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彌陀經(Sukhavati-v yuha-sutra,Amitayur-v yuha-sutra)

【中國大百科全書】  大字體  護眼色

  Emituojing

  佛教經典。亦稱《小無量壽經》,簡稱《小經》。與《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合稱淨土三部經。一般認為在1~2世紀印度貴霜王朝時期已流行於犍陀羅地區。

  譯本 漢譯最早為後秦鳩摩羅什所譯。1卷。異譯本有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小無量壽經》1卷(已佚);唐玄奘譯《稱讚淨土佛攝受經》1卷。梵文本在9世紀由中國傳入日本,近代由馬克斯·繆勒與南條文雄在倫敦校刊印行,並於1894年譯成英文,刊載於《東方聖書》第49卷。在日本,有南條文雄、荻原雲來、推尾辨匡、河口慧海、寺木婉雅、高畑崇導等,依據梵、漢、藏文譯出的數種日譯本。高畑崇導還把鳩摩羅什的漢譯本於1979年譯成英文。此外尚有《佛說阿彌陀經梵文和漢二譯對照》本與《無量壽經梵文和漢五譯對照》合併出版。此經的藏譯本雖從梵文譯出,但譯文已受到西藏原有宗教思想的影響。

  內容 阿彌陀為淨土宗信仰的佛名號,佛教說他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淨土」,故又稱「接引佛」。他原為國王,後捐棄王位,發心出家,名法藏比丘,對佛發四十八願;行果圓滿,隨願所成,光明壽命,悉皆無量。此經敘述佛在祗樹給孤獨園對舍利弗等講說西方極樂世界的無上莊嚴:有七寶嚴飾的樹林、樓閣,有八功德水池,諸色微妙的蓮花,妙聲自然的眾鳥;眾生但受諸樂無有眾苦;衹要一心稱念阿彌陀佛名號,死後即可往生該處等。由於此經漢譯約僅2000 字,容易背誦,加上修行方法簡便,故在中國流傳甚廣,影響頗大,成為淨土宗信仰者每天必讀的課本。宋明以後成了寺院中每天必念的日課,淨土宗也隨此經的流傳而影響日益擴大。

  註疏 現存註疏在中國主要有隋智顗《阿彌陀經義記》1卷;唐慧淨《阿彌陀經義疏》1卷,窺基《阿彌陀經義疏》1卷、《阿彌陀經通讚疏》3卷;宋智圓《阿彌陀經義疏》1卷,元照《阿彌陀經義疏》1卷,戒度《阿彌陀經義疏聞持記》3卷;元性澄《阿彌陀經句解》1卷;明大佑《阿彌陀經略解》1卷,傳燈《阿彌陀經略解圓中鈔》2卷,祩宏《阿彌陀經疏鈔》4卷,大慧《阿彌陀經已訣》1卷,智旭《阿彌陀經要解》1卷;清徐槐廷《阿彌陀經疏鈔擷》1卷,淨挺《阿彌陀經舌相》1 卷,續法《阿彌陀經略注》1卷,彭際清《阿彌陀經約論》1卷;近代有黃智海《阿彌陀經白話解釋》1卷等。另有新羅圓測、元曉、遁倫、憬興、玄一、太賢以及日本源信、源空、聖聰等人註疏多種。(梁孝志)

上篇:中道(madhyamapratipad) 下篇:百論(Sata-sastra)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中國大百科全書

內外兼明

五明之中,聲明、工巧明、醫方明、因明等前四明為外明...

貴己等佛

乃斥責空談心性者之語,謂其由生佛一如之見而生高慢心...

貪著利養恭敬戒

【貪著利養恭敬戒】 p0979 瑜伽四十一卷一頁云:若諸菩...

學海湧智水

(譬喻)學解智辯,如水之滾滾湧出也。...

密教四無量觀

四無量觀,又作四無量心觀。即真言行者觀想佛之慈、悲...

水中戲戒犯緣

戒本疏·九十單提法:「論犯三緣:一、是水,不論深淺...

二十八品

(名數)法華經一部有二十八品。經論之篇章謂之品。...

永惺

(1926~)熱河喀左旗人,俗姓劉。法名演霖。年十三,...

圓成實相

【圓成實相】 p1240 如一切法相略有三種中說。 二解 此...

內外兼明

(術語)五明中前四明為外明,第五為內明。五明兼備者...

育多婆提

【育多婆提】   此雲相應論。...

叫喚

又名啼哭號叫,為八熱地獄之第四,因在那裡受苦的眾生...

【大藏經】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浴佛功德經 大唐沙門釋義淨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

【大藏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大藏經】永嘉證道歌

永嘉證道歌 唐慎水沙門玄覺撰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

參禪人,無長遠心

參禪人,無長遠心。這一句話,粗不盡會。細向自己胸中...

知恩報恩的雁王

從前,在波羅奈城附近有一個大池塘。池塘裡,有很多魚...

做什麼都不要求回報

人們在世俗的生活中工作,是為了獲得某些報償。但出家...

大安法師:如何依止善知識修學佛法

問: 我們常常聽到依止一位善知識修學佛法,應該是百...

成功需要永不倦怠的心態

職場中有一種心態是令人尊敬的,那就是實習生的心態。...

怎樣才能斷除妄想

問: 怎樣才能斷除妄想? 慧律法師答: 那是錯的,妄想...

互相嫉妒猜忌,導致無謂的紛爭憂擾

人花在批評、譭謗、傷害他人的時間,勝過於冷靜思考了...

挽回天災人禍第一妙法

念佛免災減災 念佛人但能真切念佛,自可仗佛慈力,免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