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二十種外道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又作二十種小乘外道涅槃。提婆論師將印度小乘外道所執之涅槃大別為二十類,即:(一)小乘外道,即主張「諸受陰盡,如燈火滅,種壞風止」為涅槃之外道。(二)方論師,即主張「最初生諸方,從諸方生世間人,從人生天地,天地滅沒,還入彼處」為涅槃之外道。(三)風仙論師,即主張「風能生長有命之物,亦能殺有命之物,風造萬物,復能壞萬物」為涅槃之外道。(四)韋陀論師,即主張「從那羅延天臍中生大蓮華,從蓮華生梵天祖公,一切有命與無命之物,從梵天口中出生,一切大地即是修福德戒場,於中一切華草及豬、羊、驢、馬等,殺害供養梵天,得生彼處」為涅槃之外道。(五)伊賒那論師,即主張「伊賒那論師尊者形相不可見,遍一切處,以無形相,而能生諸有命與無命之一切萬物」為涅槃之外道。(六)裸形外道,即主張「分別見諸種種異相」為涅槃之外道。(七)毗世師,即勝論師。此外道師主張「地、水、火、風、虛空、微塵等物和合,而生一切世間有知覺與無知覺之物;無和合者,即是離散,遂計離散」為涅槃。(八)苦行論師,即主張「身盡福德盡」為涅槃之外道。(九)女人眷屬論師,即主張「摩醯首羅作女人,生諸天、人、龍、鳥及一切谷子、蛇蠍、蚊等,如是知者」為涅槃之外道。(十)行苦行論師,即主張「罪福功德總盡」為涅槃之外道。(十一)淨眼論師,即主張「煩惱盡故依智」為涅槃之外道。(十二)摩陀羅論師,即主張「那羅延天為萬物之父,以那羅延天造一切物,於一切眾生中最勝,一切世間有命與無命之物,從其而生,從之作生,還沒彼處」為涅槃之外道。(十三)尼犍子外道,即六師外道之一。此外道師主張「初生一男一女,彼二和合,能生一切有命與無命等物,後時離散,還沒彼處」為涅槃。(十四)僧佉論師,即數論師。此外道師主張「二十五諦自性因,生諸眾生」為涅槃。(十五)摩醯首羅論師,即主張「果是那羅延所作,梵天是因,所謂梵天、那羅延,乃至自在天是生滅因,一切從自在天生,從自在天滅」為涅槃之外道。(十六)無因論師,即主張「無因無緣生一切物,無染因,無淨因,乃至棘刺之針、孔雀之色,皆無人作,自然而有,不從因生」為涅槃之外道。(十七)時論師,即主張「時熟一切大,時作一切物,時散一切物」為涅槃之外道。(十八)服水論師,即主張「水為萬物之根本,水能生天地,生有命與無命等一切物,乃至水能生物、能壞物」為涅槃之外道。(十九)口力論師,即主張「虛空為萬物之因,最初生虛空,虛空生風,風生火,火生暖,暖生水,水即凍凌,堅作地,從地生種種藥草,乃至從五穀生命,食後時,還沒虛空」為涅槃之外道。(廿)本生安荼論師,即主張「本無日月、星辰、虛空及地,唯有大水,時大安荼生,如雞子,周匝金色,時熟破為二段,一段在上作天,一段在下作地,中間生梵天,名一切眾生祖公,作一切有命與無命物等,散沒彼處」為涅槃之外道。[外道小乘涅槃論、大明三藏法數卷四十六] p182

上篇:二十犍度 下篇:二十種喻法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無礙人

為佛之德號。諸佛如來證知「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

十方世界

就娑婆世界,而說鄰近之十方世界。   一、東方 密洲...

比丘受用施物四種

子題:盜用、負債用、親友用、主用 行事鈔·對施興治篇...

業相應法

【業相應法】 p1219 品類足論六卷六頁云:業相應法云何...

兼利

自利而利人,是為人我兼利。此乃大乘菩薩之基本精神。...

生生

指生死、死生,即流轉輪迴之無窮無極。楞嚴經卷三(大...

攝眾生戒

梵語 sattvārtha-kriyā-?īla。三聚淨戒之一。又作饒...

開法

(術語)教法開始也。資持記上一之一曰:以如來為開法...

與女人同行戒犯緣

戒本疏·九十單提法:「論犯六緣:一、是人女,二、共...

苦諦

【苦諦】 p0841   瑜伽六十四卷十頁云:云何苦諦?謂...

八一有能

(術語)俱舍論之法相也。一切之有為法,有四本相與四...

翳迦珊尼

(雜語)Ekāsanika,譯曰一坐食。見四分律疏飾宗記五...

【大藏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唐、罽賓三藏佛陀多羅譯 如...

【大藏經】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轉法輪品第一 如...

【大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推薦】吃苦了苦,苦盡甘來

吃苦了苦,苦盡甘來;享福了福,福盡悲來。 世事生生息...

一位母親一生中撒的8個謊言

1、兒時,小男孩家很窮,吃飯時,飯常常不夠吃,母親...

怎樣得到觀音菩薩的感應,使事情能夠如願呢

端坐普陀常入禪,眾生有叩遍垂憐; 欲知感應玄妙義,試...

佛法僧為什麼稱為「三寶」

佛法僧三種為什麼稱為寶呢?因為他是指示眾生斷惡修善...

龍女成佛

昔日,釋迦牟尼佛於靈鷲山說法華經時,有七寶塔從地湧...

穿越生命的地獄--舍棄與堅韌

本心若虛空,清淨無一物。 焚蕩淫怒癡,圓寂了見佛。 ...

念珠的作用

念珠的作用主要是幫助修行者收攝心意,消除妄念,專注...

法樂之樂才是無窮而長久的甘味

人們通常認為快樂離不開財富,因此為了爭取得到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