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名:足數眾相篇
子題:足數
行事鈔·足數眾相篇:「足數眾相篇第三。別眾法附。(一,足數本文)(一、敘兩途以明來意)上已明其來集,而用僧須知應法。若托事無違,雖非僧體而堪成僧用。必於緣差脫,不妨清淨入非僧攝。以此二途,故當料簡。使是非兩異,取舍自分焉。(二、開四例廣辨是非)就中例四:初明體是應法,於事有違,故不足數;二、體境俱非,雖假緣亦不足數;三、體非僧用,於緣成足;四、約緣有礙,不妨成法少分不足。……(二,別眾法附)次明別眾。謂同一界位,相中有乖。不同僧法,故云別眾也。有二,初明別相,後明成不。」資持記釋云:「釋足數篇。題雲足數。足猶滿也,即律中得滿不得滿等,如後具引。數有七位,始自一人,終至二十。然今多據眾法明之,對首心念,同須應法。疏雲,一人說戒辨與百千敷教齊等,故可知矣。然下文中多明不足,為顯成足,故約堪能以目篇首。眾相者,有本作僧相,人即解雲僧翻眾故。今則不然,四例簡辨,其相非一,故云眾耳。別眾附者,足別相關,以類相從故。……就四例中,即前二途開出二例。初句出第四,並體如故。第三出第二,俱體非故。舉要為言,初體是相非故舍,第三體非相是故取,第二俱非故舍,第四俱是,亦取亦舍。對文可知。二雲體境者,體謂戒體,境即人境。」(事鈔記卷四·二四·一六)
上篇:行事鈔資持記會本 下篇:行事鈔通辨羯磨篇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