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慧棱(唐襄州紫金寺)[《續高僧傳》卷十四]

【歷代名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釋慧棱。姓申屠氏。西隆人。胎中父亡。惟母鞠育。三藏懁慧。思願聞法。母氏憐其孤苦。相從來聽襄陽閏法師三論。文義之間深有領覽。年至八歲其母又終。無師自發。獨詣邑西檀溪寺誕律師而出家。十六乃往荊州茅山明法師下。依位伏聽。問經大意深有奇理。召入房中。三年曲教惟陳不有有也棱於此義深會其旨。隋末還襄。又逐安州皓師入蜀凡有法輪皆令覆述。吐言質樸談理入微。時人同號得意棱也。及皓下獄。棱亦同繩。身被桎梏於成都縣。一獄囚徒請講三論。周於五遍。敕遂釋放。便逐皓還。既達安州糧粒勇貴。旦往隨州巡裡告索。暮達皓所如常采聽。往還三百深有足功。然其報力雄猛。生無一患。門學所推。及皓力微四大退貶。令代講涅槃。咸怪其言謂違皓義。時席端俊異者三十餘人。將往副水百有餘日。惟講三論。後皓患愈還返安州。常於皓房敘經大意。外有側聽皆為漫語白皓曰。棱於初章全若不解。明日上講。請為定之。及時告曰。欲定初章者出來。時問侶蓋眾者二十五人。一一誦呈。皆云不是。棱最後述句。句雖異皆云得意。由是靡伏莫敢輕者。皓之將終告曰。棱公來。吾今付囑最後續種。自吾講來惟汝一人得經旨趣。乃握棱手曰。夫講說者應如履劍。不貪利養不憚劬勞。欲得燈傳多於山寺。讀經法事並為物軌。如為一人眾多亦然。如此可名報佛恩也。又曰。共公同涉苦辛。年載不少。惟以無相為本。然後言矣。語已而終。初未囑前。棱夢神人失兩眼。又見一人著青衣執寶鏡放光來印。棱心既受訣已。百日懷戀。後還襄州紫金寺。講論五年。眾有三百。貞觀八年又還須彌。講涅槃大品惟度等經。至十二年三月。夢鷹入寺群島飛去。因即散眾。及司功搜訪。一無所獲蔣王臨襄。佛法昌顯。請於梵雲相續齋講。道俗翕習又復騰湧。至十四年正月半。有感通寺昶法師。曰夢見閻王請棱公講三論。拔公講法華如何。棱曰。善哉。慧棱發願。常處地獄教化眾生講大乘經。既有此征。斯願畢矣。至九月末。蔣王見棱氣弱。送韶州乳二兩。逼令服之。其夕夢見一衣冠者曰。勿服此乳。閻羅王莊嚴道場已竟大有乳藥。至十月半黃昏時。遂覺不悆。告弟子曰。吾五藏已崩無有痛所。四更起坐告寺主寶度曰。憶年八歲往龍泉寺借觀音。未至耆闍已講三遍皎如目前。言未訖。外有大聲告曰。法師早起燒香。使人即到。度曰何人。答曰。閻羅王使迎。棱即起燒香洗浴懺悔禮佛訖。還房中與度別。食粥未了。便取一生私記焚之曰。此私記於他讀之。不得其致矣。至小食時異香忽來。棱斂容便卒。即十四年十月十六日也。春秋六十有五。合境僧眾七日七夜法集功德。蔣王贈絹五十匹。送於鳳林山。玄素同集五千餘人。開講設齋。終日方退雲。

上篇:智正(唐終南山至相寺)[《續高僧傳》卷十四] 下篇:智拔(唐襄州常濟寺)[《續高僧傳》卷十四]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歷代名僧辭典

馬鳴(Asvaghosa)

Maming   古印度佛教哲學家、詩人。據說約於2世紀時...

煩惱緣有二十種

【煩惱緣有二十種】 p1195 顯揚十九卷二頁云:煩惱緣有...

法華五百問論

凡三卷。唐代湛然(711~782)著。又稱法華經五百問論...

大華寺

位於雲南昆明大華山。元代僧玄鑒(1276~1313)所建。...

境界

指與心相對的外境。境隨心轉,各因心情不同,境界亦異...

十戒

(術語)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四不妄語,五不...

十金剛心

(一)指華嚴經卷五十五離世間品所說之菩薩十種堅固願心...

八隻補特伽羅者

謂顯安立。預流向等補特伽羅。八種各別佛弟子眾者。顯...

迦葉衣十萬兩

(傳說)智度論二十六曰:佛初成道時,知迦葉衣應佛所...

結護

(術語)謂真言行者,結印契誦真言守護所修之法也,又...

耆婆治病

(故事)耆婆以種種妙術治病,詳於佛說捺女耆域因緣經...

阿羅磨

(雜名)Ārāma,又曰阿羅彌,阿藍麼,阿羅,譯為園。...

【大藏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大唐于闐三藏提雲般若奉 制...

【大藏經】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

【大藏經】最上乘論

最上乘論 第五祖弘忍禪師述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為什麼要修淨業三福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

一個讓家庭財富事業統統改變的方法

每個人都想家庭幸福、事業有成、生活富有、子孫成才,...

【推薦】帶業往生是帶什麼業

淨土法門的特點就是帶業往生。離開了這個本質特點,那...

學佛人都應牢記的六則典故

神通廣大並不代表是得道聖人 唐朝延載元年(西元六九...

貪心和嗔心的對治方法

在佛法中,對於貪心和嗔心都有具體對治方法。其中,關...

惟賢長老《修學佛法的基本綱領》

尊敬的夏林長,各位護法居士: 我這次從重慶出來,經...

五停心觀對治五種煩惱

五停心觀指不淨觀、慈悲觀、緣起觀、念佛觀、數息觀等...

為何日日鬚髮今日必死之心

一 總說: 論云:第二思惟死無定期者,謂今日已後,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