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說戒座上告清淨法

【南山律學詞典】  大字體  護眼色

亦名:客舊外集告淨、告清淨法

隨機羯磨·諸說戒法篇:「告清淨法。佛言,若說戒日,客來若少者,當告舊比丘清淨。應如是告言:『大德僧聽。我比丘某甲清淨。』若說戒序竟,方陳此言。必有犯者,舉過告僧已,餘者次第聽。」(隨機羯磨卷下·九·一○)

羯磨疏·諸說戒法篇:「(一,貼文解)告清淨法者。文引客來,明知舊淨。若未至序問清淨處,隨到即坐,不勞告淨,以及後問故。多人齊至,一一別說,以各自陳也。(二,以義決)(一、正明)今解告淨不問主客;但使外來,不及序問;皆須告淨,以應後說。(二、釋難)(一、舉說欲難)『若爾,在眾同聽,有緣說欲;後更入眾,須陳淨不?』(二、約兩意釋)答:『不須說也。前告淨者,元未預聞;此已陳默,不勞重告。若更須說,即座惡覺,亦須說耶?佛制心念,在眾聞露。雖有此難,無文制說。然是後來餘不聞者,及有憶過,不告皆犯。不同在座,有開心念。各有所以,任兩通之。』」濟緣記釋云:「告淨中,初科,初明律文局客。若下,次簡說時須否。但不及三問,即須告之。多下,三明眾多各說。義決中,初科。但使外入,不局客舊。次科,難中。由說欲去,事訖須來故。釋中,初約不須釋。已經三問,默應淨故。惡覺念起,律制犯吉;聽在眾露,不令再告;故舉為難,例知不須。雖下,次約必須釋,初縱上難詞;然下,奪歸今義。餘不聞者,即中間諸篇。及憶過者,謂說欲出外,方憶犯也。各下,雙結。文無去取,准說為長。」(業疏記卷一九·二九·一七)

含注戒本·戒經序:「若客舊外集,數有少多,說過此[戒經]序,告淨便聽。」(含注戒本卷上·三·八)

戒本疏·釋戒經序:「言客舊外集者,法攝人也;如有違背,不無其罪,則人從法也。初來聞序,不勞告淨,以聞三問也;八篇中來,必須告淨,以不聞序。」行宗記釋云:「初釋制集。法攝人者,望制眾也。人從法者,望制別也。初下,釋告淨。八篇中者,才過三問,即須告淨。」(戒疏記卷三·一九·二)

上篇:說戒師下座陳詞 下篇:說戒座上尼差人請教授法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南山律學詞典

金剛飯食天

(天名)又作金剛食,金剛食天。在金剛界外金剛部南方...

普陀

(地名)山名。在浙江定海縣東海中,梵名補陀洛迦,華...

良忍

(1072~1132)日本天台宗僧。尾張(愛知縣)知多郡人...

世世生生

(術語)言六道輪迴經多世多生也。心地觀經三曰:有情...

三界萬靈牌

為使無緣之有情蒙受冥福,而安置於禪剎佛殿之一種牌位...

二色身

(名數)如來之二種色身,如實色身(報身),化色身(...

縛底

(雜語)Patni,譯曰女。性靈集八曰:心似四波之縛底。...

一切性

即自他共離之四性。四者即:(一)自性,謂如計一念心從...

寂靜無記

何等寂靜無記?謂色無色界諸煩惱等,由奢摩他所藏伏故...

三苦

(名數)一苦苦,自寒熱飢渴等苦緣所生之苦。二壞苦,...

水中戲戒緣起

含注戒本·九十單提法:「佛在舍衛,十七群在阿耆羅婆...

三聚圓戒

謂在三聚淨戒中,每一戒都互具互融,就以殺生戒來說,...

【大藏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大藏經】永嘉證道歌

永嘉證道歌 唐慎水沙門玄覺撰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

【大藏經】阿閦佛國經

阿閦佛國經卷上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發意受慧品...

【大藏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

不要去找善知識的毛病

我們末法眾生由於煩惱重,煩惱重的根本就是我執,我執...

怕死之心與阿彌陀佛大願相悖

千萬不可懷疑,懷疑即是自誤,其禍非小。況離此苦世界...

佛教的「掛單」是什麼意思

掛單是指我國漢傳佛教寺院中有一些已受過具足戒的比丘...

誰偷了佛祖的念珠

有個寺廟,因藏有一串佛祖戴過的念珠而聞名。念珠的供...

人生的財富不代表你有多少金錢

有這樣一個故事,雖然很平常,卻意義深刻。 瑞士是世界...

榮西法師賣佛「金裝」救饑民

日本禪師明庵榮西(公元11421215),於南宋乾道四年(...

受驢身償債五年

《法苑珠林》裡面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隋朝時,洛陽有...

善識其心,善用其心

一個人去鄰居家借斧頭,邊走邊想:會借給我麼?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