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道岳(唐京師普光寺)[《續高僧傳》卷十三]

【歷代名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釋道岳。姓孟氏。河南洛陽人也。家世儒學專門守業。九歲讀詩易孝經。聰敏強識卓異倫伍。父皓仕隋為臨淄令。治聲遠肅。有隱士西門義者。博物疏通肥遁岩谷。前後令召莫能致之。至是步自山阿來儀府舍。謂鈴下吏曰。西門義故謁。遽為吾白。即以事聞。令素仰高風。駭其萃止。延席曰。先生道扇三古德重四民。何能輕舉。義曰。吾自弱歲隱淪。於茲暮齒。誠不欲幹遊人世。抱誠棄智。頃者吠聲既靜。則良政字民。五袴興謠兩岐成詠。有欣美化。故不以韜隱自私。敢敘斯事。令述其不逮。問其治術。對答若神。情兼明舉。乃命諸子紹續績曠岳略等。列於義前。令其顧指。義曰。府君六子。誠偉器也。自長而三。州縣之職。保家自若也。已下之三。其志遠其德高。業心神道求解言外。固非世局之所常談也。曠年十七遂得出家。操行貞固志懷明約。善大論及僧祇。深鏡空有。學徒百數。禪觀著績物務所高。即洛陽淨土明曠法師是也。岳十五出家。依僧粲法師為弟子。少樂學問經論是欣。及具篇禁更宗律部。指途持犯性不議非。而體貌魁美風操高厲。容止儼然不妄交於道俗。後習成論雜心於志念智通二師。備窮根葉辭義斯盡。有九江道尼者。創弘攝論海內知名。以開皇十年至自楊都來化京輦。親承真諦業寄傳芳。岳因從受法。日登深解。以眾聚事擁。惟其廢習。將欲棲形太白服業倫貫。時太白寺慧安者。倜儻多知世數闊達。方丈一字方寸千文。醫術有工經道偏練。日行四百相同夸父。世俗所謂長足安是也。岳友而親之。便往投造告所懷曰。毗曇成實學知非好。攝大乘論誠乃清微。而傳自尼公。聽受又鮮。今從物化精益無從。中路徘徊伊何取適。昔天親菩薩作俱舍論。真諦譯之。初傳此土。情寄於此耳。安曰。願聞其志。岳曰。餘前學群部。悉是古德所傳。流味廣周未盡於後。惟以俱舍無解。遂豈結於當來耶。安曰。志之不奪。斯業成矣。後住京師明覺寺。閉門靜故尋檢論文。自讀其詞仍洞其義。一習五載不出住房。惟除食息初無閑暇。遂得釋然開發了通弘旨。至於外義伏文。非疏莫了。承三藏本義並錄在南方。思見其言。載勞夢寢。乃重賂遺南道商旅。既憑顧是重。所在追求。果於廣州顯明寺。獲俱舍疏本並十八部記。並是凱師筆跡。親承真諦口傳。顯明即凱公所住寺也。得此疏本欣戴仰懷。諷讀沉思忘於寢食。乃重就太白卒其先志。於即慶吊絕緒尋繹追功。口腹之累惟安供給。時谷食不豐菜色相顧。安庶事經營令無匱乏。綿歷歲序厥志彌隆。內慚諸己。乃謝安曰。岳今至愚為累獨學成譏。輒不量力欲悕非分。一不可也。食為民本名作實賓。苟求虛譽遂勞同志。二不可也。斯過弘矣。誠可退跡浮浮。更勞重累。則不可也。安曰。功業將成幸無異志。嘉會難再無思別慮。復延兩載方始出山。乃以己所尋知。將開慧業。游諸講肆清論莫窮。大業八年被召住大禪定道場。今所謂大總持寺是也。時年三十有四。少齒登器莫匪先之。此時僧眾三百餘人。令聽風規互相推謝。岳以後至名重學不從師。雖欲播揚未之有許。時有同德沙門法常智首僧辯慧明等。併名稱普聞眾所知識。相為引重創為請主。岳撝謙藏器退辭師授。徒累清言終慚疏略。慧明等越席揚言曰。法師何辭耶。吾等情均水乳義結相成。掩德移機恐爽靈鑒。又人世飄寄時不再來幸不相累。岳顧諸意。正乃首登焉。遂以三藏本疏判通俱舍。先學後進潛心異論。皆曰。斯文詞旨宏密學爽師資。縱達一朝誠自誣耳。當伺其談敘得喪斯及矣。岳自顧請主虛宗初無怯憚。舉綱頓網大義斯通。雖諍論鋒臨而響應隨遣。眾咸不識其戶牖。故無理頓聯辭。由是名振學宗法筵繼席。歲舉賢良推師有寄。武德初年。從業藍谷化感寺側。岩垂乳水。岳往承之可得二升懸渧便絕。乃曰。吾無感也。故水輟流。遂以殘水寫渧下瀅中。一心念誦。日取一升經六十日。患損方復。又至二年。以三藏本疏文句繁多學人研究難用詳覽。遂以真諦為本。餘則錯綜成篇。十有餘年方勒成部。合二十二卷。減於本疏三分之二。並使周統文旨字去意留。兼著十八部論疏。通行於世。以為口實。又初平鄭國。有宗法師者。神辯英出時所異之。皇上延入內宮立三宗義。岳問以八正通局聖賢。後責才施無言以對。坐見其屈。乃告曰。京室學士談衒實希。三宗之大於何自指。及高祖之世。欲使李道東移被於鳥服。度人授法盛演老宗。會貞觀中廣延兩教。時黃巾劉進喜創開老子。通諸論道。岳乃問以道生一二。征據前後。遂杜默焉。岳曰。先生高視前彥。豈謂目擊取通乎。坐眾大笑而退。故岳之深解法相。傳譽京國矣。至六年秋八月。岳兄曠公從化。悲痛纏懷。徒屬慰曰。人皆有死。惟自裁抑。岳捫淚曰。同居火宅共溺愛流。生死未斷何得不悲。聞者議之。以為善居道俗之間也。貞觀初年。有梵僧波頗。在京傳譯。岳為眾舉。預其同例。頗聞善於俱舍。未始重之。謂人曰。此論本國學者之英華浮情。不敢措意。今言善者不有謬耶。因問以大義並諸異論。岳隨其慧解應答如流。頗曰。智能人智能人。不言此慧吾與爾矣。自爾情敦道術。厚密加恆。八年秋。皇太子召諸碩德集弘文館講義。岳廣開衢術。延對諸賓。酬接覆卻神旨標被。太子顧曰。何法師。若此之辯也。左庶子杜正倫曰。大總持寺道岳法師也。法門軌躅學觀所宗。太子曰。皇帝為寡人造寺廣召名德。而此上人猶未受請何耶。倫曰。虞舜存許由之節。夏禹順伯成之志。彼乃俗流。猶從矯逸。況方外之士。棄名之人。臣輒從其所好耳。乃下令曰。今可屈知寺任。允副虛襟。岳動容辭曰。皇帝深惟固本。歸誠種覺。所以考茲福地建此仁祠。廣召無諍之僧。用樹無疆之業。貧道識量未弘德行無紀。今蒙知寺任誠所不安。願垂含恕。敢違恩旨。屢辭不免。遂住普光。以貞觀十年春二月構疾彌留。諸治無效。春坊中使相望於路。遂卒於住寺。春秋六十九。皇太子令曰。普光寺上座。喪事所資取給家令。庶使豐厚無致匱約。仍贈帛及時服衣等。俄而有敕。復公給葬儀。送於郊南杜城之西隅。岳弟明略。身長七尺三寸。十九出家。志懷遠悟容儀清肅。特善涅槃。學人從集有聲京洛。住東洛天宮寺。貞觀九入年朝奉慰。時四海令達總集帝京。惟岳及略。連支比曜。時共美之。及事緣將了。言歸東夏。岳惘然曰。吾同氣四人。並先即世。唯餘與爾相顧猶影。自曠師沒後。心常怏怏。恐藤鼠交侵欻然長逝。異生難會可不思耶。吾行年耄矣。其能久乎。集會又難。爾其且止。因斯便住。恰至明春岳便辭世。略之銜疚。痛鐘纏結帶疾還寺。以十二年卒於所住。春秋六十七矣。

上篇:神迥(唐京師大莊嚴寺)[《續高僧傳》卷十三] 下篇:功迥(唐汴州慧福寺)[《續高僧傳》卷十三]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歷代名僧辭典

違境

(雜語)違逆自己身心之境界,即起瞋恚受苦痛之事象也...

大身

(術語)對於丈六之小身而謂之遍虛空之大化身。...

自證

(術語)第一義之真理非從他得而自證悟者,謂之自證。...

迦羅者摩

(雜名)譯曰虎皮。見何耶揭唎婆像法。...

無想異熟

【無想異熟】 p1063 集論一卷十一頁云:何等無想異熟?...

法華宗

(流派)原為天台宗之本名。因彼宗以法華經為本經故也...

斷圓

為天台宗所說圓教八義之一。其義有二:(一)謂一斷一切...

末笯曷利他

【末笯曷利他】   西域記云:唐言如意。即婆沙論師。...

無因見論

【無因見論】 p1059 瑜伽七卷七頁云:無因見論者:謂依...

金剛輪

1、金剛的法輪,指密教。   2、五輪之一,即金輪。...

中輩生

(術語)無量壽經所說三輩生之一。往生人之中輩也。觀...

無明有二種相

【無明有二種相】 p1079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十六頁云:...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大藏經】禪秘要法經

禪秘要法經卷上 後秦弘始年鳩摩羅什等於長安逍遙園譯...

【大藏經】肇論

肇論序 小招提寺沙門 慧達 作 慧達率愚,通序長安釋...

自律管好自己,慎獨切莫放逸

我年輕時有一次前去看望一位老和尚,他房間的牆上貼著...

找小鳥當證人

我們平時面對外境時,常會加以分別,卻從沒有好好地觀...

慧律法師:摧毀「自我意識」的空間

如果每個人都能體會到:「世間沒有任何一樣東西是我們...

【推薦】舍不得兒女,誤了她一生的大事

一、肝癌病苦,拚命念佛,水腫消掉 另外一位病人。昨天...

人生的總預測

這個世間一切都是夢幻泡影,它的吉凶禍福都是在做夢:...

一門深入專修,不要夾雜

除了正助二行之外,修其他的善,善行,都稱為雜行。雜...

能夠調伏自己,就戰勝了所有的外境

正修當中有一個偈頌,先看一個偈頌。 《行論》云:惡有...

和尚遇鬼

傳說中的鬼怪,並不一定都會吃人、害人,有時候他們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