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識蘊

【法相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識蘊】 p1431

如五蘊中說。

二解五蘊論六頁云:云何識蘊?謂於所緣境,了別為性。亦名心意。由採集故。意所攝故。最勝心者:謂阿賴耶識。何以故?由此識中,諸行種子,皆採集故。又此行緣,不可分別,前後一類,相續隨轉。又由此故;從滅盡等至無想等至無想所有起者,了別境名轉識還生。待所緣緣差別轉故。數數間斷,還復轉故。又令生死流轉旋還故。阿賴耶識者:謂能攝藏一切種子故。又能攝藏我慢相故。又復緣身為境界故。即此亦名阿陀那識。能執持身故。最勝意者:謂緣阿賴耶識為境,恆與我癡我見我慢及我愛等相應之識。前後一類,相續隨轉。除阿羅漢果及與聖道滅盡等至現在前位。

三解廣五蘊論十四頁云:云何識蘊?謂於所緣,了別為性。亦名心。能採集故。亦名意。意所攝故。若最勝心;即阿賴耶識。此能採集諸行種子故。又此行相,不可分別,前後一類,相續轉故。又由此識,從滅盡定無想定無想天起者,了別境界轉識復生。待所緣緣差別轉故;數數間斷,還復生起。又令生死流轉回還故。阿賴耶識者:謂能攝藏一切種子。又能攝藏我慢相故。又復緣身為境界故。又此亦名阿陀那識。執持身故。最勝意者:謂緣藏識為境之識。恆與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相應。前後一類,相續隨轉。除阿羅漢聖道滅定現在前位。如是六轉識、及染污意、阿賴耶識、此八名識蘊。

四解俱舍論一卷十二頁云:已說受等三蘊處界;當說識蘊,幷立處界。頌曰:識、謂各了別。此即名意處。及七界應知。六識轉為意。論曰:各各了別彼彼境界,總取境相;故名識蘊。此復差別,有六識身。謂眼識身、至意識身。應知如是所說識蘊、於處門中,立為意處。於界門中,立為七界。謂眼識界、至意識界。即此六識,轉為意界。

五解品類足論二卷十五頁云:識蘊云何?謂六識身。即眼識、乃至意識。

六解集異門論十一卷二頁云:云何識蘊?答:諸所有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識蘊。諸所有識者:云何名為諸所有識?謂六識身。何等為六?謂眼識、耳鼻舌身意識。如是名為諸所有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者:云何過去識?答:若識、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已聚集,已出現;落謝過去,盡滅離變;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是名過去識。云何未來識?答:若識、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轉,未已現轉;未聚集,未出現;未來性,未來類,未來世攝;是名未來識。云何現在識?答:若識、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聚集出現;住未已謝,未已盡滅,未已離變,和合現前;現在性,現在類,現在世攝;是名現在識。若內若外者:云何內識?答:若識、在此相續,已得不失。是名內識。云何外識?答:若識、在此相續,或本未得,或得已失。若他相續。是名外識。若麁若細者:云何施設麁識細識?答:觀待施設麁識細識。復如何等?答:若觀待無尋唯伺識;則有尋有伺識名麁。若觀待有尋有伺識;則無尋唯伺識名細。若觀待無尋無伺識;則無尋唯伺識名麁。若觀待無尋唯伺識;則無尋無伺識名細。若觀待色界識;則欲界識名麁。若觀待欲界識;則色界識名細。若觀待無色界識;則色界識名麁。若觀待色界識;則無色界識名細。若觀待不系識;則無色界識名麁。若觀待無色界識;則不系識名細。如是施設麁識細識。如是名為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者:云何施設劣識勝識?答:觀待施設劣識勝識。復如何等?答:若觀待有覆無記識;則不善識名劣。若觀待不善識;則有覆無記識名勝。若觀待無覆無記識;則有覆無記識名劣。若觀待有覆無記識;則無覆無記識名勝。若觀待有漏善識;則無覆無記識名劣。若觀待無覆無記識;則有漏善識名勝。若觀待無漏善識;則有漏善識名劣。若觀待有漏善識;則無漏善識名勝。若觀待色界識;則欲界識名劣。若觀待欲界識;則色界識名勝。若觀待無色界識;則色界識名劣。若觀待色界識;則無色界識名勝。若觀待不系識;則無色界識名劣。若觀待無色界識;則不系識名勝。如是施設劣識勝識,如是名為若劣若勝。若遠若近者:云何遠識?答:過去未來識。云何近識?答:現在識。復次云何遠識?答:若識過去,非無間滅;若識未來,非現前起;是名遠識。云何近識?答:若識過去,無間已滅;若識未來,現前正起;是名近識。如是名為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者:云何一切略為一聚?答:推度思惟稱量觀察,集為一聚;是故名為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識蘊者:云何說名識蘊?答:於此識蘊,顯識顯蘊顯身顯聚。是故名為說名識蘊。

上篇:離諸業障 下篇:識食體證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法相辭典

三百六十會

(雜語)或曰三百會,禪家諸師言佛於一代中說會多之套...

七階佛名

全一卷。又作七階佛名經、禮懺、禮懺文、禮佛懺悔文、...

妙慧

(術語)深妙之智慧也。法華經序品曰:佛子心無所著,...

宿所作福有五相果勝利

【宿所作福有五相果勝利】 p1024 瑜伽九十九卷二十一頁...

平等性智

【平等性智】 p0533 成唯識論十卷八頁云:二、平等性智...

深經

(術語)通稱說諸法實相深理之諸大乘經。維摩經法供養...

毗濕笯史瓦閔派

梵名 Visnusvāmin。印度教毗濕笯派之一分派。創始者毗...

念誦

意念口誦佛的洪名或是經咒。...

佛向上事

略稱「佛向上」。謂成佛雖為修行之理想,然真正之修行...

無盡意菩薩經

(經名)四卷,劉宋智嚴等譯。無盡意菩薩從東方不眴國...

心迷法華轉

(雜語)六祖壇經偈曰: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是言...

懷問

北宋入竺僧。籍貫、生卒年均不詳。據景祐新修法寶錄卷...

【大藏經】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序 揚州僧智愷作 夫起信論者,乃是至極大乘...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大藏經】教觀綱宗

教觀綱宗(原名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長幅難看。今添四...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

精進修行的賣花人

佛陀所說一切法,不離因緣因,就是萬物生長的源頭;緣...

人之所以活的累就是因為想的太多

一位搞研究的學者問:整天在緊張忙碌地工作,研究做課...

任何生死關頭一定要記得念佛

我們以後碰到任何生死關頭,要注意了,一定要念佛,別...

信願具足者,則萬修萬人去

如來知諸眾生唯仗自力了脫之難,故於一切法門之外,特...

修心養性二十四要

第一要 [看破世事] 世事若還看不破,身沉苦海怎能出。...

供品、佛像、四大天王的含義

寺廟不是用誠心換利益的市場,而是用誠心求真知的學校...

稱佛名號相應為要

稱彼如來名者,謂稱無礙光如來名也。如彼如來光明智相...

人能百忍自無憂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脾氣粗暴,動不動就大發雷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