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iyuan
東晉僧人。雁門樓煩(今山西崞縣東部)人。俗姓賈。幼隨舅父遊學許洛。綜博《六經》,尤善老莊之學。成年後從道安出家。24歲時登壇講說,頗負盛名。東晉太元三年(378),前秦軍陷襄陽,道安為前秦所留。慧遠率弟子數十人下荊州,途經潯陽(今江西九江),見匡廬清靜,遂不復他往。始住廬山龍泉精舍,後住江州刺史桓伊所造東林寺,影不出山,跡不入市。時四方道俗,靡然從風,彭城劉遺民、豫章雷次宗、雁門周續之、新蔡畢穎之、南陽宗炳等,均系一時之秀,咸辭棄世榮,相從游止,因而有東林十八高賢的傳說。
慧遠遁跡廬山,孜孜為道,務在弘法。他 對佛學的貢獻有五個方面 :①毗曇。晉太元十六年罽賓沙門僧伽提婆南遊廬山,慧遠迎請譯《阿毗曇心論》、《三法度論》並為兩論作序,標舉宗旨,推重提倡,遂開南方毗曇學之端緒;② 中觀。東晉隆安五年(401)龜茲沙門鳩摩羅什抵長安。大弘「三論」,慧遠乃致書通好,並問大乘大義,往返多次,羅什一一作答,現存18章,名曰《大乘大義章》。羅什譯《大智度論》100卷。慧遠以此論文繁義隱,不便初學,乃刪繁就簡,約為20卷;並為作序,以利初學;③淨土。元興元年(402)與劉遺民、周續之、張季碩等123人,於精舍無量壽佛像前建齋立誓,以來生生西方彌陀淨土為期,並提倡以觀想為內容之念佛法門。曇鸞以後,雖由觀想而轉重稱名,形成淨土一宗,而後人仍以慧遠為淨土宗之始祖;④禪法。江南素闕禪法,慧遠曾遣弟子往西域求禪經。義熙六至七年(410~411)佛陀跋陀羅在長安與鳩摩羅什不和,南來廬山。慧遠致書姚興及羅什門下眾僧,進行調解;並請其譯出《達磨多羅禪經》2卷,自此禪法得以流行江南各地;⑤律學。先是罽賓律師弗若多羅在長安譯《十誦律》,未竟而卒。後聞曇摩流支攜此經來華,乃致書請求補譯,由是《十誦律》乃得全本。
慧遠之學,內外兼綜,於儒精《周易》、《毛詩》、「三禮」,於道則擅《莊子》、《老子》,於佛則宗「般若」。著述見於著錄的有《大智度論要略》20卷,《問大乘中深義十八科》並《羅什答》3卷,《法性論》2卷,文集10卷,現僅存《問大乘中深義十八科》,改名《大乘大義章》,其餘都已散佚,惟《出三藏記集》、《弘明集》、《廣弘明集》、《高僧傳》收錄其部分論、序、讚、書等,此中以《沙門不敬王者論》影響較大。(田光烈)
上篇:慧皎(497~554) 下篇:吉藏(549~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