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弘教佛智三藏法師《佛祖歷代通載》

【佛教人物傳】  大字體  護眼色

弘教佛智三藏法師。公積寧氏。諱沙囉巴觀照。事上師著栗灻學佛氏法。善吐番文字。頗得秘密之要。世祖皇帝嘗受教於帝師發思巴。詔師譯語。辭致明辨允愜聖衷。詔賜大辯廣智法師。河西之人。尊其道而不敢名。止稱其氏。至呼其子弟皆曰此積寧法師家。其為見重如此。公昆弟四人。公其季也。總丱之歲。依帝師發思巴剃染為僧。學諸部灌頂之法。時有上士名刺溫卜。以焰曼德迦密乘之要。見稱於世。帝師命公往學此法。溫卜以公器偉識高非流輩比。悉以秘要授之。於是王公大人凡有志茲道者皆於公師而受焉。帝師迦囉思巴幹即哩。以公之能薦之世祖。詔譯諸秘要。俾傳於世。時僧司雖盛風紀寖蔽。所在官吏既不能干城遺法抗禦外侮。返為諸僧之害。桂蠹乘癰雖欲去之。莫能盡也。頹波所激江南尤甚朝廷久選能者欲使正之。以白帝師。僉謂諸色之人豈無能者。必以為識時務孰與公賢。以詔授江浙等處釋教總統。既至削去煩苛務從寬大。其人安之。既而改授福建等處釋教總統。以其氣之正。數與同列乖迕而不合。公謂天下何事。況教門乎。蓋吾人之庸自擾之耳。夫設官愈多則事愈煩。今諸僧之苦。蓋事煩而官多也。十羊九牧。其為苛擾可勝言哉。建言罷之。以聞。詔罷諸路總所。議者稱其高。公既得請乃遁跡壟坻。築室種樹蓋將終焉。至大中以皇太子令召至京師。詔授光祿大夫司徒。仁宗皇帝龍德淵潛之日。嘗問法於公。知公之賢。既踐天位眷遇益隆詔給廩既館於慶壽寺。詔公所譯皆板行之。公幼而穎悟。諸國語言皆不學而能。自為兒人皆以為必成大器。既長果能樹立。致位三公。雖以德藝。抑亦遭遇於時也。其始為佛誦其言觀其義。既涉其涯遂厲於深。為人好賢愛能。尤能取諸人。以為善。談論之際發其端已。得過半之思。故其所有皆以好問而致。是以名勝之流皆從之。游以師友相處。延祐元年十月五日歿。年五十有六。其始疾也。詔賜中統鈔萬緡俾求醫藥。太尉沈王往視疾焉。既歿。又賜幣萬緡以給葬事。遣使驛送其喪歸葬故里。門弟子相與建塔以表其藏。壽安山雲麓洪公。作銘有謂。佛法之傳必資翻譯。故譯梵為華。或敵對名物。或唯以義。必博通經論。善兩方之言。始能為之。是以道安嘗謂。翻譯微言有五失本三不易。故非能者不足以有為也。所以傳列十科。翻譯居首者。豈非以其為之難功之大乎。予嘗以詔與京邑諸公校讎藏典。歷觀自古翻譯之家。以義譯經如秦之羅什。譯論唐之奘公。十數人之作。所謂禹吾無間然矣。其餘或指義曖昧。或文辭疏拙。夫義之曖昧。蓋譯者之未盡文。或疏拙潤色之失也。因思安公之言。以謂以彌天之高。尚稱不易。今之譯者何其易哉。自季葉以來。譯場久廢。能者蓋寡。豈意人物凋殘之際乃見公乎。觀其所譯可謂能者哉

上篇:膽巴金剛上師《佛祖歷代通載》 下篇:秦州普覺法師《佛祖歷代通載》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人物傳

童女迦葉

(人名)與斷見外道之弊宿梵志論議遂使彼屈服而為優婆...

四無所畏經

全一卷。宋代施護譯。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內容敘述佛...

道禁

佛道之禁戒。指大乘、小乘之諸戒律,係用以禁止諸惡者...

知義

【知義】 p0817   瑜伽七十七卷七頁云:善男子!彼諸...

缽裡薩羅伐拏

【缽裡薩羅伐拏】   此雲濾水羅。會正記云:西方用上...

精舍

(術語)寺院之異名。為精行者所居,故曰精舍。非精妙...

白鼠喻

又稱二鼠嚙藤喻、七喻。或單稱白黑二鼠。鼠,梵語 mū...

寶乘

(譬喻)又云寶車,大白牛車也,以譬法華經所說一乘之...

羊毛塵

(雜語)梵語Aviraja,止於羊毛尖之小塵也。俱舍論十二...

寄顯

不直接顯示某種意義,而寄其義於他方面以解說之。又作...

通說

佛云:於諸眾生,起於大慈,無損害心,於諸眾生,起於...

說示

即說教法以示人。據慧遠(淨影)維摩經疏載,將言對法...

【大藏經】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

【大藏經】教觀綱宗

教觀綱宗(原名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長幅難看。今添四...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浴佛功德經 大唐沙門釋義淨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

【大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輾轉施」的功德更大

往往有這樣的弟子、這樣的道友,若他給我一件東西,他...

釋迦佛抬頭悟道悟的是什麼

今年正月間,一位老朋友蕭先生來看我,臨走時問了一句...

弘一大師《普勸淨宗道侶兼持誦地藏經》

予來永春,迄今一年有半。在去夏時王夢惺居士來信,為...

職場中的「儒家五常」

仁、義、禮、智、信為儒家五常。儒家五常影響中國幾千...

不失信於人

唐朝陸元方,曾為武則天時的大臣,為官清廉誠信。他在...

九華山大興和尚往生記

大興和尚,字了維,俗名朱毛和,又名朱萬全。 1894年,...

什麼叫作佛號安住呢

整個生命的改變來自於修習止觀,這個止叫五停心,四念...

一根既返元,六根成解脫

圓破色陰超劫濁 在整個五陰的對治當中,第一個所要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