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 ?āstr,巴利語 satthar。初果以上,乃至諸佛菩薩,堪為眾生之師範,故稱大師。本事經作三種大師:(一)如來,如來出現世間,闡揚大法,化諸眾生出離生死,令得無量義利安樂,是為眾生之師範。(二)阿羅漢,阿羅漢諸漏已盡,梵行具足,出現世間,開示四諦,令眾生脫離生死,皆得無量義利安樂,是為眾生之師範。(三)有學弟子,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精修梵行,具足多聞,於諸經典,善知法義,出現世間,開示四諦,令諸眾生出離生死,皆得無量義利安樂,是為眾生之師範。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二(大三○·七五九中):「能善教誡聲聞弟子一切應作不應作事,故名大師;又能化導無量眾生,令苦寂滅,故名大師;又為摧滅邪穢外道出現世間,故名大師。」
佛遺教經(大一二·一一一○下):「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大師。」此蓋以佛所說戒及法為佛滅後之大師。
又後世我國對人師中之通曉佛教教義且有盛德者,亦常尊為大師,如攝山大師(僧朗)、智者大師、天台大師(智顗)、南嶽大師(慧思)、嘉祥大師(吉藏)、賢首大師(法藏),又如近代之太虛大師、印光大師等。[長阿含卷十五究羅檀頭經、大般若經卷四三四、十誦律卷五十二、大智度論卷二] p835
上篇:大峰山 下篇:大師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