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四依法為行法依

【南山律學詞典】  大字體  護眼色

亦名:眾行兩法用攝諸依

子題:行法依、眾法依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約眾行兩法,用攝諸依者。如來說法,大分為二。一、行法依,即四依八正是也。凡欲懷道,身心所履,必有所憑。故立四八,生行之范。然則身口所待,必假緣須。心神迷倒,義當將導。故出道所因,良有以也。二、眾法依,謂說戒羯磨。理必同遵,方成匡化;遠通末代,眾別齊益。是正法也。」濟緣記釋云:「行法中,初示相。凡下,顯意。身心所憑,身憑四依,心憑八正。范即是法。然下,別配。初二句四依配身,次二句八正配心。導,引也。下二句結上兩法相藉之意。眾法中,說戒局半月常行,羯磨通一切僧事,二種攝僧,通號眾法。理下四句,即示四益。一、攝眾和同,二、糾正佛法,三、維持久住,四、被物無遺。」(業疏記卷一七·一四·二○)

上篇:四依法次第 下篇:四依法糞掃衣制開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南山律學詞典

九品惑

(名數)又作九品煩惱。即貪,瞋,慢,無明四種之修惑...

聲聞相應契經

【聲聞相應契經】 p1394 瑜伽八十五卷二頁云:於十二分...

一剎

一佛所教化的國土。剎就是國土的意思,通常一個三千大...

色身

梵語 rūpa-kāya,巴利語同。指有形質之身,即肉身。...

不喜足

【不喜足】 p0317 俱舍論二十二卷十二頁云:於所已得,...

見縛

(術語)三界之見惑。非理之執見縛人而使不得自在,故...

婆那

(雜語)Vana,又云飯那,嚩泥。譯曰林。名義集二曰:...

罪不罪不可得

子題:尸羅波羅蜜、罪不可得、不罪不可得、持戒清淨 資...

多隸三喝

多隸(梵 Trāi-lokya-vidya-rāja),即「多隸路迦也...

自宗觀察教

【自宗觀察教】 p0600   顯揚六卷十一頁云:三、自宗...

玄門無礙十因

十個諸法事事無礙的原因。   一、唯心所現故,即一切...

陀羅尼藏

(術語)六波羅蜜經所說五藏之一。為真言陀羅尼之法藏...

【大藏經】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

【大藏經】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

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

【大藏經】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

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 婆藪槃豆菩薩造 元魏天竺三藏...

【大藏經】大悲咒註音版

1)南na 無mo 喝he 囉la 怛dan 那na 哆duo 囉la 夜ye...

信佛和不信佛在生活道德上有沒有差別

問: 信佛的人和不信佛的人,在生活和道德實踐上,有沒...

平生無信願者,臨終難仗佛力往生

平生絕無信願者,臨終決定難仗佛力。既雲善惡俱時頓現...

藏六如龜

在佛陀的弟子當中,根機有利有鈍,有的人一點即通,有...

「厭離」為我們的心加了保護層

我們修淨土法門的人,對現在的生存狀況更要有種敏銳的...

改變心念,這樣命運才能改變

很多人經常在問一個問題,如何能富貴,回答一定是布施...

為何念佛人臨終時,仍執著自己身體

問: 一些臨命終的人,不論是在家居士,或是出家師父...

國王的白髮

一群比丘在孤獨園圍坐著,討論佛陀為何能舍棄世間人人...

【圖】佛教常用法器的持用姿勢

在早晚功課和日常佛事當中,有幾樣法器比較常用,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