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歸一道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清朝同治、光緒(1862~1887)年間興起之秘密宗教。盛傳於河北、山東之農村。據傳該教源自清初之先天道。其歷代祖師依序為趙萬秩、李連苑、陳希曾、張書林等人。基本教義大致與一貫道相同,但儀節較為嚴格,例如茹素放生,為教徒須信守之教條。

該教宗旨在提倡儒釋道三教合一,奉無生老母慈命,返回原性,脫離浩劫。此外,並奉祀復陽帝君(即初祖趙萬秩,又名趙純一,亦稱普渡佛、復陽子),達摩老祖、觀音菩薩、釋迦佛、孔子、老子、彌勒古佛等。修持法則包括儒釋道之行法,亦倡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說。重要經典有登仙梯(中含許多訓文)、傳家寶訓、三教正宗、救急文、歸一寶訓、高王觀世音菩薩真經等。

該教信徒生活皆刻苦、不慕榮利,持嚴戒,守白齋,重放生,一律在家修行。該教雖沿襲不少佛教教義及儀節,然基本上仍與佛教不同。 p6569

上篇:斷鹽 下篇:歸山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坐針鋒

(故事)坐於針之鋒端而聽法也。法苑珠林三界篇:色界...

義行

【義行】 p1239 瑜伽八十三卷六頁云:言義行者:謂思所...

應應

為「法應」之對稱。法身之感應,稱為法應;應身之感應...

行事鈔道俗七部立教通局意

亦名:道俗七部立教通局意 行事鈔·序:「第七,道俗七...

八義

因明用語。乃研究因明之八項目,又稱八門。即:(一)能...

磨滅

(雜語)物碾磨,則終消滅,謂有為法漸衰損,終消滅也...

拈語

(術語)禪門宗匠,拈起示人之語也。如古則,公案,機...

摩訶僧祇律(Mahasangha-vinaya)

Mohesengqilu   佛教戒律書。簡稱《僧祇律》,意譯《...

四種外隨煩惱解脫

【四種外隨煩惱解脫】 p0462 瑜伽九十七卷二頁云:云何...

蘇盧都訶

(雜名)咒名。七佛神咒所說經一曰:惟越佛說,有一萬...

成熟方便

【成熟方便】 p0666   瑜伽三十七卷二十一頁云:云何...

無實無虛

無實是不住有,無虛是不住空,離空有二邊,便是真空妙...

【大藏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

【大藏經】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序 揚州僧智愷作 夫起信論者,乃是至極大乘...

【大藏經】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漢傳版): 那(na...

【大藏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大唐于闐三藏提雲般若奉 制...

【推薦】富人和窮人不能只比物質,還要比幸福感

1960年,美國因貧富差距懸殊,產生許多社會矛盾。窮人...

願將娑婆三千界,盡種西方九品蓮

光緒十六年(1890年)冬,印光大師一肩雲水,行腳於東...

為什麼用恭敬心對待人,他們反而覺得我好欺負

問: 請問法師,為什麼我用恭敬心對待一些人,他們反而...

退讓的智慧

漢代一個叫公孫弘的人,年輕時家裡十分貧窮。後來當了...

生死是幻相,要用信願念佛來了斷

實則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報盡,故舍...

路留一步,味讓三分

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嘗。此...

了凡四訓白話篇

了凡四訓這本書,是中國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訓,教...

駕馭憤怒

從前有位富有的婦人,在社交圈內以樂善好施聞名,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