我身當來煩惱現前行不。如是觀已;若知於我所,當起愛恚慳嫉等煩惱;即便不往。若不當起;乃往其所。以能護他諸煩惱諍,令不當起;故名無諍。又云:無諍作何業?謂所發語言,聞皆信伏。愛護他心,最為勝故。如其所應發語言故。
六解俱舍論二十七卷七頁云:前三門中,且辯無諍。頌曰:無諍世俗智,後靜慮不定。三洲緣未生。欲界有事惑。論曰:言無諍者,謂阿羅漢,觀有情苦,由煩惱生。自知己身,福田中勝;恐他煩惱,復緣己生;故思引發如是相智。由此方便,令他有情,不緣己身,生貪瞋等。此行能息諸有情類煩惱諍故;得無諍名。此行但以俗智為性。第四靜慮,為其所依。樂通行中,最為勝故。不動應果,能起,非餘。餘尚不能自防起惑;況能止息他身煩惱。此唯依止三洲人身,緣欲未來有事煩惱。勿他煩惱,緣己生故。諸無事惑,不可遮防。內起隨應,總緣境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