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尼泊爾佛教(Nepalese Buddhism)

【中國大百科全書】  大字體  護眼色

  尼泊爾是佛教最早流行的地區之一。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即誕生於迦毗羅衛的藍毗尼(今尼泊爾南部提羅拉科附近的洛明達)。

  初期傳播  相傳在公元前520年左右,釋迦牟尼曾率領弟子在尼泊爾谷地傳播佛法。公元前265年,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曾帶他的女兒恰魯瑪蒂到藍毗尼園朝拜,並樹立了「尼加裡瓦」石柱,並在帕坦城修建了「畢波羅瓦」佛塔。他把女兒嫁給了當地王族中一個名叫提婆波羅的人。恰魯瑪蒂在尼泊爾修建了一座以她自己名字命名的寺院。此外,還派印度僧人末示摩和迦薩帕嘎陀等人去尼泊爾宣傳佛法。梨車毗王朝建立後,尼泊爾一直是佛教徒朝聖的中心。在公元後的最初幾個世紀中,一直盛行佛教說一切有部。大乘佛教興起後,瑜伽行派的理論奠基人世親到過尼泊爾並在那裡傳播佛法。

  佛教與印度教並行時期  5世紀梨車毗王朝摩納提婆統治時期,印度教在尼泊爾得到了發展,摩納提婆雖然是一個毗濕奴的崇信者,但也尊重佛教,在各地修建了一些佛寺和佛塔。中國高僧法顯曾在405年去迦毗羅衛瞻仰佛陀出生地,並將所見記錄在《佛國記》中。與法顯訪尼的同時,尼泊爾的一位出身於佛陀同族的僧人佛陀跋陀羅應中國僧人智嚴的邀請,大約於東晉義熙二年(406)到達中國長安弘傳禪學。他譯出《華嚴經》、《摩訶僧祇律》等15部,117卷。從佛陀跋陀羅的譯經中可證當時大乘佛教根本教理之一的菩薩行在尼泊爾已很流行。
(尼泊爾的五層塔)
[PIC ZJNibo.GIF]
  尼泊爾佛教在梨車毗王朝盎輸伐摩王的支持下取得了顯著進展。興建的一些巨大的佛教建築,當時出使尼泊爾的中國使節王玄策曾備加讚賞。盎輸伐摩王把他的女兒尺尊公主嫁給吐蕃讚普松贊干布。她赴藏時攜去釋迦牟尼八歲等身像和其他佛教文物,從此溝通了從印度經加德滿都、拉薩到長安的通道。從這個時候起,藏地開始了翻譯梵文佛經的工作,參與翻譯的有尼泊爾的尸羅曼殊、香達等。唐貞觀七年(633),中國高僧玄奘瞻拜了迦毗羅衛和臘伐尼林。他在《大唐西域記》中寫道:「劫比羅伐窣堵國,週四千餘里,空城十數,荒蕪已甚……伽藍故基,千有餘所,而宮城之側有一伽藍,僧徒三千餘人,習學小乘正量部教。天祠兩所,異道雜居」;「尼波羅國,週四千餘里,在雪山中……伽藍天祠,接堵連隅。僧徒二千餘人,大小二乘,兼攻綜習」。新羅僧人慧超距玄奘訪尼90年後也到過迦毗羅衛。據同時代的濕婆提婆二世在725和749年所立的碑銘中記載,濕婆提婆曾興建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佛寺──濕婆提婆寺,並在寺中創立了雅利安比丘僧伽。碑銘中還提到當時的其他著名寺院如曼納提婆寺、伽羅屈哩伽寺、閻摩寺等。這些寺院是尼泊爾佛教活動的中心並與中國藏地和其他北傳佛教國家有著宗教上的聯繫。在這個時期,中國僧人玄照、道希、道方、道生、末底僧訶、玄會、悟空,新羅僧人玄太、玄恪等在往返印度時都路經尼泊爾;道生、末底僧訶和玄會死於尼泊爾。在梨車毗幾個後王統治時期,佛教與印度教和睦共處,並行不悖。

  佛教與印度教混同時期  8世紀末9世紀初,南亞次大陸的印度教經過商羯羅的改革後,出現了復興運動,這也推動了尼泊爾印度教的發展。據尼泊爾史料記載,商羯羅在晚年曾訪問過尼泊爾,他用壓迫佛教的手段大力推行印度教。佛教雖然受到沉重的打擊,但在尼泊爾谷地和東北山區仍在流傳。嗣後幾個世紀,由於佛教和印度教的融合,出現了混合的密教或「新佛教」。印度密教中的主要派別──真言乘、金剛乘、易行乘和時輪乘幾乎在尼泊爾都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尼泊爾是印度易行乘悉地師(成就師)崇拜流行最早的地區之一,這個派別宣傳即身成佛的大乘思想,讚頌《多訶俱舍》在尼泊爾佛教徒中成為日常的行事之一。印度教和佛教密宗的思想和實踐相互吸收、相互滲透,它們的界線很難劃清;在印度教的神殿中常常可以見到佛教的菩薩、佛像,在佛教的寺廟中也可見到印度教的神祗。兩種宗教徒常常崇拜共同的對像,舉行共同的祭祀儀式,並有共同的節日。這種混同的形式自中世紀直至現代一直頗為流行。同時,在佛教中也出現了象印度教一樣的種姓制度。在佛教的僧伽中分為朱古巴(僧侶)、班達耶(佛教僧侶的後裔)、瓦吉拉恰利耶(高級僧侶、密教師)和烏陀莎(商人、金銀匠、畫匠等出身的僧侶)。在一般佛教徒中也分成若干種姓和亞種姓,從事各種不同的職業。

  印度和西藏的影響  尼泊爾佛教密宗的廣泛傳播和印度,西藏僧侶的定居、訪問有著密切的關係。藏傳佛教的形成和傳播,反過來又推動了尼泊爾佛教的發展。743年印度自續中觀派的一些著名理論家應赤松德讚之請,赴藏傳播佛法。寂護去藏前曾在尼泊爾停留6年,他在尼泊爾傳播唯識論,並為斯瓦揚布寺(自體放光寺)的創建奠定了基礎。印度密宗大師蓮花生在入藏前也在尼泊爾逗留過四年。他向尼泊爾、藏傳佛教僧侶學習了密法,並在坎提普爾(今加德滿都)的東北地區建立了宣傳密法的佛陀納特寺。寂護的弟子蓮花戒在762年路經尼泊爾時,曾受到斯瓦揚布寺和佛陀納特寺僧眾的歡迎。阿底峽在1041年訪問尼泊爾時曾在加德滿都谷地和尼西波爾帕平原弘傳時輪教,並在坎提普爾建立了上初寺。藏傳佛教噶舉派的理論奠基人瑪爾巴和弟子米拉日巴、噶當派的著名譯師俄·羅丹喜饒都曾在尼泊爾學習和弘傳佛教。密教大師達摩·尸伐密還在尼泊爾住了9年。11~13世紀穆斯林侵入孟加拉和比哈爾,印度著名的超戒佛教大學等遭到破壞後,大批佛教徒攜帶經卷和文物到尼泊爾和西藏避難,因此,佛教的大批典籍和手稿得以保存。由於大批印度佛教徒的湧入,促進了尼泊爾佛教的繁榮。11世紀中葉至15世紀初,藏傳佛教的很多宗派形成後,如薩迦派、寧瑪派和噶舉派中的噶瑪派等也先後相繼傳入尼泊爾,有的至今仍有影響。

  佛學理論的建樹  11世紀後,尼泊爾在佛學理論方面有新的建樹,逐漸形成了四個哲學派別及其分支:①斯伐跋維迦(自性派)。強調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有其自性,這種自性有時表現為展開的,有時表現為非展開或潛在的;②阿尸伐哩迦(自在天派)。信仰沒有他力的、無限而至善的神;③伽爾彌迦(業因派)。主張人們對世界的認識是由於無明所作的努力;④耶多哩伽(修行派)。相信人們智慧的力量和自由意志。這些哲學思潮明顯地是在印度教和佛教影響下,繼承了西藏和印度的佛學思想而創立的。

  現狀  目前印度教雖然是尼泊爾的國教,但政府對佛教採取保護政策。近幾十年來,除傳統的佛教得以繼續發展外,又引入了南傳佛教。1944年尼泊爾僧人達摩羅迦、甘露喜和釋迦難陀在印度鹿野苑和加德滿都的舍利伽寺創建了佛教復興會,專門從事南方上座部的宣傳工作,在尼泊爾新建南傳形式的楞伽寺,翻譯和出版了一些巴利語佛經和研究著作。1954年尼泊爾佛教代表團參加了在緬甸召開的第六次佛教結集。最近還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支持下,從事佛陀誕生地藍毗尼園的修復工作。

  根據20世紀80年代初的統計,尼泊爾大約有佛教徒867000人,約佔全國人口的6.1%,大都集中於尼泊爾的東北部和中部,東北山區的佛教徒大部分信奉藏傳佛教。由於和中國西藏的宗教聯繫十分密切,1956年中尼兩國政府曾簽訂協定,為兩國佛教徒往來和朝聖提供方便。(黃心川)

上篇:即身成佛 下篇:佛事儀式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中國大百科全書

學明與學智

【學明與學智】 p1382 發智論八卷三頁云:云何學明?答...

蘇婆訶

梵語 svāhā。乃真言、陀羅尼結句之語。又作僧婆訶、...

支遁(314—366)

支遁,是晉朝名僧,號道林,俗姓關,陳留人。亦說河東...

二十犍度

梵語犍度,華譯篇章。戒律分為止持門和作持門,於作持...

三魂七魄

即眾生身中之三種魂識與七類魄識。三魂,指胎光業魂神...

密教十重戒

(術語)有二說:(一)無畏三藏禪要曰:一、菩提心不...

佛光國師語錄

凡十卷。全稱敕謚佛光圓滿常照國師三會語錄。又作佛光...

蓮華戒

梵名 Kamala?īla。八世紀頃,印度中觀派之學僧。生卒...

(術語)十惡之一。沙彌律曰:在家五戒,惟制邪淫。出...

亡比丘覆尸殯送法

亦名:覆尸殯送法 子題:尸以衣覆根、以亡人泥洹僧祇支...

向去

(術語)洞宗之舉唱謂向於正位為向去,自正位來於偏位...

四證淨

【四證淨】 p0424 瑜伽十四卷九頁云:復有四種證預流支...

【大藏經】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轉法輪品第一 如...

【大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療痔病經 大唐三藏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

聖嚴法師《找回自己》

相信沒有人會承認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誰。你一定會說:我...

小小的起心動念,就有大的果報

有一次,釋迦牟尼佛對著所有弟子在講經說法,忽然他叫...

人值得學習的十一種水特質

我們做人應該向水學習,因為水具備人類值得學習的十一...

每個人進入佛門都各有因緣

原文: 人之入道,各有因緣。近來甘肅一弟子,名鄭哲侯...

以華鬘供塔 得金色身

昔時,忉利天主釋提桓因從佛聞法後,證得須陀洹果。回...

苦在心上,得在心上出離

我們要想出苦,不是空間處所的改變,苦在心上,得在心...

明月之心不可無

有一個老和尚到了垂暮之年,決定把衣缽傳給弟子,無奈...

念佛的利益

《華嚴經》云: 寧受地獄苦,也要得聞諸佛名。 一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