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七十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七十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初分隨喜迴向品第三十一之三

「復次,大士!若菩薩摩訶薩於所修作諸福業事,正知離色,離受、想、行、識;正知離眼處,離耳、鼻、舌、身、意處;正知離色處,離聲、香、味、觸、法處;正知離眼界,離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正知離耳界,離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正知離鼻界,離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正知離舌界,離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正知離身界,離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正知離意界,離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正知離地界,離水、火、風、空、識界;正知離無明,離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嘆苦憂惱;正知離佈施波羅蜜多,離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正知離內空,離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正知離真如,離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正知離苦聖諦,離集、滅、道聖諦;正知離四靜慮,離四無量、四無色定;正知離八解脫,離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正知離四念住,離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正知離空解脫門,離無相、無願解脫門;正知離五眼,離六神通;正知離佛十力,離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正知離無忘失法,離恆住捨性;正知離一切智,離道相智、一切相智;正知離一切陀羅尼門,離一切三摩地門;正知離菩薩摩訶薩行;正知離佛無上正等菩提。是菩薩摩訶薩於所修作諸福業事如是正知,能正隨喜迴向無上正等菩提。

「復次,大士!若菩薩摩訶薩正知所修隨喜俱行諸福業事遠離所修隨喜俱行諸福業事自性,正知如來、應、正等覺遠離如來、應、正等覺自性,正知如來、應、正等覺所有功德遠離如來、應、正等覺功德自性;正知聲聞、獨覺、菩薩遠離聲聞、獨覺、菩薩自性,正知聲聞、獨覺、菩薩所修善根遠離聲聞、獨覺、菩薩善根自性;正知菩提心遠離菩提心自性,正知迴向心遠離迴向心自性,正知所迴向無上正等菩提遠離所迴向無上正等菩提自性;正知般若波羅蜜多遠離般若波羅蜜多自性,正知靜慮、精進、安忍、淨戒、佈施波羅蜜多遠離靜慮、精進、安忍、淨戒、佈施波羅蜜多自性;正知內空遠離內空自性,正知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遠離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自性;正知真如遠離真如自性,正知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遠離法界乃至不思議界自性;正知苦聖諦遠離苦聖諦自性,正知集、滅、道聖諦遠離集、滅、道聖諦自性;正知四靜慮遠離四靜慮自性,正知四無量、四無色定遠離四無量、四無色定自性;正知八解脫遠離八解脫自性,正知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遠離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自性;正知四念住遠離四念住自性,正知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遠離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自性;正知空解脫門遠離空解脫門自性,正知無相、無願解脫門遠離無相、無願解脫門自性;正知五眼遠離五眼自性,正知六神通遠離六神通自性;正知佛十力遠離佛十力自性,正知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遠離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自性;正知無忘失法遠離無忘失法自性,正知恆住捨性遠離恆住捨性自性;正知一切智遠離一切智自性,正知道相智、一切相智遠離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正知一切陀羅尼門遠離一切陀羅尼門自性,正知一切三摩地門遠離一切三摩地門自性;正知菩薩摩訶薩行遠離菩薩摩訶薩行自性;正知佛無上正等菩提遠離佛無上正等菩提自性。是菩薩摩訶薩如是修行離性般若波羅蜜多,能正隨喜迴向無上正等菩提。

「復次,大士!諸菩薩摩訶薩於已涅槃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及諸弟子功德善根,若欲發起隨喜迴向無上正等菩提心者,應作如是隨喜迴向,謂作是念:『如諸如來、應、正等覺及諸弟子皆已滅度,功德善根亦復如是,我所發起隨喜迴向無上正等菩提之心及所迴向無上菩提其性亦爾。』如是隨喜迴向無上正等菩提無想顛倒、無心顛倒、無見顛倒。若菩薩摩訶薩以取相為方便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於彼一切佛及弟子功德善根取相隨喜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是為非善隨喜迴向。以過去佛及弟子眾功德善根非相無相所取境界,是菩薩摩訶薩以取相念發起隨喜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是故非善隨喜迴向,由此因緣墮想顛倒、墮心顛倒、墮見顛倒。若菩薩摩訶薩不取相為方便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於彼一切佛及弟子功德善根離相隨喜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是名為善隨喜迴向,由此因緣是菩薩摩訶薩隨喜迴向離想顛倒、離心顛倒、離見顛倒。」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問具壽善現言:「大德!云何菩薩摩訶薩於諸如來、應、正等覺及弟子眾功德善根隨喜俱行福業事等皆不取相,而能隨喜迴向無上正等菩提?」

具壽善現答言:「大士!應知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多中,有如是等善巧方便,雖不取相而所作成,非離般若波羅蜜多有能發起隨喜俱行諸福業事,迴向無上正等菩提。」

彌勒菩薩摩訶薩言:「大德善現!勿作是說。所以者何?以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中,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及弟子眾功德善根皆無所有不可得故,所作隨喜諸福業事亦無所有不可得故,發心迴向無上菩提亦無所有不可得故。此中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應如是觀:『過去諸佛及弟子眾功德善根性皆已滅,所作隨喜諸福業事、發心迴向無上菩提性皆寂滅,我若於彼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及弟子眾功德善根取相分別,及於所作隨喜俱行諸福業事、發心迴向無上菩提取相分別,以是取相分別方便發起隨喜迴向無上正等菩提,諸佛世尊皆所不許。何以故?於已滅度諸佛世尊及弟子等取相分別隨喜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是大有所得故。』

「是故菩薩摩訶薩欲於諸佛及弟子眾功德善根正起隨喜迴向無上正等菩提,不應於中起有所得取相分別隨喜迴向,若於其中起有所得取相分別隨喜迴向,佛不說彼有大義利。何以故?如是隨喜迴向之心,妄想分別雜毒藥故。譬如有食,雖具上妙色香美味而雜毒藥,愚人淺識貪取噉之,雖初適意歡喜快樂,而後食消備受眾苦,或便致死若等失命。如是一類補特伽羅,不善受持、不善觀察、不善誦讀、不了知義,而告大乘種性者曰:『來!善男子!汝於過去未來現在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從初發心至得無上正等菩提,轉妙法輪度無量眾,入無餘依般涅槃已乃至法滅,於其中間若修般若波羅蜜多已集、當集、現集善根,若修靜慮、精進、安忍、淨戒、佈施波羅蜜多已集、當集、現集善根;若住內空已集、當集、現集善根,若住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已集、當集、現集善根;若住真如已集、當集、現集善根,若住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已集、當集、現集善根;若住苦聖諦已集、當集、現集善根,若住集、滅、道聖諦已集、當集、現集善根;若修四靜慮已集、當集、現集善根;若修四無量、四無色定已集、當集、現集善根;若修八解脫已集、當集、現集善根,若修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已集、當集、現集善根;若修四念住已集、當集、現集善根,若修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已集、當集、現集善根;若修空解脫門已集、當集、現集善根;若修無相、無願解脫門已集、當集、現集善根;若修五眼已集、當集、現集善根;若修六神通已集、當集、現集善根;若修佛十力已集、當集、現集善根,若修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已集、當集、現集善根;若修無忘失法已集、當集、現集善根,若修恆住捨性已集、當集、現集善根;若修一切智已集、當集、現集善根,若修道相智、一切相智已集、當集、現集善根;若修一切陀羅尼門已集、當集、現集善根,若修一切三摩地門已集、當集、現集善根;若嚴淨佛土已集、當集、現集善根,若成熟有情已集、當集、現集善根;若諸如來、應、正等覺所有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及餘一切無數無量無邊功德;若佛弟子一切有漏無漏善根,若諸如來、應、正等覺已當現記諸天、人等獨覺菩提所有功德,若諸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已集、當集、現集善根,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於諸功德發起隨喜迴向善根,如是一切合集稱量現前隨喜,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所說隨喜迴向,以有所得取相分別而為方便,如食雜毒初益後損,故此非善隨喜迴向。所以者何?以有所得取相分別發起隨喜迴向之心,有因、有緣、有作意、有戲論,不應般若波羅蜜多。彼雜毒故則為謗佛,不隨佛教不隨法說,菩薩種性補特伽羅不應隨彼所說修學。

「是故,大德!應說云何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應於過去未來現在十方世界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及弟子等功德善根隨喜迴向?謂彼諸佛,從初發心至得無上正等菩提,轉妙法輪度無量眾,入無餘依般涅槃已乃至法滅,於其中間若修般若波羅蜜多集諸善根,若修靜慮、精進、安忍、淨戒、佈施波羅蜜多集諸善根;若住內空集諸善根,若住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集諸善根;若住真如集諸善根,若住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集諸善根;若住苦聖諦集諸善根,若住集、滅道聖諦集諸善根;若修四靜慮集諸善根,若修四無量、四無色定集諸善根;若修八解脫集諸善根,若修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集諸善根;若修四念住集諸善根,若修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集諸善根;若修空解脫門集諸善根,若修無相、無願解脫門集諸善根;若修五眼集諸善根,若修六神通集諸善根;若修佛十力集諸善根,若修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集諸善根;若修無忘失法集諸善根,若修恆住捨性集諸善根;若修一切智集諸善根,若修道相智、一切相智集諸善根;若修一切陀羅尼門集諸善根,若修一切三摩地門集諸善根;若嚴淨佛土集諸善根,若成熟有情集諸善根;若諸如來、應、正等覺所有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及餘一切無數無量無邊功德;若佛弟子一切有漏無漏善根,若諸如來、應、正等覺已、當、現記諸天、人等獨覺菩提所有功德;若諸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集諸善根,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於諸功德發起隨喜迴向善根,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云何於彼功德善根發起隨喜迴向無上正等菩提?」

具壽善現白言:「大士!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若欲不謗諸佛世尊而發隨喜迴向心者,應作是念:『如諸如來、應、正等覺以無上佛智了達遍知諸功德善根有如是類、有如是體、有如是相、有如是法而可隨喜,我今亦應如是隨喜。又如諸如來、應、正等覺以無上佛智了達遍知應以如是諸福業事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我今亦應如是迴向。』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於諸如來、應、正等覺及弟子等功德善根應作如是隨喜迴向,若作如是隨喜迴向則不謗佛,隨佛所教,隨法而說。是菩薩摩訶薩如是隨喜迴向之心,永離眾毒,終至甘露無上菩提。

「復次,大士!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於諸如來、應、正等覺及弟子等功德善根應作如是隨喜迴向。如色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如受、想、行、識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

「如眼處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如耳、鼻、舌、身、意處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

「如色處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如聲、香、味、觸、法處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

「如眼界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如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

「如耳界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如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

「如鼻界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如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

「如舌界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如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

「如身界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如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

「如意界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如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

「如地界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如水、火、風、空、識界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

「如無明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如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嘆苦憂惱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

「如佈施波羅蜜多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如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

「如內空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如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

「如真如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

「如苦聖諦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如集、滅、道聖諦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

「如四靜慮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如四無量、四無色定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

「如八解脫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如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

「如四念住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如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

「如空解脫門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如無相、無願解脫門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

「如五眼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如六神通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

「如佛十力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如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

「如無忘失法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如恆住捨性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

「如一切智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如道相智、一切相智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

「如一切陀羅尼門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如一切三摩地門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

「如戒蘊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如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

「如預流果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如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

「如獨覺菩提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

「如諸菩薩摩訶薩行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

「如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既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隨喜迴向亦應如是。

「所以者何?如彼諸法自性空故,不墮三界,非三世攝,隨喜迴向亦復如是。謂諸如來、應、正等覺自性空故,不墮三界,非三世攝。諸佛功德自性空故,不墮三界,非三世攝。聲聞、獨覺及人、天等自性空故,不墮三界,非三世攝。彼諸善根自性空故,不墮三界,非三世攝。於彼隨喜自性空故,不墮三界,非三世攝。所迴向法自性空故,不墮三界,非三世攝。能迴向者自性空故,不墮三界,非三世攝。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如實知色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如實知受、想、行、識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若俱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若非三世則不可以彼有相為方便、有所得為方便發生隨喜迴向無上正等菩提。何以故?以色等法自性不生,若法不生則無所有,不可以彼無所有法隨喜迴向無所有故。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如實知眼處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如實知耳、鼻、舌、身、意處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若俱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若非三世則不可以彼有相為方便、有所得為方便發生隨喜迴向無上正等菩提。何以故?以眼處等法自性不生,若法不生則無所有,不可以彼無所有法隨喜迴向無所有故。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如實知色處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如實知聲、香、味、觸、法處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若俱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若非三世則不可以彼有相為方便、有所得為方便發生隨喜迴向無上正等菩提。何以故?以色處等法自性不生,若法不生則無所有,不可以彼無所有法隨喜迴向無所有故。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如實知眼界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如實知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若俱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若非三世則不可以彼有相為方便、有所得為方便發生隨喜迴向無上正等菩提。何以故?以眼界等法自性不生,若法不生則無所有,不可以彼無所有法隨喜迴向無所有故。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如實知耳界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如實知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若俱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若非三世則不可以彼有相為方便、有所得為方便發生隨喜迴向無上正等菩提。何以故?以耳界等法自性不生,若法不生則無所有,不可以彼無所有法隨喜迴向無所有故。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如實知鼻界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如實知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若俱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若非三世則不可以彼有相為方便、有所得為方便發生隨喜迴向無上正等菩提。何以故?以鼻界等法自性不生,若法不生則無所有,不可以彼無所有法隨喜迴向無所有故。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如實知舌界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如實知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若俱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若非三世則不可以彼有相為方便、有所得為方便發生隨喜迴向無上正等菩提。何以故?以舌界等法自性不生,若法不生則無所有,不可以彼無所有法隨喜迴向無所有故。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如實知身界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如實知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若俱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若非三世則不可以彼有相為方便、有所得為方便發生隨喜迴向無上正等菩提。何以故?以身界等法自性不生,若法不生則無所有,不可以彼無所有法隨喜迴向無所有故。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如實知意界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如實知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若俱不墮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若非三世則不可以彼有相為方便、有所得為方便發生隨喜迴向無上正等菩提。何以故?以意界等法自性不生,若法不生則無所有,不可以彼無所有法隨喜迴向無所有故。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七十

 

上篇: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下篇: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般若部目錄

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

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 梁扶南國三藏僧伽婆羅譯 如...

梵語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梵飜對字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並序 [燉煌出 S. 700]...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

摩訶般若鈔經

摩訶般若鈔經 摩訶般若鈔經卷第一(亦名長安品) 秦天竺...

【註音版】佛說四輩經

佛說四輩經...

佛說菩薩睒子經

佛說菩薩睒子經 安公錄中闕譯今附西晉錄 聞如是: 一...

佛說梵志計水淨經

佛說梵志計水淨經 失譯人名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

【註音版】佛說右繞佛塔功德經

佛說右繞佛塔功德經...

華嚴經關脈義記

華嚴經關脈義記 夫以三乘漸次究之者可測其津涯。一乘...

虛空孕菩薩經

虛空孕菩薩經卷上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如是我聞:...

淨業知津

淨業知津 靈岩山下寶藏僧 悟開 述 世間稱為苦海者。...

【註音版】佛說宿命智陀羅尼經

佛說宿命智陀羅尼經...

佛說興起行經

佛說興起行經序 所謂崑崙山者,則閻浮利地之中心也。...

【佛教詞典】知義

【知義】 p0817   瑜伽七十七卷七頁云:善男子!彼諸...

【佛教詞典】修行住

【修行住】 修唯識行歷經四十一階位,此為初十位的第三...

病來哪得心無苦,夢裡焉知身在床

病來哪得心無苦,夢裡焉知身在床 進一步用生病來看,病...

「隨緣不攀緣」和「積極爭取」的區別

問: 我們在社會工作學習中,應該如何區分隨緣不攀緣...

如果總擔心自己不能往生,是否會真的往生不了

問: 《印祖文鈔》說往生全仗信願真切,若先有怕不能往...

凡夫應常繫心觀二十事

佛陀要我們這樣的凡夫常當繫心觀身,觀二十事,它們是...

靈山只在汝心頭

憶念三寶的修行非常重要。我們時刻憶念什麼,心就會和...

普賢十大願的精神

普賢菩薩作為法王之子,在《普賢行願品》中,發大弘願...

《八敬法》是佛法中很特別的地方

前幾天,有幾位女眾想出家,我說你要想出家就得把《八...

現代學佛人犯的一個嚴重錯誤

現在太多學佛的,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包括年輕的比丘...

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一誠長老安詳示寂

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北京法源寺方丈一誠長老一期報...

《六祖壇經》與生活禪

時間過得很快,七天的生活禪夏令營,今天就要結束了。...

一切都順利,其實禍根就種下了

我們歸依佛、歸依法了,就要觀想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

哪種類型的人婚姻痛苦較多

問: 請問,哪種類型的人婚姻痛苦較多? 了幻法師答:...

【視頻】禮拜八十八佛(女聲)

禮拜八十八佛(女聲)

【視頻】《大乘百法明門論》聆志居士念誦

《大乘百法明門論》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