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慧差別多種

【法相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慧差別多種】 p1320

瑜伽八十三卷四頁云:復次能得慧者:謂總攝一切能引義利所有善慧,生長增益。廣大慧者:謂軟中上品增進差別。清淨慧者:謂宿世串習,經歷多時,其慧成熟。成辦慧者:謂於諸煩惱,遍知永斷。圓滿慧者:謂即此善慧,已到究竟。無退慧者:謂即此善慧,成無退法,究竟出離。言捷慧者:速疾了知故。言速慧者:慧無滯礙故。言利慧者:盡其所有,如其所有,皆善了知故。言出慧者:於出離法,世間離欲,能善了知故。抉擇慧者:於出世間諸離欲法,能了知故。甚深慧者:於甚深空相應緣起隨順諸法,能了知故。又於一切甚深義句,皆能如實善通達故。此中如來慧,能制立。聲聞等慧,於所制立,能隨覺了。又大慧者:謂即此慧,長時串習故。其廣慧者:謂即此慧,無量無邊所行境故。無等慧者:其餘諸慧,無與等故。言慧寶者:於諸根中,慧最勝故。如末尼珠,顯發輪王,毗琉璃寶,令光淨故。與彼相應,故名慧寶。皆得成就。又慧眼者:謂俱生慧。言慧明者:謂他所引。則他所引善加行慧。言慧光者:謂即加行聞思成慧。言慧曜者:謂即由此修所成慧。言慧燈者:謂於如來所說經典,甚深建立,等開示故。言慧炬者:謂於法教,隨量隨時,能隨轉故。言慧照者:謂於彼彼所有諸法,以其妙慧,能善了知。雖善了知:猶隨他轉,而未身證。慧無暗者:謂身作證。其慧根者:謂於他所證,能遍了知,增上力故,諸所有慧。言慧力者:謂於自先後差別所證,能遍了知,增上力故。由法道理,無退屈慧。言慧財者:謂能招引一切自在最勝富貴,隨獲自心自在轉故。又此慧寶,於一切財,最為殊勝。能為一切世間珍財根本因故。如說慧劍及慧刀者:謂能永斷一切結故。言慧杖者:謂能遠防一切煩惱,天、惡魔故。言慧轡者:縱意根馬,於善行地,而馳驟故。慧無墮者:令諸身份,不散壞故。慧垣牆者:遍於一切,一門轉故。慧階陛者:加行道故。慧堂殿者:到究竟故。為欲顯示垣牆等三,復說三種。所謂界智,種種界智,非一界智。又正見者:能善通達真實法故。有學慧者:如理作意,復能引發心善解脫,慧善解脫。又於後時諸有學慧,謂預流果,及一來果,不還果攝。諸無學慧,謂阿羅漢菩提所攝,若諸獨覺菩提所攝,若諸如來最勝無上菩提所攝。云何界智?謂能了知種種界故。若能了知十八界者;名非一界智。了知彼界種種品類;名種種界智。通達了知彼界趣地補特伽羅品類差別故。又微細者;能入真實甚深義故。言審悉者:具能證入一切義故。言聰明者:謂與引發慧相應故。言叡哲者:謂與俱生慧相應故。或復翻此。眼者:能取現見事故。智者:能取不現事故。明者:悟入盡所有事。覺者:悟入如所有事。言義行者:謂思所成善法攝故。言法行者:謂聞所成善法攝故。言善行者:施戒所成善法攝故。調柔行者:謂修所成善法攝故。

上篇:慧眼清淨 下篇:慧波羅蜜多有五清淨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法相辭典

裴休

(797~870)唐代孟州濟源(河南濟源)人,一作河東聞...

妙手無多子

禪林用語。妙手,即絕妙之手段、方法;無多子,即無特...

強毒

強結毒鼓之緣,以殲滅其惡。又作強毒。即對於不信佛法...

七種義

【七種義】 p0051   瑜伽七十一卷一頁云:復次有七種...

煩惱薪

(譬喻)煩惱燒於智慧之火,故譬以薪。無量壽經下曰:...

留化事

【留化事】 p0944   大毗婆沙論一百三十五卷七頁云:...

弘誓願

(術語)弘大之誓約與志願也。如上所解正信偈曰:聞信...

轉經

(一)讀誦經典。與諷經同。據高僧傳經師論之說,詠經稱...

八中洲

以須彌山為中心的四大洲,各有二中洲附屬之,南贍部洲...

行業神

乃指各種特定行業及其從業人員之守護神。隨社會分工制...

覆面

(雜語)覆口之布帛也。瞿醯經下曰:持誦新帛系其面門...

待對

(術語)謂彼此相待,二法相對也。一切因緣生之事物皆...

【大藏經】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浴佛功德經 大唐沙門釋義淨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

【大藏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大藏經】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

楞嚴咒的功德

佛說《楞嚴經》,其因緣為阿難被摩登伽女用邪咒所迷,...

六道輪迴裡,每個人都在進行這種比賽

某居士世代篤信佛法,早年常親近虛雲老和尚,這次來台...

修行法語

1、一個人要改變只有他自己想要改變,所以你的目的就是...

諸佛皆以慈悲為根而行菩薩道

《彌勒所問本願經》 中,佛告訴阿難: 我在因地求道,...

佛教對心的五種描述

我們的所作所為,無不是由我們的心來指揮。我們的心性...

阿賴耶識淺說

一、阿賴耶定義 梵語阿賴耶,華譯為藏,有能藏、所藏...

當進則進,當退則退;當高則高,當低則低

龍虎寺禪院中的學僧正在寺前的圍牆上,模擬一幅龍爭虎...

五戒善法為做人應知應行之原則

吾人生在世界,不只是要從自然界的萬物得到自身生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