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陞官發財靠的是什麼

學誠法師  2014/01/0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陞官發財靠的是什麼

很多人來廟裡燒香,求陞官發財。陞官發財靠的是什麼?有些人會說「靠貴人相助」、「靠菩薩保佑」。其實,這麼說的人往往只看到了事情發生的部分結果,並未看到事情發生的最初原因。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就是說只有經歷了各種困難和挑戰,磨煉身心後,才能增長才幹,獲得「天降大任」。所謂「貴人相助」、「菩薩保佑」等,實際是「自助者天助」。

舉例來說,一個單位中,領導會把很多瑣碎的事務性工作安排給剛畢業的新人做。好高騖遠的人往往不屑於去做,而腳踏實地的人會一項一項落實。久而久之,前者會在自傲中不斷地跳槽與失落,後者則在承擔中一步步成長與進步,獲得領導賞識和同事的尊重,得到更好的發展機會。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就是在不斷換崗位、壓擔子、轉角色的過程中逐漸熟悉業務,提高能力,成長為各自領域的領導和專家的。

佛教徒做事和一般人做事的不同點關鍵在於「動機」(佛教中不用「動機」一詞,用「發心」。)一般人的動機往往就是「陞官發財」,而佛教徒往往是「發菩提心」——做事情要去利益別人,幫助別人。首先,我們要學會做人,要學會做各種人,工程師、老師、醫生、商人、學者,承擔工程師的角色,就在建築領域獲得成長;承擔網絡管理的角色,就在電腦領域獲得成長;承擔書畫師的角色,就在藝術領域獲得成長……發心承擔不同的崗位,就能在不同崗位獲得成長,就能學會與不同的人打交道。

另一方面,世俗社會培養人的目標是讓他能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或拉來更多的客戶,而寺廟培養人的目標則不是看他能辦成多少事情,拉來多少香客,也恰恰是培養這個人「利益眾生」的「發心」。「發心」亦主要從三點來培養:第一是為眾服勞;第二是代人著想;第三是團結協作。

首先要有這顆心,我要為眾服勞。只有這個心發起來,我們才能真正得到成長,真正突破自己的弱點,超越自己。其次是代人著想,學習與他人互動,在這個過程中去體會他需要什麼?一個不會關照別人的人,不懂得和別人互動的人,做事必定很難成功,因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三是團結協作。前面兩點,是我們從個人的進步角度來講的,第三點強調的是整體觀念,在這個團隊,團隊裡面第一重要的就是要服從,個人成長要服從於整體需要,要把「我要做什麼」改成「需要我做什麼」。水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永不乾涸。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只要有心就能渡

一直以來,敏敏都有一個理想,要寫一本書。敏敏的文筆...

工作與休閑

近年來有些提倡重視休閑生活的人士認為,不要因過度認...

佛經中有關職業與財富問題的開示

佛陀認為,一個人要想獲得財富,應當學會一門技藝,作...

聖嚴法師:奉獻越多,成就越大

有位居士來見我,因為他覺得老闆給他太多工作,對他不...

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到的工作不想做

道德首要做人基,學是成就功德地,耐得人事多歷練,心...

星雲大師《工作完成祈願文》

慈悲偉大的佛陀! 我好歡喜,我好歡喜地要告訴您,佛...

開飯店僱人殺生,同時要說假話,這樣犯戒嗎

問: 弟子開一個飯店,開飯店當然以贏利為目的,弟子...

工作最偉大,服務最神聖

英國格拉斯哥市的一家書店門口總放著一箱舊書,有一個...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藏經】【註音版】大方廣佛華嚴經(81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藏經】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把用在「低頭」中的時間找回來

時下,微信在大眾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其強大的朋友圈...

菩薩的修學分成三個階段

我們可以把菩薩的修學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個,見山是山...

每一種果報都經過三個階段的變現

我們強調業力,我們也講到果報,那麼當果報變現的時候...

念佛人為什麼要修習出離心

我們先談一談念佛的人為什麼要修習出離心,如果不修習...

善小而為 無量功德

曾經在法國巴黎的一處車站,由於一位青年沒有車票而闖...

想受戒但要為家裡做肉食該怎麼辦

問: 本人想持五戒,可是家裡吃活的東西,我得去做。...

「一門專修」與「法門無量誓願學」是否矛盾

問: 佛針對不同根機的眾生講了八萬四千法門,現在都...

精誠的道心

有一位修行人自小不曾娶妻,父母雙亡後,更是拋家散財...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如何落實

問: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具體落實在念佛的時候,應該...

鞋底的味道

老方丈要派一個優秀的徒弟,去佛教聖地取經,他在覺醒...

想了生死必須要念佛念到底

我們已經聞到佛法了,無論老小,都趕緊修行是要緊,要...

把差別相整合成一真法界

諸位我們會看到,我們以前的心態,它以自我意識為中心...

參禪的人要把種種妄想分別都放下

禪宗一法,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繞圈子,不走彎路。...

覺悟,必須從心下手,修心才能悟

覺悟,是對不悟者來說。 眾生不覺悟,當然痛苦;覺悟後...

過去的就讓它過去

一個月色朦朧的深夜,在一個靠海的山洞裡,一個老和尚...

臨命終時貪心是不可取的

若心中見識小,捨不得賑災,亦須分與女兒、孫媳、孫女...

【佛教詞典】人胎生相

修行道地經說:人生胎成之相,每七日一種相成。自初七...

【佛教詞典】極喜

(術語)菩薩十地之初地謂為極喜。...

【視頻】別在不知不覺中阻礙人出家(妙蓮老和尚)

別在不知不覺中阻礙人出家(妙蓮老和尚)

【視頻】《實相般若波羅蜜經》聆志居士讀誦

《實相般若波羅蜜經》聆志居士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