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染受生起由三因緣

【法相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染受生起由三因緣】 p0878 瑜伽九十六卷十八頁云:又在家眾,或出家眾,於諸欲中未離貪者,由三因緣,諸染污受,而得生起。一、由染著力,二、由作意力,三、由境界力。當知此中諸在家者,追求諸欲,為受用故,發生欲樂;由染著力。即此非理思惟先時曾所領受;由作意力。於現前境、現在受用;由境界力。應知如是補特伽羅,欲尋觸緣,由現行故,皆不寂靜。以此為緣,發生三受。又由最初染污欲尋觸現行故;領納彼緣所生諸受。若彼生已,染著不舍,亦不除遣。如是彼受、長時相續,隨轉不絕,不得寂靜。不寂靜緣,長時相續,領納諸受。又彼欲等,由其最初長時相續恆現行故;彼緣彼品所有煩惱,墮在相續未永斷故;即說名為不寂靜緣。是名第二義門差別。若諸出家未離貪者,由於諸欲能棄舍故;其染著力所攝受欲,雖得寂靜;作__意境__界力所攝受,若尋若觸而未寂靜。由是因緣,彼於獨處,於尋對治未善修故;一切離欲,皆未作故;於曾受境,非理作意尋思現行。於諸勝妙現前境界,有觸現行。若於尋思深見過失,於彼對治已善修故;一切離欲未盡作故;欲如前說,已得寂靜。由是因緣,尋亦寂靜。唯觸、獨一,未得寂靜。若勝妙境現在前時;諸染污觸,便復生起。若於諸欲已離貪者,當知一切皆得寂靜。是名一種義門差別。復有一類,於諸欲中未離貪者,由於諸欲所有貪慾、未永斷故;諸尋染觸,未永斷故;由是一切皆未寂靜。若於諸欲,貪慾已斷;證初靜慮。欲已寂靜,尋未寂靜。於初靜慮已離貪者,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未離貪者,二已寂靜,觸未寂靜。超過有頂,一切寂靜。是名第二義門差別。

上篇:染污意證 下篇:後現觀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法相辭典

火吽

密教護摩法之異名。火,指火法,即護摩法。吽(梵 hū...

禪定十種利益

修菩薩行者,善能修習禪定,則萬緣俱息,定性現前,能...

烏羅伽

梵語 uraga。意譯作腹行。即龍蛇之類。[華嚴經探玄記...

阿賴耶識行相所緣皆不可知

【阿賴耶識行相所緣皆不可知】 p0784   成唯識論二卷...

悲無量心

(術語)四無量心之一。於一切眾生起悲心而無量也。...

苦瓠連根苦

禪林用語。苦瓜一物,從根至莖,通體皆苦;叢林乃引申...

文陀竭

(人名)Mūṛdhagata,金輪王名。初由母之頂上而生,...

所詮

【所詮】 詮是顯的意思,依經文而顯其義理,故經文雲能...

圓教

大乘究竟圓滿的教法,為天台所立四教中之第四,或華嚴...

禪要

(術語)修禪之要道,禪法之要義。僧史略中曰:或註解...

說法瑞

(術語)法華六瑞之一。佛於法華經前,說無量義經,為...

四無色壽量

【四無色壽量】 p0448 大毗婆沙論八十四卷七頁云:如契...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

【大藏經】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

【大藏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北涼中印度三藏曇無讖譯 集會品第一...

護生的習慣

口業篇 1、不殺生的人,不應該說哪裡的河川應該清理、...

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及普門的含義

名觀世音者,以菩薩因中由觀聞性而證圓通,果上由觀眾...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俗話說瞎子點燈白費蠟。有人卻不這樣認為,盲人點燈,...

息心貞信之士

息心,就是把追求世間五欲六塵的那個心止息了,隔斷塵...

【推薦】一句佛號能解怨,凶煞之地化清涼

自古以來佛家有一句成語說:一子持齋千佛喜,九玄七祖...

慧律法師《世間人對佛教的誤解》

※神佛不分 中華文化兼容並蓄,對於勸善的宗教皆能廣...

為提婆達多申訴的比丘

昔日,佛陀住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時,五百位大比丘跟隨...

因為我們的愚癡,過去已經付出了慘痛代價

委骸回視積如山,別淚翻成四海瀾。 世界到頭終有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