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教義與經典

【中國大百科全書】  大字體  護眼色

  基本教義  原始佛教的主要教義有四諦、緣起、五蘊以及無常、無我等。公曆紀元前後,大乘佛教興起,陸續出現一批闡發大乘思想的經典,在理論上發揮了空、中道、實相、六度的學說,對教義有所發展。其中主要的有無住涅槃、緣起性空和唯識說。

  佛教傳入中國後,教義上有許多創新。主要的有三諦圓融、一念三千以及頓悟、十玄、六相和三觀等。

  經典  佛教典籍分為經、律、論三藏。「藏」(Pitaka)的原意是可以盛放東西的竹篋,有容納、收藏的含義,佛教用以概括全部佛教典籍。經是釋迦本人所說的教義;律是佛陀為教徒製定的必須遵守的規則及其解釋;論是為闡明經、律而作的各種理論的解釋和研究。尚有一部分佛教僧侶、學者對三藏所作的註疏、撰述,稱為「藏外典籍」。三藏在南北朝時稱「一切經」,隋代以後稱「大藏經」。

  大藏經按語系劃分,一般認為有三大系統:巴利語系、漢語系、藏語系。梵文經典只有少量殘存於尼泊爾、印度和中國。近年來,中國新疆和克什米爾又發現了一些,主要是大乘經典。

  巴利語系大藏經  流傳在斯里蘭卡,緬甸、柬埔寨、老撾、印度、泰國和中國雲南的傣、布朗和德昂等少數民族地區,主要是上座部佛教的經典,現存的最完善版本巴利語系大藏經,是1954~1956年間緬甸政府召集的第六次結集時勘定的。另外,這個體系也包括用僧伽羅文,泰文、緬甸文、高棉文和老撾文等譯出的佛典。

  漢語系大藏經  流傳在中國漢族地區和朝鮮、日本、越南等國。主要內容為翻譯印度的佛教經、律、論和中國、朝鮮等國僧人的撰述。漢語系的佛經大部分是從梵文譯出的,一部分是從巴利語或西域語言(胡語)譯出的,版本甚多。第一次刻本是宋開寶四年(971)所刻的《開寶藏》。後歷宋、遼、金、元、明、清各代,有22種刻本和排印本,另外朝鮮和日本也刊行多種。據《開元釋教錄》載,入藏的經典有1076部,5048卷,其中屬於大乘經、律、論的638部,2745卷,屬於小乘的330部,1762卷。又據元代《至元法寶勘同總錄》載入藏經典為1532部,5814卷。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經》(1932)共收3493部,13520卷。目前中國正在編纂《中華大藏經》,擬收23000卷,從1984年起已陸續出版發行。

  藏語系大藏經  流傳在中國藏、蒙、土、羌、裕固等民族以及尼泊爾、不丹、錫金、蒙古、蘇聯西伯利亞地區,內容分為甘珠爾、丹珠爾、松繃三大類。甘珠爾又名正藏,收入律、經和密咒三個部分;丹珠爾也稱續藏,收入讚頌、經釋和咒釋三個部分;松繃即雜藏,收入藏、蒙佛教徒有關著作。藏文大藏經自1313~1939年,各地共刻出11種不同的版本。

  另有從漢語或藏語轉譯的蒙文大藏經、滿文大藏經和西夏文大藏經。

上篇:佛教派系 下篇:僧伽制度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中國大百科全書

五法事理唯識

(術語)謂心心所等事理之五法盡為唯識也。其所以然者...

三昧耶身

指三昧耶曼荼羅之佛身。與三昧耶形同,密教諸尊之本誓...

末弟

(雜語)本師之對。汲一宗一派之法流而汲其末流之子弟...

作證道

【作證道】 p0686   成唯識論八卷二十二頁云:作證道...

色界

(一)梵語 rūpa-dhātu,巴利語同。色,變礙、示現之義...

現前地

【現前地】 修唯識行,於第四修習位中十地的第六地。此...

蠟印

蠟印印於泥土上,蠟印雖溶解,卻與泥合而成字形,比喻...

僧伽耶舍

(人名)Saṁghayaśas,論師名。譯曰眾稱。因明大疏一...

多心經

(經名)即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之簡稱。唐玄奘譯。...

唐大和上東征傳

全一卷。日僧元開撰。又作唐鑒真過海大師東征傳、東征...

空宗性宗十異

(名數)一法義真俗異。二心性二名異。三性字二體異。...

不足數體是相非

亦名:體是相非不足數、體是事違不足數 子題:不足數四...

【大藏經】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

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

【大藏經】大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

【大藏經】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

【大藏經】華嚴經·淨行品

(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

別想了,快去做吧

一位老教授來學校做演講,禮堂座無虛席。老教授的一生...

色身非己所能擁有,萬物終將壞滅歸空

一日,在鹿野園中有人正舉辦聚會,眾人齊聚一起飲食歌...

「華嚴九心」說顏回

在佛法的修學中,尋找善知識並如理依止,成為入門一件...

別在等待中留下遺憾

惠施曾做過梁惠王的宰相,博學善辯,是名家的代表人物...

歸依地藏菩薩,即得解脫三惡道報

【過去久遠劫中,如是慈愍發恆河沙願,廣度眾生。未來...

人間佛教的人情味

法師與小食客 慈惠、慈嘉二位法師留日期間,一天相約...

佛教有「夫妻相剋」的說法嗎

古代民間女子若是婚姻不好,尤其是夫死再嫁、寡居等,...

為什麼為人處事要誠實信譽

問: 為什麼為人處事要誠實信譽? 方海權答: 經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