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寶亮(梁京師靈味寺)《高僧傳》卷八

【佛教人物傳】  大字體  護眼色

釋寶亮。本姓徐氏。其先東莞胄族。晉敗避地於東萊弦縣。亮年十二出家。師青州道明法師。明亦義學之僧。名高當世。亮就業專精一聞無失。及具戒之後。便欲觀方弘化。每惟訓育有本。未能遠絕緣累。明謂曰。沙門去俗以宣通為理。豈可拘此愛網使吾道不東乎。亮感悟。因此客遊。年二十一至京師居中興寺。袁粲一見而異之。粲後與明書曰。頻見亮公非常人也。比日聞所未聞。不覺歲之將暮。珠生合浦魏人取以照車。璧在邯鄲秦王請以華國。天下之寶當與天下共之。非復上人之貴州所宜專也。自是學名稍盛。及本親喪亡路阻不得還北。因屏居禪思杜講說絕人事。齊竟陵文宣王。躬自到居請為法匠。亮不得已而赴。文宣接足恭禮結菩提四部因緣。後移憩靈味寺。於是續講眾經盛於京邑。講大涅槃凡八十四遍。成實論十四遍。勝鬘四十二遍。維摩二十遍。其大小品十遍。法華十地優婆塞戒無量壽首楞嚴遺教彌勒下生等亦皆近十遍。黑白弟子三千餘人。諮稟門徒常盈數百。亮為人神情爽岸俊氣雄逸。及開章命句鋒辯縱橫。其有問論者或豫蘊重關。及亮之披解便覺宗旨。渙然忘其素蓄。今上龍興尊崇正道。以亮德居時望。亟延談說。亮任率性直。每言輒稱貧道。上雖意有間然而挹其神出。天監八年初敕亮撰涅槃義疏十餘萬言。上為之序曰。非言無以寄言。言即無言之累。累言則可以息言。言息則諸見競起。所以如來乘本願以託生。現慈力以應化。離文字以設教。忘心相以通道。欲使玟玉異價涇渭分流。制六師而止四倒。反八邪而歸一味。折世智之角。杜異人之口。導求珠之心。開觀象之目。救焚灼於火宅。拯沉溺於浪海。故法雨降而燋種受榮。慧日昇而長夜蒙曉發迦葉之悱憤。吐真實之誠言。雖復二施等於前。五大陳於後。三十四問參差異辯。方便勸引各隨意答。舉要論經不出兩途。佛性開其本有之源。涅槃明其歸極之宗。非因非果。不起不作。義高萬善。事絕百非。空空不能測其真際。玄玄不能窮其妙門。自非德均平等心合無生。金牆玉室豈易入哉。有青州沙門釋寶亮者。氣調爽拔。神用俊舉。少貞苦節。長安法忍。耆年愈篤。倪齒不衰流通先覺。孜孜如也。後進晚生。莫不依仰。以天監八年五月八日。乃敕亮撰大涅槃義疏。以九月二十日訖。光表微言。讚揚正道。連環既解。疑網雲除。條流明悉。可得略言。朕從容暇日。將欲覽焉。聊書數行。以為記莂云爾亮福德招感供施累積。性不蓄金。皆敬營福業。身歿之後房無留財。以天監八年十月四日卒於靈味寺。春秋六十有六。葬鐘山之南。立碑墓所。陳郡周興嗣廣陵高爽。並為制文。刻於兩面。弟子法雲等。又立碑寺內。文宣圖其形像於普弘寺焉。時高座寺僧成。曠野寺僧寶亦並齊代法匠。寶又善三玄。為貴游所重。

上篇:智順(梁山陰雲門山寺)《高僧傳》卷八 下篇:法通(樑上定林寺)《高僧傳》卷八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人物傳

祖意

1、祖師之意。   2、天台華嚴等諸家之意,叫教意;教...

鳩摩羅設摩

(人名)Kumāraśarman,詩人名。玄應音義二十五曰:...

阿失麗沙

(雜名)Aśleṣā,星宿名。譯曰柳宿。見寶星陀羅尼經...

金剛錍論

全一卷。又稱金剛錍、金錍論。唐代僧荊溪湛然(711~7...

別揀五位

又作別時之揀。別揀,即將前人對於各種思想學說之正邪...

識蘊相

【識蘊相】 p1433 集論一卷二頁云:識蘊何相?了別相是...

弟子見和尚非法應懺謝辭去

行事鈔·師資相攝篇:「若弟子見和尚五種非法,應懺謝...

馞陀

梵語 buddha。又作勃陀、勃馱。意譯覺者,即佛陀。大乘...

化教首戒殺制教先戒淫

子題:性重 戒本疏·四波羅夷法:「經明性重,多以此戒...

輒教授尼戒犯緣

亦名:僧不差輒教尼戒犯緣 戒本疏·九十單提法:「論犯...

四藥二受生十七罪

亦名:手口二受生十七罪、二受生十七罪 戒本疏·三十舍...

毗俱胝菩薩一百八名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天譯。佛說毗俱胝菩薩一百八名之...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隋洋川郡守瞿曇法智譯 如是...

【大藏經】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

【大藏經】正法念處經

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

【大藏經】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吳康居國沙門康僧會譯 布施度無極章第...

無道心

文道是個雲水僧,因久仰慧薰禪師的道風,故爬山涉水不...

人生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果,只有過程

空性的智慧,它是一心三觀的前方便。一個人沒有經過空...

穿千佛衣如法嗎

蓮池大師談千佛衣 近世袈裟上遍繡諸佛,雲千佛衣,此訛...

觀音聖號功德無量,命終也能往生淨土

觀世音菩薩聖號功德 《楞嚴經》: 觀世音菩薩云:由我...

沒有法師作證明,在佛像前自行歸依可以嗎

問: 有的人沒有請法師作證明,在佛像前自行歸依,而...

什麼叫大乘和小乘

本來,在佛的時代,並沒有分別什麼大乘和小乘,佛法是...

學會從奉獻中獲得法喜

論語裡面說: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我們天天...

年輕人如何淨化心靈的幾點建議

問: 您能否從佛教的角度對我們年輕人就如何淨化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