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心識覺知外境(對像)時,順次而起之五種心。即:(一)率爾心,又作率爾墮心。率爾,即突然之意。謂眼識初對外境時,於一剎那所起之心;此心卒然任運而起,故尚未有善惡之分別。(二)尋求心,謂欲審知明瞭外境,即推尋求覓而生起分別見解之心。(三)決定心,謂既已分別所緣之境法,則能審知決定善惡。(四)染淨心,謂於外境生起好惡等情感之心。(五)等流心,等,平等之義;流,流類之義。謂於善惡之法既已分別染淨,則各隨其類而相續不已;於善法則持續淨想,於惡法則持續染想,念念相續,前後無異。五心之中,率爾心多為一念,其餘四心則每每多念相續。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本,廣立十二門,以詳釋五心之相。十二門中之第三門系就八識而論五心之有無,即:第六識具有五心;前五識以因果合說,故亦有五心;第七識未轉依位,緣境恆定,任運微細,故唯有決定、染淨、等流三心,而無率爾、尋求二心;第八識因無慾,故無尋求心,其餘四心皆具。
十二門中之第五門,則就五心所生「亂、不亂」之義而論究之,分為自他俱不亂、他亂自不亂、他亂自亦亂、自亂心不亂、自亂心亦亂等五門。玆先明自、他、亂、不亂之義,即:如以眼識緣色為「自」,則耳識緣聲、鼻識緣香等為「他」。若眼識緣境起心,不論有無他識雜起,如能順次而起率爾、尋求、決定、染淨、等流五心,此五心具足,稱為「不亂」;然若眼識為他識所隔,而中止起心,不能五心具足,則稱為「亂」。五門列舉如下:
(一)自他俱不亂,如眼識緣色起心,雖有他識間起,然能五心具足,是為自不亂;而其中間起之耳識緣聲起心,亦能五心具足,是為他不亂,故稱自他俱不亂。(二)他亂自不亂,如眼識觀甲色起率爾、尋求二心,忽有耳識緣聲而起率爾、尋求二心,至此,眼識復觀甲色生起決定心,間又有鼻識緣香起率爾、尋求二心,而眼識復觀甲色,順次生起染淨、等流二心。上述之眼識緣色,即為自不亂;而中間所起之耳識、鼻識等,因五心不具,是為他亂,故稱他亂自不亂。(三)他亂自亦亂,如眼識觀甲色起率爾、尋求二心,另有耳識緣聲亦起二心,然於眼識復觀甲色時,此色已變異更新,眼識則於生起前之尋求心後,又再起率爾、尋求、決定等心,其中又有鼻識緣香、舌識緣味、身識緣觸等間起,而眼識所觀之甲色亦不斷變更,致使眼識起心不至等流,而間起之耳、鼻、舌、身等識亦不至等流,故稱他亂自亦亂。(四)自亂心不亂,如眼識觀甲色起率爾、尋求二心,次觀乙色亦起率爾、尋求二心,至此,復觀甲色生起決定心,間又觀丙色起率爾、尋求二心,又復觀甲色,則順次生起染淨、等流等心。上述之眼識緣境不一,是為自亂;而緣甲色者,終能五心具足,是為心不亂,故稱自亂心不亂。(五)自亂心亦亂,如眼識觀甲色起率爾、尋求二心,復觀甲色時又起率爾、尋求二心,於甲色變更時,再次起率爾、尋求等心,如此甲色不斷變異,致使眼識起心不至等流,五心不具,故稱自亂心亦亂。此處之自亂,乃眼識觀一色之不一而起,與前述眼識觀甲、乙、丙三色之不一而起的自亂有異。
又此五心通三界及有漏、無漏。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本(大四五·二五七下):「瑜伽論說:初三心是無記,第四、五通三性,此依因位中容無亂境。(中略)若無漏位及得自在,一切多善。」[瑜伽師地論卷一、成唯識論卷四、卷五、瑜伽論記卷一、成唯識論述記卷五本、卷五末、大乘法相宗名目卷三上] p1067
上篇:五天竺 下篇: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