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寶公大士《釋氏稽古略》

【佛教人物傳】  大字體  護眼色

寶公大士。諱寶誌。世稱寶公。尊之也。手足鷹爪。初建康東陽民朱氏之婦。聞兒 鷹巢中。梯樹得之。舉以為子。七歲依鐘山僧儉出家。專修禪觀。至是顯跡。以剪尺拂扇掛杖頭。負之行聚落。嘗遇食鱠者。從而求食。啖者遺而薄之。志即吐水中皆成活魚。今江中回魚是也。居多神異。至梁武帝天監十三年十二月六日入滅。壽九十三歲。梁武皇帝以金二十萬易建康鐘山之獨龍岡葬之。建浮圖五級於其上。敕王筠勒碑。葬之日車駕親臨祭奠。道俗奉祀。奇瑞顯應為天下第一。凡大士所作偈句。多著南史。為學者述大乘讚十篇科頌十四篇並十二時歌。盛行於世。宋太宗太平興國七年。帝遣使致齋鐘山。親灑制文讚敬。詔曰。自今宜顯尊異。賜號道林真覺菩薩(碑記)。法師曇宗入滅。宋武帝大明二年正旦謂宗曰。朕何罪勞卿懺。宗曰。舜稱子違爾弼。禹曰萬方有罪在予一人。陛下寧得有異。帝大悅(統紀)

上篇: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釋氏稽古略》 下篇:梁高祖蕭衍《釋氏稽古略》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人物傳

南山三教

(名數)一、性空教,分析小乘教諸法之性分,唯觀其自...

三寶功用

子題:住持三寶末世為勝、理體三寶獨勝餘三 戒本疏·釋...

毘缽舍那品隨煩惱

【毘缽舍那品隨煩惱】 p0864   瑜伽九十八卷五頁云:...

菩薩何依何住於大乘中修奢摩他毘缽舍那

【菩薩何依何住於大乘中修奢摩他毘缽舍那】 p1136 瑜伽...

慈藏

新羅僧。俗姓金。新羅王族出身,夙懷出塵之志,雙親喪...

菩薩頓證二種大涅槃界

【菩薩頓證二種大涅槃界】 p1133 佛地經論五卷三頁云:...

舍那大戒

即梵網經所說之大乘菩薩戒,因系盧舍那佛所說之戒法,...

極果

謂至極究竟之果,如大乘之佛果、小乘之無學果。又稱無...

募化

(雜語)又云募緣,亦曰化緣。募集與勸化之義。...

俱大種因聲

【俱大種因聲】 聲塵的三聲之一,是執受大種因聲、與非...

舍摩梨

(植物)樹名。智度論十二說:譬如空地有樹,名舍摩梨...

三圓滿

【三圓滿】 p0174 瑜伽八十五卷二十一頁云:復次於善說...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療痔病經 大唐三藏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

【大藏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

【大藏經】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序 揚州僧智愷作 夫起信論者,乃是至極大乘...

【大藏經】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漢傳版): 那(na...

夢參老和尚《學三皈依》

釋迦牟尼佛最初在因地時,聽到五十三佛的名字,他就輾...

學佛的三種目的

學佛的目的總結起來有三種: 一是追求今生的福報。 健...

三種念佛的方法

一、共修念佛 當我們要來寺院念佛的那一天,應該從早上...

朝山的功德與態度

1、廣結法緣: 朝山都是朝禮佛法殊勝、菩薩示現的道場...

跳脫愛慾輪迴苦

佛陀在羅閱祇耆闍崛山弘化之時,國內有一位名尸利躓的...

生死到來,如何預知時至

承問:生死到來,如何預知時至?此則不難。若能念念了...

大安法師:如何恆順眾生

我們為什麼要恆順眾生?是由於眾生跟我們同體,我們要...

七心訣

心善 善良是養生的一大營養素。一個人行善事,能經常...