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轉法輪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梵語 dharma-cakra-pravartana,巴利語 dhamma-cakka-ppavattana。又作轉梵輪。為八相成道之一。釋尊一代化儀總有八種相,其中,轉法輪即指釋尊為令眾生得道而說法。 cakra 一詞本為印度古代之戰車,以回轉戰車即可粉碎敵人,譬喻佛陀所說之教法於眾生之中回轉,即可破碎眾生之迷惑。又轉輪聖王轉動金輪,以降伏怨敵;而釋尊以說法降伏惡魔,故稱轉法輪。釋尊成道後,最初在鹿野苑為憍陳如等五比丘宣說四諦法,此為轉法輪之始,稱為初轉法輪。

關於初轉法輪之時日,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三、法華經卷一方便品載為佛成道三七日之後。十地經論卷一載第二七日後。四分律卷三十一載六七日後。方廣大莊嚴經卷十載七七日後。五分律卷十五載八七日後。大智度論卷七、卷三十四載五十七日後。

相對於鹿野苑之初轉法輪,大乘經典稱自經為第二或第三度轉法輪。大般若經卷十二無作品載,鹿苑四諦之法輪為初轉,開說般若之法為第二法輪轉。解深密經卷二無自性相品載,鹿苑之四諦說法為初時;般若皆空之說,為第二時;深密中道之教,為第三時。又真諦及玄奘立「三法輪」之說,初時之有教為轉法輪,第二時之空教為照法輪,第三時之中道教為持法輪。吉藏所譔之法華游意復依法華經卷二之文,別立三法輪,謂華嚴一乘教為根本法輪,中間之三乘教為枝末法輪,法華之會三歸一為攝末歸本法輪。此等皆係就釋尊說法之內容,而於轉法輪立有諸種分別。

此外,諸經論亦有就諸佛菩薩所說法之不同,而立法輪之名,如海龍王經卷三女寶錦受決品,謂寶錦女轉無動輪、本無輪、無斷輪、無著輪、無二輪、無言法輪、清淨輪、斷諸不調輪、無亂輪、至誠輪、空無輪等諸法輪。悲華經卷五載,菩薩成就四清淨法,轉虛空法輪、不可思議法輪、不可量法輪、無我法輪、無言說法輪、出世法輪、通達法輪等。舊華嚴經卷三十一載,一切諸佛轉妙法輪、無量法輪、一切覺法輪、知一切法藏法輪、無著法輪、無礙法輪、一切世間燈法輪、示現一切智法輪、一切諸佛同一法輪等。

新華嚴經卷五十九載,如來轉法輪有十種事:(一)具足清淨之四無畏,(二)出生四辯隨順之音聲,(三)善能開闡四真諦之相,(四)隨順諸佛之無礙解脫,(五)能令眾生之心皆淨信,(六)能拔眾生諸苦之毒箭,(七)大悲願力之所加持,(八)隨出音聲普遍十方一切世界,(九)於阿僧祇劫說法不斷,(十)隨所說法,皆能生起根力覺道禪定解脫三昧等法。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本、法華經玄讚卷二、卷四等,廣就五門分別法輪之體,即:八聖道為法輪之體;四聖諦、十二因緣、三性等諸法為法輪之境;五蘊之功德為法輪之眷屬;聞思修三慧為法輪之因;菩提涅槃為法輪之果。

又釋尊轉法輪之像,稱轉法輪像。說法之高座,稱轉法輪座。說法之堂宇,稱轉法輪堂。[雜阿含經卷十五、長阿含經卷一、增一阿含經卷十、卷十四、中本起經卷上、維摩詰所說經卷上佛國品、菩薩處胎經卷五、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卷十一、卷十二、四分律卷三十二、大毗婆沙論卷四十一、卷八十二、大智度論卷一、卷五十二、卷六十五、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九、卷九十五、轉法輪經憂波提舍、俱舍論光記卷二十四](參閱「法輪」3423) p6619

上篇:轉岸 下篇:轉計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佛言量

又叫做聖教量,即以佛神聖的言語作標準而決定是非。...

心真如門

指如來藏心之體。又作真如門。為大乘起信論所說一心二...

假名菩薩

(術語)十信之菩薩也。十住已去為實行之菩薩。瓔珞經...

五輪字

即 (a)、 (va)、 (ra)、 (ha)、 (kha)等五字...

六種戒

指菩薩所受持之六種戒律。(一)迴向戒,謂迴向一切眾生...

若比丘

亦名:戒本中比丘義 子題:名字比丘、相似比丘、自稱比...

無願解脫門

(術語)又云無作解脫門。三解脫門之第二。於一切生死...

非有為等無間法

【非有為等無間法】 p0718   品類足論六卷八頁云:非...

必定

(術語)梵語阿鞞跋致Avaivartikā,譯言不退轉,又翻...

雲門拄杖化龍

禪宗公案名。又作雲門拄杖化為龍、雲門拄杖子。本則公...

笑佛

佛微笑相之雕畫像。據諸經所載,佛於說法時,屢現微笑...

八不正見

八種違悖正理之見解。即:我見、眾生見、壽命見、士夫...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羅什法師譯 形疾有三:風、寒、熱...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佛說當來變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六個步驟降伏自心煩惱

今天呢我們在道場白華庵,跟大家分享一點點最近的一些...

了解因果的道理,一切都能操之在己

經云: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 以一切諸法,皆...

佛為比丘破前世情愛

佛陀住在舍衛城的祇園精舍時,一位比丘出外托缽乞食,...

貧女變皇后

過去,有一座名山 晝闇山,由於山中有眾多賢聖僧眾隱...

佛法真利益多被極庸愚人得

淨土法門,普被三根。於在家人,更為要緊。以在家人,...

普賢菩薩名字的由來

普賢菩薩,梵音名號Samantabhadra或Vishvabhadra。音...

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悲咒修持儀軌》是根據《大悲心陀羅尼經》製定的,...

你為什麼不快樂

找不到生活的意義: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曾說過,幸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