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圓滿

【中國佛教】  大字體  護眼色

  大圓滿是西藏寧瑪派所特有的密教法門,和新派密教在理論上和實踐上有很多地方不同。寧瑪派總判世出世法為異生人天乘,顛倒外道乘,和真實內道(佛法) 乘。在內道中更分為九乘,通常稱為九乘次第。初三乘為因乘,即聲聞、獨覺、菩薩三乘。後六乘為果乘:即事乘,近乘,瑜伽乘,這三乘合為外牟尼續乘;摩訶瑜伽乘,阿努瑜伽乘,阿底瑜伽乘,這三乘合為內大密咒乘。後三乘中,尤以阿底瑜伽一乘和新派最不相同,而大圓滿法門就是在這一乘中建立的。因此,阿底瑜伽也稱無二大圓滿。它的意義是,一切染淨法統統在現前離垢明空豁朗的內證智(本覺)中完全具足,所以叫做圓滿;解脫生死的方便途徑莫勝於此,所以叫做大。這內證智另有菩提心,心性,如來藏,自然智,自然光明智等異名。從果證來說,這自然智的本體空分即法身,本性顯了分即報身,大悲明證分即化身,三身原來在本分上具足,不必另有精勤修作即已圓滿,所以叫做大圓滿。

  大圓滿為什麼較其他各乘殊勝呢?九乘中初二乘為小乘可以不論。菩薩乘不離用尋思伺察以辯二諦,而大圓滿的菩提心則超越尋伺推求。事乘要住於二取清淨之境,而大圓滿的菩提心則超越二取,近乘(亦名俱乘或行乘)未悟達無二的義境,而大圓滿則是無二的菩提心。瑜伽乘求生密嚴剎土,不能住於無舍無取,而大圓滿則為無取無舍的菩提心。大瑜伽乘求證金剛持位,所以用方便勝慧(般若)為趣入門,而大圓滿的菩提心則超越勤修,隨瑜伽乘求證無別,所以用界智為入門,而大圓滿的菩提心則超越因果。總括地說,下八乘不用自然智,所以都以漸修為宗,不能出因果生死的樊籠,而流於沒有性修的偏執,但大圓滿則把種種顯現都化為一實相,所以叫做「自然出過勤修」。

  大圓滿的修法又分三部:即心部、界部和要門部,這三部雖然依次略同於新派的大手印,五次第和六加行,但是寧瑪派的見解,認為仍然比那些法更殊勝。三部中又以最後的要門部為勝,因為在理論上,心部執著意度,界部執有法性,仍流於意度,而要門部能令實相自顯,故更殊勝。這要門部又分四部:即外,內,秘密和無上。要門部的無上部又稱為自性大圓滿心髓金剛藏乘,簡稱大圓滿的寧提。寧提的傳承主要有兩系。一系是由吉祥師子傳蓮華生,再傳空行智慧海王而傳下來的,叫做空行寧提;另一系是由吉祥師子,智經無垢友而傳下來的,叫做上師寧提。二派理論大致相同,只修法方面稍有區別。

  要門部所依的教典,傳說有六百四十萬頌,分為三萬五千品和五千樞要等,西藏譯出的只有少分,並且原本也非印度所有,而是收藏在烏萇的空行洲中,由本派的得大成就者如吉祥師子、蓮華生、無垢友等人取出一部分來流通人間。

  要門部中無上部的見修行果中,寧提法又名證智自顯妙道金剛藏大秘密乘。大圓滿法的全部已勝於下八乘,而這一部法又是大圓滿中最深法門,為大圓滿的極頂,所以比大圓滿中其餘法門還要殊勝,主要理由有以下幾點:

  一、其餘法門都偏重於慧,可以速得開悟,但欠缺超脫力,所以不能即身解脫。本部法有見根法要,只論精勤的大小,不管根機的利鈍都可成就。

  二、其餘法門對於各各法性都在意識審察中建立信念,所作空觀如暗中投石,形同摸索,本部法則不用意識審察,現前即有,現量親證。

  三、其餘的法門都以能說的文句為憑依,所以對於義境一開始就要求通達領悟。本部法不用文句一字,而現前覩見義境(以現量親證),因此可以不依文句而成佛。

  四、其餘法門對於各各實相的義境,都以心慧取為觀境而建立體道果,時時要用思惟籌量。本部法則顯了現證,不用心慧所作,分別體道即可成佛。

  五、其餘的法門總要分別前後因果,故不能不另外去求菩提。本部法菩提自現,所以不用因果勝劣的作業,也不必精勤修行,分別取舍。

  六、其餘密法要用脈、風、明點等,當年齡少壯時,脈道舒展,易證菩提;年齡老大,則大種力衰,難以得解脫。本部法光明的日月從內起現,所以衹要具足精進,不論年齡老幼都能解脫。

  七、其餘法門都認為三身是究竟果,是所觀待的法。本部法三身在道中即明朗顯現,所以能在究竟光明的本淨界中任運任持內證智的妙有境界。

  總之,大圓滿中心界兩部雖能遠離言談安足外所,現量覩見證智,其心可以須臾間自顯而住,即許這一種動靜相為究竟,但事實上沒有真正看見,仍不過是意識審察一類之境。本部法能以真實法要現前明見,當然更殊勝了。又要門中的外內密三部,道果方面,仍然更以中有位的境界為憑藉,本部法則現生即可解脫為光明身。為了這些原因,光明金剛藏乘便成為一切乘的極頂。

  在這一乘中又分決斷和超越兩部,在修法的過程中,後者以前者為依。如果只修前者,即身也可化為微量而成佛,但對於外迷相地石山岩等不能淨化;且修道時仍以粗脈風為依,不能成就光明身,現身不能達究竟極地。超越法,則現生能證光明身而得大遷轉身,成辦廣大利他事業,而且所得天眼,神足,力通,也無量無邊。因此在本部法中又以超越法為最究竟。

  本部法的理論根據在《阿毗達摩大乘經》的頌文「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它建立本初之體自然智為一切法依,自然智的本體空分像虛空一樣就是法身,本性顯了分像日月一樣就是報身,大悲週遍分像日月的光華一樣就是化身,所以三身在本分上完全具足。三界眾生因為業力所蔽顛倒迷亂,對於這個所依的實相不能了知,所以輪迴六趣受種種苦。

  一切有情在迷亂時,因為有身口意三業的攪擾,這自然智雖不顯現,然而並不是沒有。就每一個有情的身上說,身為脈之所依,脈又為風和界的所依,在金剛身的三脈四輪中央有自然智宮心法殿,當中即有自然智光明之體。所以這個自然智是人人都具有的。

  本部法中關於三脈四輪的建立和其餘金剛乘法門相同。另外不共的建立有四大殊勝脈為光明安住的處所。這四個脈是:一、迦底大金脈,二、如白絲線脈,三、細旋脈,四、晶管脈。最後的一脈連結心眼,其中有具賢嚴明點,是現起無數金剛連鏁光明的依處。同時,在心臟(肉團心)中央有具足光明的光明脈,象放光一樣照明一切細脈,所謂「如來藏週遍」就是這個意思。這個能明照的內證智本體即空,本性是五光常照,大悲的光輝週遍,所以是三身(或五身,見下)五智的大藏。但是它的本體法身空上清淨知見之分被阿賴耶和八聚識所障,本性五光明照分被有質礙的血肉蘊聚所障,大悲光輝和證智起處被業和習氣所障,因此它的體性極難覩見。但它是週遍一切有情,以各各有情之身為依而存在的,所以說為本初界自然智如來藏。在現前的肉身中,週遍而住 這如《寶性論》說:「等覺身流布真如無別故,有智故有身,常具足佛性。」

  關於修法方面,本部法也和一般真言道相同,分為能成熟的灌頂和能解脫的修持兩部分,內容如下表:

   ┌外有戲論寶瓶灌頂-—-除身障
   ├內無戲論秘密灌頂-—-除語障
   ┌—能成熟道—四灌頂—┼極無戲論慧智灌頂-—-除意障
   │ └最極無戲論辭句灌頂—除所知障
  修法—┤
   │ ┌共同前行
   │ ┌前行┤
   └—能解脫道—┤ └不共前行
   │
   └不共正行

  本部法中和一般真言乘相同也非常重視灌頂傳受,所以這四種灌頂需具足受(但也有說最上奧義端賴自悟,傳亦不知,說亦不知的)。受寶瓶灌頂可於生起次第修法得自在,受秘密灌頂可於修圓滿次第「拙火」旃荼梨及字輪誦咒得自在,受慧智灌頂可於修大樂雙運及通達本淨法性智得自在,受辭句灌頂可於現量任運之義得自在。如不受灌頂則過患極大。反之,如果能具受灌頂,則在一切分位都能成就所樂求的事情。在修道時,光明脈清淨,能夠生超殊勝三摩地成為諸佛之子,任持佛的種姓,壽命長遠,受用威權都能具足,永斷一切惡趣,領受天上的廣大安樂吉祥,現身證得究竟佛菩提果。

  其次,進入修道,因為本部法以出過一切起心作意,現前令見光明智慧為宗,所以對於一切以意識審察為性的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都要棄絕。初步先修共同前行,再修不共前行(以修金剛薩埵或修蓮華生為主),最後再修不共正行。

  關於正行,主要是些實修的方法,所以特重口傳。要門部的梵文原名為烏波第舍就是近處指授的意思。修法內容,大致是,初步指示身語心三要,身要有五種或三種姿勢(法身獅子奮迅勢,報身大象眠臥勢,化身仙人蹲踞勢)等。再指示根門要,緣境要,息風要,證智要等以看光明,依此修持,四種光明即可逐次現前,四光明是法性現量光明,證受增長光明,證智充量光明,法性窮盡光明,第四光明又有漸盡和頓盡的分別。

  在現見光明的剎那證智中,阿賴耶俱三界心心所都可遣離,一般密咒下乘以味展二脈的風心趣入中脈所生的樂明無念之智,認為是「俱生智」,這是仍然未遣離阿賴耶八聚識的狀態,因為樂明無念中的安樂受是意與染污末那未分的無念,所以即是阿賴耶,這裡微作明淨狀的就是阿賴耶識,色聲等五種粗境仍依根識各別顯現,所以仍有五門之識。這些若不加以遣除,則生死之心尚未解脫,當然不能解脫。並且下乘密咒以脈風明點一味和合之喜為根本義,所以認為要使風界等從味展二脈趣入中脈,使脈結各各舒解,由此起現初地以至佛地的各別功德。這種法門障礙很多,而且本風要是不慎進入六趣輪迴的脈瓣中,反而可以生起很多迷亂的境相,引發過患。本部法則可使諸風自滅而住,各各脈瓣的風自成清淨,這時光明脈中的智風就在本位上自然朗照,所以清淨智慧之境,身、光、剎土等都能當前顯現,而迷境不復生起。等到中脈裡的光明脈增長,那末諸脈結就漸化光明,地道功德即在本來光明中出現,這就是得到解脫了。譬如,當初二結(中脈中)化為光明時,在外面顯現的光中就現出一千二百個佛土。如果把自己的光輝分照那裡,再收攝到本光中,那末就到那一剎土去了;如果把身頸轉動一下,就可以震動照耀一百個佛世界,而內心又能入出一百種法性無分別三摩地。因此,即此已遠超下乘之地了。

  依這個法要以見根(淨眼根)現量瞻覩的一剎那,澄清不動,遠離合散的智慧,就是在本分上證法身的決斷,外面顯現光明照了的方便,就是任運起現自性色身道的超越。因此,外所顯就是「生起次第」起現方便的法要,內明照就是無生而滅諸戲論的「圓滿次第」現證遠離邊際的般若。這樣,方便、般若、生起、圓滿、法身、色身、顯相、空性、福德、智慧等資糧都在修決斷和超越時剎那圓滿。這時五身五智也都剎那圓滿,因為心一境性遠離戲論就是法身,自顯無執就是報身,現種種境就是化身,遣八聚識就是菩提身,界無遷變就是金剛身。又遠離緣慮戲論就是法界智,顯了無障就是圓鏡智,住平等味就是平等性智,所顯五光無雜就是妙觀察智,能所二取(根境)皆化光明即成所作智。

  在修法時,安住光明的剎那也可以盡攝下九乘的密意勝利。因為這時沒有補特伽羅執及法我執,所以盡攝聲聞、獨覺、菩薩三乘密意。又安住光明的剎那,身語意三都沒有煩惱垢染,所以盡攝清淨行事、近、瑜伽三乘密意。又安住光明的剎那,光明,證智,無二齊運開覺,現證殊勝三摩地,所以盡攝大、隨、極三瑜伽的密意。其餘的陀羅尼、三摩地以及諸地道等都是就內證智無垢分上安立的,所以也同時盡攝。這樣一來,下乘所修的一切三摩地和所開覺的一切功德法無不盡攝於此安住光明的剎那中。

  本部法的果證,一般說來,如果在塚間、空谷,洲渚等極寂靜的地方如說觀修,等到四光明的境界逐次起現,那末,上根衹要三年,中根衹要五年,下根極長七年,內外質礙之境都化為光明,就可以在自顯色究竟之處現證佛位(這裡所說的色究竟指法身普賢所住的法性土,不是普通的色究竟天)。這時可以隨修行者的願心而有兩種成就。一種是想用現身成辦廣大的利生事業,壽命無邊盡三有際,就可以證取大遷轉身。這種身性象水中月一樣,雖有顯色,但沒有觸色,如同大阿闍黎蓮花生和無垢友,能在一剎那中示現不可思議神通法門。另外一種成就,即是不想依現身成辦廣大利他事業的,那末在圓滿四光明道而身化光明時,就到法界本初地任運成就三身五智。所以在法身剎土就成為普賢,在報身土任遠密嚴剎中成為自顯受用身,再由加持力,在清淨佛土現為五部如來饒益諸住地菩薩,更於六趣中示現各趣大師廣作義利,以殊勝變化工巧及受生等事窮三有際饒益無盡。

  大圓滿法的內容大略如上。至於本法中要門部的傳承,據傳說分為天上和人間兩個階段。天上為提婆賢護之子慶喜藏,又名具勝心天子,由金剛手授以此法。人間的傳承始於具勝心,他降生烏萇國,為國王烏波囉遮之女華明之子,名為極喜金剛。極喜金剛登位時,金剛手親來傳法。後極喜金剛傳法於阿闍黎妙吉祥友。妙吉祥友傳法於吉祥師子。吉祥師子是漢地戍奢洲人,父名具善,母名光顯女,他在二十五歲時遇妙吉祥友,圓滿承受阿底一切教法。吉祥師子後傳烏萇第二佛(指蓮華生),智者若那修多羅(智經),大哲無垢友和大譯師遍照等人。自吉祥師子以下是持明表示傳承。蓮華生無垢友以下都是補特伽羅附耳傳承。這耳傳又分二系,一系是由蓮花生傳空行智慧海王,埋藏法寶以待有緣,後由蓮華業力取藏傳遍智自然金剛,雍敦金剛吉祥等為空行寧提;另一系由無垢友傳孃定賢,建烏汝奢寺埋藏教授,後由登瑪倫賈取出傳給孃結尊師子自在,由他再傳給孃迦當巴。他把教授埋藏三處,三十年後由結貢那薄在公元 1067年取出,這時陸續取藏的還有響巴日巴,漾敦諾札(即吉祥金剛,公元1097~1167)。漾敦諾札傳子億日(1158~1213),他又傳子覺貝 (1196~1231),以後遞傳師子奮迅,他再傳鏡金剛(1243~1303)、他又傳持明俱摩羅闍(1266~1343),他後傳隆欽饒降巴 (1308~1363),這一系叫作上師寧提。隆欽饒降巴,又名無垢光,他也曾受學空行寧提,又遍學後宏期新派密法,關於明處、顯經、密咒的著作極多,被推為舊派中智者之首。從現存資料看,自無垢光開始,大圓滿的教義,才成了有組織的、有系統的、有記錄的學說。此外,在後宏期中,仍有不少的取藏者出世,也有很多在定中得法的名為淨相派,傳承之間又各成系統,非此處所能備舉。現在川藏一帶宏揚寧瑪派大圓滿教法的,西藏有金剛崖寺,成熟解脫洲等,川西方面有白玉寺、迦陀寺、竹箐寺和昂藏寺等。
  (郭元興)

上篇:即身成佛 下篇:佛事儀式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中國佛教

主成就

六事成就之一。諸經之初,皆有所謂「六成就」者,其中...

掃滌不正言論諸惡尋思

【掃滌不正言論諸惡尋思】 p1039 瑜伽四十卷五頁云:又...

如意

(物名)僧具之一。世所謂爪杖也。手所不能到之處,用...

淨眾宗

即以四川成都淨眾寺為化導中心之初期禪宗宗派。又稱淨...

禪林寶訓

(書名)四卷,宋妙喜竹庵共集,東吳淨善重集。凡三百...

金剛生起

(術語)真言行者,寢息時,應想入金剛三昧,起時,應...

過分取衣戒開緣

含注戒本·三十舍墮法:「不犯者,若知足取衣,若減知...

建立假

(術語)又云施設假。謂別教從空入假之假觀,是初以空...

國土尋

謂於所愛國土人眾。欲令安樂。廣說乃至。降澤以時。緣...

一錘便成

(喻)只聽一句話便能開悟。...

唄士

(雜名)又曰唄師。法會唱如來唄,云何唄等之梵唄者。...

意根律儀

【意根律儀】 p1208 俱舍論十四卷五頁云:又契經說:應...

【大藏經】佛說四十二章經

四十二章經 後漢西域沙門迦葉摩騰共法蘭譯 昔漢孝明皇...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阿難說...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邊地疑城往生

在《無量壽經》五種原譯本中,釋尊開示邊地疑城往生之...

面相的好壞與心靈的善惡是相應的

現實生活中,人到中年後,就顯現出受性格和品格影響所...

奶奶虔誠祈求觀音菩薩找回被拐孫子

《觀音菩薩普門品》大家都看過了,普門品裡稱觀音菩薩...

這一念心就是一切的法

大概禪在當下,大體上是要回答這樣的兩個問題。 一個是...

發菩提心

我們常常講一個公案,說有師徒倆,師父是證到了羅漢果...

年紀大了就不要研究教理嗎

有一種錯誤的說法:你年紀輕體力強,應該研究教理;如...

殺生不異殺佛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當作佛。佛視一切眾生皆是佛,...

老病死苦常隨逐

過去,佛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弘法。一天,波斯匿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