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牟尼

【佛學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術語)Nuni,譯曰寂。又作寂默,寂靜。有二解:一就事,一就理。就事而解,則悉多太子始入劫毗羅城時,使諸釋子寂靜無言,故父王附以牟尼之稱,又出家後常修禪行,而寂默無言,故從時人受牟尼仙之號。牟尼本為靜止身口意三業之學道者之尊號,通於內外之稱號也。毗奈耶雜事二十日:「是時菩薩乘四寶輿,無量百千人天翊從入劫比羅城。諸釋迦子,體懷憍慢,立性多言。菩薩入城,皆悉默然牟尼無語。王見之已,報諸臣曰:諸釋迦子體懷傲慢,立說多言。太子入城,皆悉默然牟尼無語。應與太子名名曰:釋迦牟尼。此是菩薩第二立名。」佛本行集經二十曰:「菩薩行路,諦視徐行。有人借問,默然不答。彼等人民各相語言:此仙人者必釋種子。因此得名釋迦牟尼。」玄應音義十八曰:「牟尼,經中或作文尼,舊譯言仁,應雲茂泥,此雲仙。仙通內外,謂久在山林修心學道者也。」仁王經合疏上曰:「牟尼者名也,此雲寂默,三業但寂默也。」理趣釋下曰:「牟尼者,寂靜義,身口意寂靜,故稱牟尼。」就理而解,則佛與三乘之聖人所證之法名寂默,依之而稱佛為牟尼,蓋佛及阿羅漢之通稱也。唯識論十曰:「大覺世尊,成就無上寂默法,故名大牟尼。」俱舍論十六曰:「無學身語業名身語牟尼,意牟尼即無學意。(中略)何故牟尼唯在無學,以阿羅漢是實牟尼,諸煩惱言永寂靜故。」大日經疏一曰:「牟尼者,是寂默義,言佛身語心皆究竟寂滅過言語地。以對二乘小寂,不可為譬,故云大牟尼也。」同十二曰:「牟尼者,寂默義也。常寂之土,微妙寂絕。幽深玄遠,不可以言說之。如是法界寂然大滅度法,唯佛一人究竟清淨,故名牟尼也。」同十三曰:「牟尼,是佛都號也。」宗輪論述記曰:「牟尼者,此翻為寂。寂煩惱故,寂生死故,處大涅槃得寂滅故,寂諸戲論證真理故。」唯識述記十末曰:「梵言牟尼,此言寂默。寂默法者離言法也。或離過故名為寂默,通三乘解,成一切法性相離言不二法門,名為寂默。」

上篇:牟子 下篇:牟尼王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學大辭典

鐵圍山

梵名 Cakravāda-parvata,巴利名 Cakkavāla-pabbata...

非色非心

小乘阿毗達磨將一切有為法分為三聚,即色法、心法、非...

心具三千色具三千

宋代天台宗之山家、山外二派所持異議之一。宋時,天台...

尾扶

(雜語)佛之別名。大日經疏十七曰:尾扶是佛之別名,...

邪行真如

【邪行真如】 p0672   瑜伽七十七卷八頁云:五者、邪...

四無畏

又名四無所畏,無畏是教化他人的心沒有懼怕。有佛四無...

四親近行

謂欲知人之善惡,若不親近之,則難以鑒曉。四親近行即...

堅意

(人名)梵名悉恥羅末底Sthiramati,印度人。年代事蹟...

無明依七事起

【無明依七事起】 p1079 瑜伽五十五卷九頁云:無明依七...

善親友

(術語)稱聞佛法信受者曰善親友。觀無量壽經曰:聞法...

清淨施

佈施時心無分別,平等而施。...

不可稱智

(術語)謂佛之智慧也。眾多無量而稱說不能盡,故名。...

遵循生活的規則

一年夏天,有位爸爸準備帶著他的孩子們到海邊戲水。前...

大善人要做大善事,障礙別人實際是障礙自己

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力能為者,認真為之。 不能為...

佛弟子修學的四點建議

人生如大海,如何從痛苦的此岸到達快樂的彼岸,必須依...

極樂世界是報土還是化土

西方極樂世界是什麼土。對這個淨土的類別的這種判別呀...

佛教的「八吉祥」

相傳世尊釋迦牟尼佛降生之際,天人敬獻「八吉祥」為供...

信佛的人為何要供養佛像

其次一個問題,我們信佛的人,家庭里面為什麼要供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