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法華經之「本跡二門」開會之三義。此係天台宗對於法華經所作判釋之語。乃天台大師智顗就佛陀之「教說」及「佛身」問題,於論及「真實」與「方便」之關係時所歸結之三種概念。法華經前十四品跡門,闡明開權顯實、廢權立實、會三歸一之旨,以釋說一切一佛乘之理;後十四品本門,闡明開跡顯本、廢跡顯本、會跡歸本之旨,以釋說久遠本佛之事。開,開除,意為除權教、跡門;廢,廢舍,意為舍權教、跡門;會,會入,意指融會權教及跡門諸行,使之歸入實教及本門。
上記之開權顯實、開跡顯本系就教法之體而言,廢權立實、廢跡顯本系就化導之用而言,會三歸一、會跡顯本則就所修之行而論。法華經之前半部針對教法,說明權教(指法華經以前諸經所說之方便教)與真實教(指法華經)之關係。約「教」之本體而言開權顯實;即對於實教(法華經)而言,權教乃方便教,開除權教之執著即可現出真實教法。約引導眾生之方便而言廢權立實;既以開除權教之執著即可進入真實,則無權教之必要,故稱廢權立實。由實踐修行方面而言會三歸一;即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皆可會入一乘而成佛。法華本門針對佛身,亦可以開跡顯本、廢跡顯本、會跡歸本來闡明權實一體之妙法。
又法華經玄義卷九下,為闡釋法華經之力用,於本跡二門各立十重,跡門十重,即:破三顯一、廢三顯一、開三顯一、會三顯一、住一顯一、住三顯一、住非三非一顯一、覆三顯一、住三用一、住一用三。此十重亦可與跡門十妙(智、說法、境、行、乘、感應、神通、位、眷屬、利益)相配當。本門十重,即:破跡顯本、廢跡顯本、開跡顯本、會跡顯本、住本顯本、住跡顯本、住非跡非本顯本、覆跡顯本、住跡用本、住本用跡。此十重亦可與本門十妙(本因妙、說法妙、本果妙、本國土妙、本感應妙、本神通妙、本壽命妙、本眷屬妙、本涅槃妙、本利益妙)相配當。此外,本跡二門之十重亦可與四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世界悉檀、第一義悉檀)相配當。其配當之情形均詳載於法華經玄義。
天台宗並為開顯法華之旨,就法華經之經題蓮華各立本門、跡門三喻,以蓮華之花、果同時,喻權實一體之妙法,稱為蓮華三喻。
若就開、廢之關係,以言蓮華三喻,花開則將結實,此稱開;花落果實則熟,此稱廢;如此以開為先,廢為後。若立於理之觀點而言,權即實,故開廢乃同時存在,此即為開廢俱時。[法華經卷一方便品、卷四法師品、法華經玄義卷五上、卷七下、法華玄義釋簽卷一、法華經義記卷一至卷三、法華文句卷三上、卷三下、卷四上、卷四下、法華玄論卷二、卷四、卷五](參閱「本跡二門」1965、「開廢俱時」5311、「蓮華三喻」6148) p5311
上篇:開廢俱時 下篇:開敷華王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