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乘起信論(Maha yana-Sraddhotpada-sastra)

【中國大百科全書】  大字體  護眼色

  Dacheng Qixinlun

  佛教論書。相傳古印度馬鳴著。南朝梁真諦譯,1卷;唐實叉難陀重譯,作2卷;以真諦譯本較流行。全書分因緣分、立義分、解釋分、修行信心分和勸修利益分五部分,主要把大乘如來藏思想和唯識說結合為一;闡明「一心」、「二門」、「三大」的佛教理論和「四信」、「五行」 的修持方法。一心,即如來藏心。萬法源出於此,包攝一切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二門,指心真如門(清淨)和心生滅門(污染)。心真如門有離言、依言兩種;心生滅門分流轉、還滅二門。三大,謂體大、相大、用大。「體」即本體,又名真如,於中一切法平等,不增不減;「相」即形相,又名如來藏,具有無量善性功德; 「用」即功用,謂由此產生一切善因善果,為修證菩提妙覺之所由。四信,指相信根本真如和佛、法、僧三寶。五行,即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止觀五種德行。中心思想為論證「如來藏」(真如)與世界萬物的關係和勸人信奉大乘佛教。認為如來藏有生滅心轉,是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世界萬有都是「如來藏」的顯現,因而提出「真如緣起」說。勸導人們深信真如佛性和佛、法、僧三寶,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止觀等,以獲解脫。

  後人對此論頗多存疑。隋《眾經目錄》卷五收入「疑惑部」,謂「《起信論》一卷,人云真諦譯,勘真諦錄無此論,故入疑」。近代有些學者認為此書非馬鳴所譔,是中國南北朝時託名之作。但由於此書結構嚴整,文義通順,解行兼重,古今學人盛行傳誦,視為大乘佛教入門之書。

  在中國,此論傳習頗廣。真諦和他弟子智愷以及隋代曇延、慧遠等都各造疏記。天台宗智顗、三論宗吉藏的著述中也曾引用此論。據說玄奘從印度回國後,又將此論譯成梵文傳往印度。入宋以後,流傳更盛,直至近世,佛教各宗無不以此論為入道的通途而加以傳習。朝鮮現存有元曉、太賢、見澄的註疏多種;日本則有湛睿、圓應、亮典、即中、貫空、曇空、藤井玄珠、村上專精、望月信亨等人的章疏。(梁孝志)

上篇:大般若經(Mahaprajna-paramita-sutra) 下篇:大方等大集經(Mahavai pul ya-mahasanni-pata-sutra)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中國大百科全書

後得無分別智勝利

【後得無分別智勝利】 p0879   世親釋七卷十八頁云:...

四不生

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不自生是法不由自...

二執

(名數)一、我執,又名人執,以五蘊假和合而有見聞覺...

大乘方等經典

(術語)謂諸大乘經也。方等為大乘經方正之通名。言其...

故妄語戒犯相

亦名:小妄語戒犯相 子題:異本音、看指甲、看指押、指...

不恭敬

【不恭敬】 p0320 瑜伽八十四卷二十頁云:不恭敬者:不...

漉水襄

比丘六物之一,即濾水去蟲的器具。...

月天

(天名)梵名戰捺羅,旃陀羅,戰達羅Candra,又有蘇摩...

開白

(儀式)法事之初曰開白,終曰結願。開白雲者,於法事...

本有家

印度唯識學者將種子之起因,分為本有、新薰、新舊合生...

菩薩初中後際世俗智

【菩薩初中後際世俗智】 p1133 瑜伽六十九卷十七頁云:...

八念

一念佛 二念法 三念僧 四念戒 五念舍 六念天 七...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阿難說...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佛在羅閱祇耆...

做父母的要以五事來對待兒女

人人都會生兒女,但不見得人人都知道教兒女;生兒女易...

棒喝透出華嚴五教

宋朝徽宗皇帝的時候,有一位丞相把各宗各派的長老都請...

在不完美的工作環境裡訓練自己

問: 上班族必須聽命於老闆、上司,但如果你覺得老闆...

向閻羅王獻財

佛陀曾對弟子說一段故事--一位自私、暴戾無道的國王...

凡是信佛的人,災害面前多數都是安全的

大家看我們師父們,從早晨念經幹什麼?報四重恩、報父...

末那識的第六個特徵

末那識有六個特徵:第一,它總是追求愉悅;第二,它嘗...

戒殺與吃素

我國大乘佛教的傳統,特別重視不殺生與素食,因此吃素...

老鼠也能往生

清朝的時候,在浙江省杭州武林門內,有一座庵堂,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