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梵名 Mahā-prajñāpāramitā-sūtra。凡六百卷。略稱大般若經。唐代玄奘譯。收於大正藏第五至七冊。「般若波羅蜜」,意即「通過智慧到達彼岸」。全經旨在說明世俗認識及其面對之一切對像,均屬因緣和合,假而不實,唯有通過「般若」對世俗真相之認識,方能把握絕對真理,達於覺悟解脫之境。為大乘佛教之基礎理論,亦為諸部般若經之集大成者。

般若部乃大藏經中最大部之經典,約佔全部「經藏」三分之一;而大般若經即佔般若部四分之三,其餘四分之一則為大品般若、小品般若、金剛般若等般若諸經。於經典成立之發展過程中,般若部諸經之先後次第,以道行般若、小品般若為最早,其次為大品般若、金剛般若等,其後乃為大般若經及其餘諸部般若之續出,其時約於大乘經典成立之中期。

玄奘之前,已有若干般若經之漢譯,然因未能周備,故玄奘乃集眾重譯,校合三種梵文原本,以嘉尚、大乘欽、大乘光、慧朗、窺基等人任「筆受」之職,玄則、神昉等人任「綴文」之職,慧貴、神泰、慧景等人任「證義」之職,於玉華宮寺,自高宗顯慶五年(660)正月至龍朔三年(663)十月譯成。翌年二月,玄奘即示寂於玉華宮寺。

全經共有四處十六會六百卷。四處,係指佛陀宣說本經之四個處所,即:王舍城鷲峰山、給孤獨園、他化自在天王宮、王舍城竹林精舍。十六會中,第一、三、五、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等九會為玄奘新譯,共計四八一卷,其餘七會為重譯。

第一會共七十九品,凡四百卷。此會詳述般若觀之開闡與習行、菩薩之願行進趣、般若之甚深殊勝,敘說諸大弟子、諸天、釋梵之供養讚歎因緣及受持一句之廣大功德,並由常啼、法湧二菩薩受般若之因緣,說明聽聞般若波羅蜜甚為難得。據法苑珠林卷一○○、開元釋教錄卷十一等所載,第一會之梵本共有十三萬二千六百頌。相當於現存之梵文十萬頌般若(梵 ?atasāhasrikā-prajñāpāramitā)。根據大正藏之對校,梵本凡有六章七十二品,內缺常啼菩薩、法湧菩薩、結勸等三品,其餘諸品之開合與漢譯本相異處頗多。西藏譯之各版本亦多同於梵本,惟奈塘(藏 Snar-than)版中具有常啼菩薩等三品,而共計七十五品。

第二會共有八十五品,凡七十八卷。與第一會相較,文略而義同,各品之廢立亦異,並缺常啼菩薩等三品。相當於現存之梵文二萬五千頌般若(梵 Pañcavij?atisāhasrikā-prajñāpāramitā),法苑珠林卷一○○、開元釋教錄卷十一等,亦載其梵本有二萬五千頌。西藏譯本分為七十六品,內有常啼品等。另據西明寺玄則所譔第二會序等載,西晉無羅叉譯之放光般若經二十卷、竺法護譯之光讚經十卷(缺後半)、姚秦鳩摩羅什譯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二十七卷(大品)等諸經,皆為此會之同本異譯。

第三會共有三十一品,凡五十九卷。其旨趣雖與前兩會相近,而諸品之開合不同,亦缺常啼、法湧等三品。據法苑珠林卷一○○、開元釋教錄卷十一載,第三會梵本有一萬八千頌。相當於西藏譯一萬八千頌般若(藏 ?es-rab-kyi Pha-rol-tu-phyin-pa khri-brgyad-stov-pa)西藏譯本共分八十七品,具有常啼菩薩品等。

第四會共有二十九品,凡十八卷。其大旨雖與前三會相同,文字則頗見省略。據玄則第四會序、法苑珠林、開元釋教錄等所載,後漢支婁迦讖譯之道行般若經十卷、吳·支謙譯之大明度經六卷、後秦鳩摩羅什譯之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十卷等諸經,皆為此會之同本異譯(北宋施護譯之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二十五卷,亦與此會為同本),梵本共有八千頌。相當於現存之梵文八千頌般若(梵 Astasāhasrikā-prajñāpāramitā)。

第五會共有二十四品,凡十卷。所說較第四會尤為簡略,法苑珠林及開元釋教錄等書,皆記載其梵本為四千頌。

第六會共有十七品,凡八卷。乃佛對最勝天王說般若及其修習之法。此會與南朝陳代月婆首那譯之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七卷為同本。法苑珠林及開元釋教錄等,載其梵本共有二千五百頌。

第七會曼殊室利分二卷,相當於梵文七百頌般若(梵 Sapta?atikā-prajñāpāramitā),不另立品名。敘述曼殊室利及佛有關如來、有情界之一相不可得、福田相不可思議、一相莊嚴三摩地等之說法。此會與梁代曼陀羅仙譯之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二卷(收載於大寶積經第四十六會)、僧伽婆羅譯之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一卷為同本。法苑珠林、開元釋教錄等,載其梵本共有八百頌。

第八會那伽室利分一卷,記述妙吉祥菩薩有關一切法非實如幻夢及無上法食等之說法,與宋代翔公譯之濡首菩薩無上清淨分衛經二卷為同本。法苑珠林及開元釋教錄等,說其梵本共有四百頌。

第九會能斷金剛分一卷,相當於梵文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多(Va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乃佛對善現尊者說菩薩乘之發趣、般若之修行及心之攝伏等。此會與後秦鳩摩羅什、元魏菩提流支、陳·真諦譯之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各一卷,及隋代笈多譯之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一卷、唐代義淨譯之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一卷等皆屬同本。法苑珠林及開元釋教錄等,說其梵本有三百頌。

第十會般若理趣分一卷,相當於梵文般若理趣百五十頌(Prajñāpāramitā-naya-?atapañcā?atikā)。乃佛為諸菩薩說一切法甚深微妙般若理趣清淨法門等。唐代菩提流志譯之實相般若波羅蜜經、金剛智譯之金剛頂瑜伽理趣般若經、不空譯之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麼耶經、宋代施護譯之照般若波羅蜜經各一卷,皆與此會為同本。法苑珠林及開元釋教錄等,載其梵本凡三百頌。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一則說此會與現存梵本相同,皆為一百五十頌。

第十一會布施波羅蜜多分以下至第十五會,相當於西藏譯 Pha-rol-tu-phyin-pa lva-bstan-pa。其中,第十一會布施波羅蜜多分五卷,舍利子為諸菩薩述說以大悲心行布施,則得攝受一切智智,證無上菩提等。佛對滿慈子闡明一切法非實有,無舍得損益之義,並以神力令大眾見十方世界無量菩薩之布施行,並宣說發心乃至菩提之差別、發心求一切智智之功德、一切智智相應作意之發起等。第十二會淨戒波羅蜜多分五卷,舍利子承佛神力而廣說淨戒之真義,闡明持守淨戒與非持淨戒之一一戒條,如發二乘心為犯戒,趣向無上正等菩提為持戒,味著施相、分別諸法、遠離一切智為犯戒。第十三會安忍波羅蜜多分一卷,滿慈子與舍利子之間,闡明安忍無上菩提之法,即以慚愧心作空觀,則止息鬥心而得安穩。第十四會精進波羅蜜多分一卷,佛對滿慈子闡釋住於般若,止息六情,精勤三學,完成菩薩行之道。第十五會靜慮波羅蜜多分二卷,佛在靈山會中對舍利子、滿慈子解說四禪、八解脫、九次第定等一切定,並說空般若三昧。據開元釋教錄載,第十一、十二兩會之梵本各為二千頌,第十三、十四兩會各為四百頌,第十五會為八百頌。法苑珠林則謂十四會之梵本為八百頌。

第十六會般若波羅蜜多分八卷,佛於王舍城竹林會中,對善勇猛菩薩遍說般若無所得解脫。法苑珠林及開元釋教錄等,載其梵本為二千五百頌。此會相當於現存梵文 Suvikrāntavikrāmi-pariprcchā,西藏譯分為七章。

此十六會中,已有部分刊行出版其梵本及西藏譯本,如初會、第四會、第七會、第九會等。本經傳譯之後,西明寺玄則對十六會各別制序,大慈恩寺窺基作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理趣分述讚三卷、新羅元曉作大慧度經宗要一卷。另有大般若經關法六卷(宋代大隱)、大般若經綱要十卷(清代葛[鼎*頁])等。又大藏經綱目指要錄卷一、卷二上,大藏聖教法寶標目卷一、閱藏知津卷十六至卷二十三等,亦各記述本經之綱要。本經各會之卷次、品數及古來之同本異譯等,列表如下:[大唐內典錄卷五、古今譯經圖紀卷四、開元釋教錄卷八、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師行狀、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一、佛教經典概說、新佛教第九之七(渡邊海旭,大般若經概觀)、宗教研究新第二之四(幹潟龍祥,般若經の諸問題)、原始般若經の研究] p839

上篇:大般泥洹經 下篇:大般若會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時藥授有三種

亦名:授食法有三種 隨機羯磨·衣藥受淨篇:「授有三種...

淨土生無生論

(書名)一卷,明傳燈撰。各家注述如下:淨土生無生論...

滅諦有四種

【滅諦有四種】 p1214 顯揚二卷一頁云:滅諦者:亦有四...

溥洽

(1346~1426)明代僧。會稽山陰人,俗姓陸,為放翁之...

若睹若瞻正知而住

【若睹若瞻正知而住】 p0885   瑜伽二十四卷十頁云:...

第一義樂

指涅槃之妙樂。第一義,即究竟、窮極、最高之真理、最...

苦輪

生死之苦果流轉不息,回轉如輪,故稱為苦輪。如勝天王...

歡喜三昧

(術語)於諸法生歡喜之禪定也。智度論四十七曰:歡喜...

上軍王

【上軍王】 p0231 西域記三卷七頁云:上軍王嗣位之後,...

入菩薩行論

《入菩薩行論》,是說明菩薩如何修行的要典。中國西藏...

沙彌三品

子題:驅烏沙彌、應法沙彌、名字沙彌 行事鈔·沙彌別行...

如幻三昧

指通達一切諸法如幻之理的三昧。亦指變現種種如幻之事...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大藏經】禪秘要法經

禪秘要法經卷上 後秦弘始年鳩摩羅什等於長安逍遙園譯...

【大藏經】肇論

肇論序 小招提寺沙門 慧達 作 慧達率愚,通序長安釋...

在極樂世界,所有資生用具應念即至

在極樂世界,所有的資生用具應有盡有。不僅衣服應念而...

應該一門深入還是深入經藏

問: 一門深入和深入經藏是否矛盾,我們到底應該一門...

要選擇希望還是絕望

有兄弟倆,一起外出經商。然而,在半途遭遇了惡人,他...

出離心之思暇滿難得

所以我們透過死亡的無常,每一生的死亡到來都把我們生...

憨山大師《觀音讚》

大悲觀音像讚 我聞大士本無住。但在眾生心想中。眾生既...

相信念佛法門,緣於一次住院的經歷

本人能夠相信念佛法門,實際上比較感謝一次住院的經歷...

受持三戒

舍衛城中有一良家子弟聽了佛陀的說法,便皈依三寶,出...

弘一大師:淨宗問辨

古德撰述,每設問答,遣除惑疑,翼讚淨土,厥功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