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取果與果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取果,梵語 phalaj pratigrhnāti;與果,梵語 phalaj dadāti。略稱取與。就現在世(此一剎那)而言,凡是能生成現在之萬法者,皆稱為因,而自此「因」中取其能產生相應法的力用之果,即稱為取果;反之,從給與力用之一方而視之,則萬法將生成時,給與產生結果之力用,稱為與果。小乘學者以之為一切法生起之因緣作用,並在六因、四緣等因果論中,就取果、與果之三世之位,有詳細論釋。依俱舍論卷六之說,六因中,除有為法之能作因外,其餘之俱有因、同類因、相應因、遍行因、異熟因等五因,皆有取果、與果。由於取果能成為因而取後果,故其作用皆在現在,與果則隨因而其世不同。即俱有、相應二因皆是俱生輾轉而取士用果,故其與果亦在現在,即取與同時。同類、遍行二因取隔越之等流果時,與果在過去;若取無間之等流果時,與果在現在。但就同類因而總言之,若與果時,必亦取果,但亦有取果而非與果者,如阿羅漢最後之五蘊即是。又以異熟果不與因俱起,又非於無間生,故異熟因之與果唯在過去,不通於現在。另據大毗婆沙論卷二十一載,有說能作因亦有取果、與果,即謂能作因在現在取果,在過去、現在與果,亦有說能作因在過去、現在取果,在過去、現在與果。

有關四緣之取與,有謂「因緣」等同於五因之取與,增上緣同於能作因,等無間緣及所緣緣則於過去、現在取與。蓋取與之說,各家之闡釋有異,未可一概而論。[順正理論卷八、阿毗達磨藏顯宗論卷三、俱舍論光記卷六、成唯識論述記卷三末](參閱「六因」1256) p3092

上篇:取次語 下篇:取相惑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白衣拜相

禪林用語。白衣,於佛教中多指在家人,然此處則泛指一...

護摩法由來

(故事)大日經疏十九曰:外典淨行圍陀論中,有火祀法...

能閑居

【能閑居】 p0893   瑜伽八十三卷十三頁云:能閑居者...

有為法多非無為法

【有為法多非無為法】 p0557   大毗婆沙論四十四卷十...

四威儀

(名數)一行,二住,三坐,四臥。此四者各有儀則不損...

洞家

(流派)曹洞宗之一家也。對於濟家之稱。...

三摩地

三摩地者,於所觀事令心專一為體,智所依止為業,令心...

解座

(雜語)解散法座也。...

毀毗尼戒雜碎戒

亦名:雜碎戒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多論雲,以十二年...

地獄有情形聲

【地獄有情形聲】 p0616   大毗婆沙論一百七十二卷八...

宿世

(術語)前世之生死也。法華經授記品曰:宿世因緣,吾...

內外道四執

(名數)又云四宗。三論所誹斥之內外四執也:一一切外...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大藏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佛在羅閱祇耆...

愛惜常住物,如護眼中珠

修福不修慧,象身披纓絡;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 從前...

大安法師:佛弟子是否不應該做占卜預測等事

問: 我認為佛教四眾弟子,無論出家在家者,都不應做...

管好心靈才能管好一切

不是風動,不是幡動,而是心動 禪宗智慧為什麼對管理...

平常顛顛倒倒,臨終很難有正念

諸位!你要知道,你臨終要能夠不隨境轉,你 平常就要訓...

少吃人造的,多吃天造的

很多營養學家都說過一句飲食金句,少吃人造的,多吃天...

檢討「習慣」和「願」是否相應

檢討自己的習慣和願是否相應 我們平常不知不覺中,都在...

吾人現前一念心性,覓之了不可得

吾人現前一念心性,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現在無際,覓...

培養說話的技巧

將我們的舌頭視為僕人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們是主宰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