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清涼大統國師澄觀《釋氏稽古略》

【佛教人物傳】  大字體  護眼色

清涼大統國師澄觀。始見於則天萬歲通天元年。至順宗在東宮之時。聞法解悟。以心要問於國師。師答之。略曰。至道本乎其心。心法本乎無住。無住心體靈知不昧。性相寂然包含德用。迷現量則惑苦紛然。悟真性則空明廓徹。雖即心即佛唯證者方知。然有證有知則慧日沉沒於有地。若無照無悟則昏雲掩蔽於空門。若一念不生則前後際斷。照體獨立。物我皆如。直造心源無智無得。然迷悟相依真妄相待。若求真去妄如棄影勞形。若體妄即真似處陰影滅。若無心忘照則萬慮俱捐。若任運寂知則眾行爰啟。放曠任其去住。靜鑒覺其源流。語默不失玄微。動靜未離法界。言止則雙亡知寂。論觀則雙照寂知。語證則不可示人。說理則非證不了。是以悟寂無寂真知無知。以知寂不二之一心。契空有雙亡之中道。帝之元和四年五月。敕有司別鑄金印。加清涼國師號僧統國師。主教門事。帝問師曰。華嚴所詮何謂法界。師曰。法界者眾生身心之本體也。從本以來虛明廣大唯一真境而已。無有形貌而森羅大千。無有邊際而含容萬有。昭昭於心目之間而相不可睹。晃晃於色塵之內而理不可分。非徹法之慧目離念之明智。不能見自心如此之靈通也。故世尊初成正覺嘆曰。奇哉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於是稱法界性。說華嚴經。全以真空簡精。事理融攝週遍凝寂。帝聽於玄談。廓然自得(舊唐書師文集。開成三年入寂)

上篇:布毛侍者《釋氏稽古略》 下篇:慈忍靈濟大師《釋氏稽古略》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人物傳

禪林僧寶傳

凡三十卷。略稱僧寶傳。宋代慧洪覺范(1071~1128)撰...

十二惡律儀

又稱十二種惡戒。惡律儀者,謂所不應作之律儀。即:(一...

三苦對三界

天台四教儀集註以苦苦、壞苦、行苦配於欲界、色界、無...

四乘十地

(術語)大乘同性經下於四乘各說十地:(一)聲聞乘十...

白鷺池

(地名)大般若經四處十六會之一處也,在王舍城竹林園...

給孤獨園

梵名 Jetavanānāthapindadasyārāma,巴利名 Jetav...

果位人

已經證得果位的人,如阿羅漢、菩薩、佛等是。...

有漏斷

為「無漏斷」之對稱。即以有漏道斷除煩惱之意。亦即凡...

菩薩五種生

據菩薩地持經卷十畢竟方便處品舉出,菩薩以願力、自在...

熊耳山

位於河南盧氏南方,與永寧(今洛寧縣)為界。山之兩峰...

不非時食十利

亦名:不受非時飲食十利、持非時食戒十利 資持記·釋頭...

舍覺支

謂有苾芻。思惟斷界離界滅界。由此發起心平等性。心正...

【大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大藏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大藏經】阿閦佛國經

阿閦佛國經卷上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發意受慧品...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

四字佛號和六字佛號功德是否一樣

問: 念阿彌陀佛名號或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功德是否一...

八歲龍女,即身成佛

在《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中,有一段敘述八齡龍女即...

【推薦】聖嚴法師《心的五四運動》

一、四安:安身、安心、安家、安業 我們要把佛法落實...

如何讓心養成專注的習慣

問: 在企業工作結果是導向的,需要高效率,而且很多...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原文】 觀經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凡憶佛,念佛,...

救人不淫免火災

河北省獻縣史某,為人雖不拘小節,但秉性豪爽正直,不...

佛家怎麼看待占卜與推步盈虛

問: 佛家對於陰陽、占卜、推步盈虛、看天像這些怎麼...

慧廣法師:生命的意義

一、 生命不在長短,衹要活得有意義。 十年、二十年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