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分裂而成之各教團派別之總稱。(一)部派佛教之成立:據大毗婆沙論、異部宗輪論等載,佛陀入滅後百餘年,因大天比丘高唱「大天五事」,要求教團承認,教團遂首度分裂為反對派之上座部與讚成派之大眾部。然據南傳佛教史書大史(巴 Mahāvajsa)、島史(巴 Dīpavajsa)等載,佛滅後百年,古印度東部跋耆族比丘提出十條戒律之新主張(十事),遭教團以耶舍為首之諸長老比丘反對,且召集七百比丘舉行結集,宣布十事為非法;同時,主張此十事為正確之比丘亦舉行結集。佛教因而分裂為上座部與大眾部,史稱為根本分裂;此後,兩部複分裂成二十部(北傳分派說)或十八派(南傳分派說,即除西山住部、北山住部二部),稱為枝末分裂。
據異部宗輪論之記載,部派佛教計二十部,即佛滅後二百年間由大眾部分出:(1)一說部,主張世出世法唯一假名,皆無實體。(2)出世部,世間法但有假名,出世間則皆真實。(3)雞胤部,僅弘揚三藏中之阿毗達磨藏,認為經、律皆佛陀方便之教。未久,分出(4)多聞部,以所聞超過大眾部,故稱多聞。(5)說假部,主張世出世法中皆有少分是假。佛滅後二百年末期,一外道比丘舍邪歸正,居制多山,大眾部僧多居此,因重論大天五事,復以主張不同而分出三部,即(6)制多山部,仍居制多山。(7)西山住部,遷居制多山之西。(8)北山住部,遷居制多山之北。以上,大眾部合本末共計九部。
根本二部分裂之後,上座部遂至喜馬拉雅山一帶,佛滅後三百年間,複分出(1)說一切有部,又稱說因部,主張有為、無為一切法皆有實體。(2)雪山部,即原來之上座本部,遷居雪山,故有此稱。未久,由說一切有部又分出(3)犢子部,以舍利弗所造「阿毗達磨」為根本論典,相傳部主為犢子後裔。其後,以犢子部內容貧乏,有主張補以經義,以所執不同,犢子部又分為(4)法上部,法上乃部主名。(5)賢胄部,賢阿羅漢之後裔。(6)正量部,主張己說得以刊定甚深法義而了無邪謬。(7)密林山住部,部主住密林之山。同時,說一切有部又分出(8)化地部,佛滅後三百年,有婆羅門名化地,出家得阿羅漢果,弟子相承,稱化地部。復由化地部分出(9)法藏部,法藏為目犍連弟子,此部師說總有經、律、阿毗達磨、明咒、菩薩本行事等五藏。佛滅後三百年末,由說一切有部又分出(10)飲光部,又作善歲部,飲光即迦葉波,乃部主之姓。佛滅後四百年初,說一切有部複分出(11)經量部,又作說轉部,唯依經為正量,不依律及對法,凡所援據,以經為證。以上,上座部合本末共計十一部。合大眾部九部,是為二十部派。
(二)部派佛教之教理:原始佛教之教理,於原始經典(阿含經)中,並無組織、統一。而將原始經典中所載之各個教說,由釋尊在世時代至入滅後,加以說明解釋、組織整理之學術性研究,稱為阿毗達磨研究法。此研究法於後世逐漸發展,至佛教將要分裂成諸部派時,教理解釋之不同遂成為部派分裂之原因,故各部派以獨自之教理組織及解釋,製作獨自之教理論書,此即稱為「根本阿毗達磨」之論書。如現存南傳佛教(南方上座部)之七論、說一切有部之漢譯七論、正量部系之舍利弗阿毗曇論皆屬之。然各部派之論書本身即顯示教理髮展之軌跡。初期之論書僅為原始經典之註釋說明及教理之組織整理,故與之關係密切;後期之論書,與原始經典之關係漸次微薄,終至成立原始經典中所無之阿毗達磨獨特學說。
初期原始佛教之教理,乃以實踐為基礎之理論,而與實踐無關係之論說則全然不存。此係依照諸法變化法則觀察宇宙人生之現象(一般緣起及流轉緣起),應用法則以達成理想(還滅緣起)。然部派佛教之後期論書,則採用與實踐無關而考察事物有、無、假、實等存在論之論究法,此被認為系受外教之影響;然而於佛教並無如外教所立永遠不變之存在實體,而是觀察生滅變化之存在現象。於說一切有部,說三世恆有之法體,此亦與外教之實體論相異。蓋部派佛教以存在為問題而提出類似有我論之主張,亦即部派佛教以存在論考察一切之存在;依之,將存在中變化之現象立為「有為法」,無變化之存在立為「無為法」。然於教理史上,法體恆有之說於大乘佛教中頗受排斥,被認為乃主張法實有之「有我說」之一種,而提出徹底之無我(空)。
部派佛教時代,諸部派間主張各種教理學說且相互論爭。教理上討論之問題有佛陀論、僧伽論、菩薩論、凡夫論、修道論、禪定論、聖果論、色法論、補特伽羅論等。整理、介紹此等問題之文獻,於南傳佛教有論事(巴 Kathāvatthu)及其註釋,北傳佛教有漢譯之異部宗輪論、大毗婆沙論、俱舍論、順正理論、成實論,藏譯有異部宗輪論、異部宗精釋、異部說集等。[大乘玄論卷五、異部宗輪論述記、三論玄義、高僧法顯傳](參閱「小乘二十部」928、「印度佛教」2215) p4814
上篇:部執異論 下篇:部落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