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梵語 a。意謂非存在。佛教認為所謂有或無之二邊(即「偏有」或「偏無」之一方)皆為謬誤;唯有超越有與無之相對性,始屬絕對之真如。於原始佛教經典中,如雜阿含經卷七、相應部經典二十四之五、大毗婆沙論卷七十六等,所顯現「無」之觀念,係相對於「有」之「無」,亦即為相對於「存在」之「非存在」。大乘佛教經論更進一步揭示其義,如中論卷一觀六種品謂,一切有與無,本即不存在:若見有、見無之相,即是淺智之見。同論卷四、大智度論卷六等,則藉超越相對性之有無,泯絕諸法之假實斷常等,而以「無」為「一切皆空」之同義語。蓋以諸法皆由因緣和合所生,故本性即是無(空無自性);復以有空義之故,遂得成一切法。

大般若經卷四更藉「無」之徹底否定,而對五蘊、六界、十二處,乃至四果、獨覺、菩薩、佛等佛道修行各階段之人格發展予以「一無所執」之精闢闡論(大五·二二中):「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不異空,空不異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中略)如是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地界,無水、火、風、空、識界;無眼處,無耳、鼻、舌、身、意處;無色處,無聲、香、味、觸、法處。(中略)無預流,無預流果;無一來,無一來果;無不還,無不還果;無阿羅漢,無阿羅漢果;無獨覺,無獨覺菩提;無菩薩,無菩薩行;無佛,無佛菩提。舍利子!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與如是等法相應故,當言與般若波羅蜜多相應。」

同經卷三十八亦謂,「無性」乃是般若波羅蜜多之自性;而所謂般若波羅蜜多,即是舍離般若波羅蜜多之自性。此說與上述引文均可視為般若經系統對「無」之核心思想,乃從透徹之否定來開展大乘佛教無所滯礙執著之般若大慧。

見於維摩經卷中之「入不二法門」亦為詮釋「無」之著名典故。據該經記載,一日,文殊師利等三十二菩薩與維摩詰居士談論有關何等為不二法門之究極答案,諸菩薩均先後提出各種超越生滅、善惡等相對原理之看法,而以之為不二法門;文殊則謂無言、無說、無示、無識為不二法門;對此,維摩詰唯以沉默不語顯示之。由是,文殊遂嘆之為「是真入不二法門」。要之,維摩詰之「默不二」即是表現一種透骨透髓、積極活潑的「無」之精神。

於我國,如慧遠、僧肇、吉藏、慧思、智顗等諸師對「無」之概念,皆大抵繼承般若系統之思想。如慧思於所著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卷上謂(大四六·六二八上):「身本者,如來藏也,亦名自性清淨心,是名真實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不斷不常,亦非中道;無名、無字、無相貌,無自、無他,無生、無滅,無來、無去、無住處,無愚、無智,無縛、無解。」此一論點,與上記般若經中之奧義,旨趣全無二致。

「無」之思想,於我國禪宗更有淋漓盡致之發展,最足代表者為趙州從諗禪師之「趙州狗子」公案。無門關第一則(大四八·二九二下):「趙州和尚因僧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無門曰:『參禪須透祖師關,妙路要窮心路絕。祖關不透,心路不絕,盡是依草附木精靈,且道,如何是祖師關?只者一個無字,乃宗門一關也。(中略)將三百六十骨節、八萬四千毫竅,通身起個疑團,參個無字,晝夜提撕,莫作虛無會,莫作有無會。』」其後之禪林師家,多藉此則公案之拈提,強調徹底破除執著,泯絕念慮分別的「無」之精神。

另於淨土教方面,如唐代道綽有「法身無相,法身無知」之說,謂如來之真法身乃無色、無形、無言說、無住處、無生、無滅者。另如飛錫和尚於念佛三昧寶王論卷下亦提出「無心念佛」之說,迥異於一般「念佛有念」之思想,而為淨土門中唱道「真無念」之重鎮(大四七·一四一下):「言理門者,真無念也。釋曰:有之與無,即此念而本無矣!何者?佛從念生,心即是佛,如刀不自割,指不自觸,佛不自佛,心不自心,安得佛外立心,心外立佛?佛既不有,心豈有哉?無心念佛,其義明矣!故世人謂念佛有念也,吾則謂念佛無念也。」

此外,如真言密宗以 ( a,阿)字揭示「諸法本不生」之理。據大日經疏卷七下載,一切諸法皆由眾緣而生,從緣而生者皆有始有本,然若觀此能生之緣亦復從眾因緣生,如是輾轉從緣,則莫可窮究其根本源頭;如此而觀,即知「本不生際」乃萬法之根本,若徹見「本不生際」者,即是如實了知自心。此乃密教從「諸法本無」、「諸法本不生」之教義來具顯「無」之奧旨。[雜阿含經卷十二、大乘入諸佛境界智光明莊嚴經卷三、顯揚聖教論卷十六、成實論卷二、卷十一、中論卷三觀有無品、注維摩詰經卷四、攝大乘論釋卷五、二諦義卷上、大乘大義章卷上、大乘玄論卷二、摩訶止觀卷二上、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三下] p5068

上篇:焚經台 下篇:無一物中無盡藏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鬼婆

(譬喻)唐則天之譃名也。說郛三十四譃名錄曰:鬼婆者...

上綱

(職位)謂僧職三綱中之上座也。...

樹想

為觀無量壽經所說十六觀之第四觀。又作寶樹觀、樹觀。...

羯磨金剛

(物名)法器名。橫三股作十字者。於修法用之。羯磨者...

意處及七識界

【意處及七識界】 p1209 俱舍論一卷十二頁云:應知如是...

比羅婆洛

(地名)Pīlusāra,山名。譯曰象堅。西域記一曰:比...

緣起中道

緣起即是性空,性空而能緣起,這即是中道義。中道即般...

無間道

梵語 ānantarya-mārga,巴利語 ānantarika-magga。...

觀軍戒犯緣

戒本疏·九十單提法:「論犯三緣:一、是軍陣,二、故...

梵網經蓮華藏世界

(界名)有千葉之一大蓮華中台有盧舍那佛,千葉各為一...

六種波羅蜜多建立次第

【六種波羅蜜多建立次第】 p0313 瑜伽四十九卷五頁云:...

攝樂

【攝樂】 p1458 瑜伽三十七卷二十二頁云:攝樂者:謂依...

【大藏經】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

【大藏經】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浴佛功德經 大唐沙門釋義淨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

【大藏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於一切相中,無所作意,無所分別,斷分別故

由於現前現住安立一切相中,無所作意,無所分別,斷分...

淨土宗與現代社會

淨宗寓示著真善美慧的法界文明,寄託著一切眾生終極的...

勤修十善是預防遠離災難的最根本方法

2014年可以說是多災多難的一年,世界各地災情頻傳,馬...

念佛當心存敬畏,立早晚課,讀經看論

人生世間,第一要親近良師善友。有良師善友,便可歸於...

衹要發堅固心和長遠心,就可成功

修行一法,易則容易,難則實難。易者,衹要你放得下,...

老舍的腳步聲

在他住的房子的不遠處有一個破舊的廟宇,裡面住的全是...

這是大孝中的大孝

【原文】 人子於父母,服勞奉養以安之,孝也。立身行道...

如何對孩子進行佛學教育

問: 弟子是學前班老師,如何對孩子進行佛學教育,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