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新唯識論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民國熊十力撰。全書分明宗、唯識、轉變、功能、成物、明心等六篇,共析為九章。民國二十一年(1932)出版者為文言本,三十一年出版者為語體文本。全書綜合儒釋道及西洋哲學等各種學說,而加以分析、評破、抉擇。其中,對佛教之唯識等義理頗多評破,而最終宗旨則歸之於儒家之易經。該書體系完整,頗為時賢所重,然佛教界對之則多不以為然。是書出版後,印順撰「評熊十力的新唯識論」一文,就該書內容對佛學之曲解加以訂正。熊氏於民國四十八年又撰「體用論」一書,為據「新唯識論」而改譔者,該書序文謂:「此書既成,(新論)無保存之必要。」是書內亦有論佛法之二章。此外又撰「明心篇」一書,與「體用論」並為熊氏晚年之定論。 p5468

上篇:新修淨土往生傳 下篇:新發意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尸羅律儀圓滿

【尸羅律儀圓滿】 p0237 瑜伽七十卷四頁云:復次由五因...

闍梨

(術語)阿闍梨之略。僧徒之師也。其義為正行。謂能糾...

隨逐善

何等隨逐善?謂即彼諸法習氣。...

野巫

指僅知一種法術之鄉野巫師。轉為比喻學行不足之修禪者...

菩薩戒本經

(經名)一卷,彌勒菩薩說,北涼曇無讖譯。此即每半月...

八種布施

(名數)一隨至施,隨近己至,方能施與也。二怖畏施,...

樂說無礙辯

梵語 pratibhāna-pratisajvid。為四無礙辯之一。系隨...

舜若

(術語)Śūnya,空之梵語。謂虛空及諸法之空無也。又...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出世,離開人間;涅槃,已達超越生死,完全覺悟之境界...

四食差別有四種

【四食差別有四種】 p0460 雜集論五卷十一頁云:又此四...

接引

又稱攝引、接化。為引導攝受之意。謂諸佛菩薩引導攝受...

金剛密跡

(術語)又曰密跡金剛,密跡力士,金剛力士,金剛手,...

【大藏經】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浴佛功德經 大唐沙門釋義淨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

【大藏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大藏經】永嘉證道歌

永嘉證道歌 唐慎水沙門玄覺撰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

福報是來自於過去的布施,那就不用拚搏努力了嗎

問: 我們的福報是來自於過去布施財物,那我們就不用...

如何講法問難不離空義

問: 如何講法、問難不離空義? 惟賢長老答: 這個你...

天台六即佛義

《六即佛頌》的作者是宋法雲大師(10861158),字天瑞...

模仿老鷹的烏鴉

老鷹叼走了一隻綿羊。一隻烏鴉見到了立刻想學它。 烏...

娑婆不結娘生業,要作蓮池自在人

徹悟禪師說:說著蓮邦雨淚垂,閻浮苦趣實堪悲。世間出...

如何對待生活修行中的善緣違緣

問: 請問如何正確對待生活、修行中的善緣、違緣? 答...

莫將敬神與信佛混一為談

學佛者首須了知如何是佛,如何是佛教之大概,心中方能...

誠信是做人的第一準則

公元前四世紀,意大利人皮斯阿司因犯罪被判絞刑。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