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教亨(燕都慶壽寺)[《大明高僧傳》卷第五]

【歷代名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釋教亨字虛明。濟州任城王氏子也。先有汴京慈濟寺僧福安。居任城有年。精修白業緇素仰重。一日赴齋於芒山村。乃倚樹化去。是夕示夢於女弟馮自彭村。見其乘白馬而下曰。我生於西陳村王光道家。馮覺語母。及其子三人夢皆同。詰旦至光道家詢之。其母劉氏先夕亦夢。安公求寄宿焉。是日果誕亨。乃拳右拇指似不能伸。但瞬而未笑。次日有同業僧福廣福堅。聞而來謁見即呼雲。安兄無恙耶。亨熟視舉手伸指而笑。其母嘗臥師於室中。若有人誦摩訶般若之聲。及睟或以佛經酒杯試之。竟取經卷。素不茹葷血。見僧喜從之遊。人皆呼為安山主。故芒山村乃以師事碑於石紀其異。年七歲出家依州之崇覺寺圓和尚剃染。十三受大戒。遇苦瓜先生相之曰。此兒他日坐道場。必領僧萬指。年十五遊方。聞鄭州普照寶和尚法席之盛。於是荷錫自汴發足。寶公夜夢。慶雲如金芙蕖繽紛亂墜。因語眾曰。吾十年無夢矣。今有此。是何祥也。翌日亨至。寶獨異之。師朝夕參叩。寶亦痛札之。一日往睢陽。忽馬上憶擊竹因緣。凝情不散。如入禪定。將抵河津渾無知覺。同行德滿呼曰。此河津也。亨驚遂下馬悲喜交集。及歸涕以語寶公。寶曰。此僵人耳。切須更蘇轉動始得。曾看日面佛公案。否曰。兒時已念得。寶公笑曰。我只教爾參諸方掉下底禪。但再參去。自有得力處。一日亨於雲堂靜坐。忽聞打板聲霍然證入。遂呈偈曰。日面月面。流星閃電。若更遲疑。面門著箭。咄寶公曰。我謾汝不得也。師後出世乃五坐道場。若嵩山之戒壇韶山之雲門鄭州之普照林溪之大覺嵩山之法王。次因金國丞相夾谷清臣請主中都潭柘。遷濟州普照。未幾忽方丈後叢樹中有一株。亭亭高丈餘。而群鴉以次來巢。狀若浮圖。上下十二級。眾賀曰。和尚佛法愈大振乎。不十日詔住慶壽寺。眾常萬人。三年繼主少林。法席大盛。無何師引去乃徜徉於嵩少之間。或放歌或長嘯。如是數年。一日忽覺四大弦緩。杜門堅坐謝絕賓客。至金興定已卯七月十日誡其眾曰。汝輩各自勤修。索浴說偈端坐而逝。享年七十。坐夏五十有八。闍維焰如蓮華開合。牙齒目睛不壞。舍利無算。師自兒時額有圓珠湧現於皮間。至是爆然飛去。弟子分設利羅以建塔焉。

上篇:正覺(明州天童寺)[《大明高僧傳》卷第五] 下篇:宗杲(臨安府徑山)[《大明高僧傳》卷第五]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歷代名僧辭典

阿鼻旨

(界名)又作阿鼻至,阿鼻脂。略名阿鼻。...

密嚴經疏

凡四卷。唐代法藏(643~712)撰。又作大乘密嚴經疏。...

梵天

1、色界之初禪天名。因此天無慾界的淫慾,寂靜清淨,故...

一切門精進

【一切門精進】 p0008   瑜伽四十二卷十七頁云:云何...

行基

(668~749)日本奈良時代僧。號行基菩薩。和泉(大阪...

爪塔

(堂塔)給孤獨長者為供養佛之爪髮而立塔,是為起塔之...

百二十妙

(名數)本跡二門,各有十妙。經心與佛及眾生而為六十...

摩訶

(雜語)Mahā,又作莫訶,摩醯。譯曰大,多,勝。智度...

二報

(名數)一、依報,又名依果,即世界,國土,房舍,器...

順世

(術語)又曰順化。謂僧之死也。隨順世法而示死之義也...

十六玄門

(名數)日本僧高野,於此八種旋陀羅尼加遮情、表德、...

金剛界五部

(名數)金剛界為始覺上轉之法門,轉在迷之九識,成五...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序品第...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

【大藏經】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

【大藏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正釋四念處

所謂四念處,一、身念處,二、受念處,三、心念處,四...

情動入胎和臨終接引

情動入胎。沒有斷見、思惑都應該是叫凡夫。凡夫都是有...

觀一切法都是清淨無染的

這依法界觀,觀一切法,一切法都是清淨的。你這個觀念...

人與人之間的5%差別

一位內地企業家在接受電視訪問時談到了他去李嘉誠辦公...

《無量壽經》十二次翻譯帶來的啟示

《無量壽經》在大乘佛典當中的獨特地位,尤其是十二次...

形能守規則,心當然也守道

學佛道先要將威儀禮節這些根本學好,要改變世俗的不良...

慧律法師《佛教與輪迴》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

平時就要訓練,信願才能堅如金剛

何為重心。我輩修習淨業,信貴於深,願貴於切。以信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